夏四月乙卯,南巡狩,皇太子及右翊公輔、楚公英、東海公陽、濟南公康、東平公蒼從,幸潁川,進幸葉、章陵。
五月乙卯,車駕還宮。
六月癸巳,臨淮公衡薨。
秋七月,妖巫李廣等起據皖城,遣虎賁中郎將馬援、驃騎將軍段誌討之。
九月,破皖城,斬李廣等。
冬十月辛巳,廢皇後郭氏為中山太後,立貴人陰氏為皇後。進右翊公輔為中山王,食常山郡。其餘九國公,皆即舊封進爵為王。甲申,幸章陵。修園廟,祠舊宅,觀田廬,置酒作樂,賞賜。時,宗室諸母因酣悅,相與語曰:“文叔少時謹信,與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此!”帝聞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乃悉為舂陵宗室起祠堂。有五鳳凰見於潁川之郟縣。
十二月,至自章陵。
是歲,莎車國遣使貢獻。
十八年春二月,蜀郡守將史歆叛,遣大司馬吳漢率二將軍討之,圍成都。
甲寅,西巡狩,幸長安。
三月壬午,祠高廟,遂有事十一陵。曆馮翊界,進幸薄阪,祠後土。
夏四月(甲戌)〔癸酉〕,車駕還宮。(癸酉)〔甲戌〕,詔曰:“今邊郡盜穀五十斛,罪至於死,開殘吏妄殺之路,其蠲除此法,同之內郡。”
遣伏波將軍馬援率樓船將軍段誌等擊交□賊徵側等。(戊)〔甲〕申,幸河內。戊子,至自河內。
五月,旱。
盧芳複亡入匈奴。
秋七月,吳漢拔成都,斬史歆等。壬戌,赦益州所部殊死已下。
冬十月庚辰,幸宜城。還祠章陵。
十二月乙醜,車駕還宮。
是歲,罷州牧,置刺史。
十九年春正月庚子,追尊孝宣皇帝曰中宗。始祠昭帝、元帝於太廟,成帝、哀帝、平帝於長安,舂陵節侯以下四世於章陵。
妖巫單臣、傅鎮等反,據原武,遣太中大夫臧宮圍之。夏四月,拔原武,斬臣、鎮等。
伏波將軍馬援破交□,斬徵側等。因擊破九真賊都陽等,降之。
閏月戊申,進趙、齊、魯三國公爵為王。
六月戊申,詔曰:“《春秋》之義,立子以貴。東海王陽,皇後之子,宜承大統。皇太子瞗,崇執謙退,願備藩國。父子之情,重久違之。其以瞗為東海王,立陽為皇太子,改名莊。”
秋九月,南巡狩。壬申,幸南陽,進幸汝南南頓縣舍,置酒會,賜吏人,複南頓田租歲。父老前叩頭言:“皇考居此日久,陛下識知寺舍,每來輒加厚恩,願賜複十年。”帝曰:“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複一日,安敢遠期十歲乎?”吏人又言:“陛下實惜之,何言謙也?”帝大笑,複增一歲,進幸淮陽、梁、沛。
西南夷寇益州郡,遣武威將軍劉尚討之。越間太守任貴謀叛,十二月,劉尚襲貴,誅之。
是歲,複置函穀關都尉。修西京宮室。
二十年春二月戊子,車駕還宮。
夏四月庚辰,大司徒戴涉下獄死。大司空竇融免。
五月辛亥,大司馬吳漢薨。
匈奴寇上黨、天水,遂至扶風。
六月庚寅,廣漢太守蔡茂為大司徒,太仆朱浮為大司空。壬辰,左中郎將劉隆為驃騎將軍,行大司馬事。
乙未,徙中山王輔為沛王。
秋,東夷韓國人率眾詣樂浪內附。
冬十月,東巡狩。甲午,幸魯,進幸東海、楚、沛國。
十二月,匈奴寇天水。壬寅,車駕還宮。
是歲,省五原郡,徙其吏人置河東。複濟陽縣徭役六歲。
二十一年春正月,武威將軍劉尚破益州夷,平之。
夏四月,安定屬國胡叛,屯聚青山,遣將兵長史陳訁斤討平之。
秋,鮮卑寇遼東,遼東太守祭肜大破之。
冬十月,遣伏波將軍馬援出塞擊鳥桓,不克。
匈奴寇上穀、中山。
其冬,鄯善王、車師王等十六國皆遣子入侍奉獻,願請都護。帝以中國初定,未遑外事,乃還其侍子,厚加賞賜。
二十二年春閏月丙戌,幸長安,祠高廟,遂有事十一陵。二月己巳,至自長安。
夏五月乙未晦,日有食之。
秋七月,司隸校尉蘇鄴下獄死。
九月戊辰,地震裂。製詔曰:“日者地震,南陽尤甚。夫地者,任物至重,靜而不動者也。而今震裂,咎在君上。鬼神不順無德,災殃將及吏人,朕甚懼焉。其令南陽勿輸今年田租芻稿。遣謁者案行,其死罪係囚在戊辰以前,減死罪一等;徒皆□解鉗,衣絲絮。賜郡中居人壓死者棺錢,人三千。其口賦逋稅而廬宅尤破壞者,勿收責。吏人死亡,或在壞垣毀屋之下,而家羸弱不能收拾者,其以見錢穀取亻庸,為尋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