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桓皇帝諱誌,肅宗曾孫也。祖父河間孝王開,父蠡吾侯翼,母□氏。

翼卒,帝襲爵為侯。

本初元年,梁太後征帝到夏門亭,將妻以女弟。會質帝崩,太後遂與兄大將軍冀定策禁中,閏月庚寅,使冀持節,以王青蓋車迎帝入南宮,其日即皇帝位,時年十五。太後猶臨朝政。

秋七月乙卯,葬孝質皇帝於靜陵。

齊王喜薨。

辛巳,謁高廟、光武廟。丙戌,詔曰:“孝廉、廉吏皆當典城牧民,禁奸舉善,興化之本,恒必由之。詔書連下,分明懇惻,而在所玩習,遂至怠慢,選舉乖錯,害及元元。頃雖頗繩正,猶未懲改。方今淮夷未殄,軍師屢出,百姓疲悴,困於征發。庶望群吏,惠我勞民,蠲滌貪穢,以祈休詳。其令秩滿百石,十歲以上,有殊才異行,乃得參選。臧吏子孫,不得察舉。杜絕邪偽請托之原。令廉白守道者得信其操。各明守所司,將觀厥後。”

九月戊戌,追尊皇祖河間孝王曰穆皇,夫人趙氏曰孝穆皇後,皇考蠡吾侯曰孝崇皇。冬十月甲午,尊皇母□氏為孝崇博園貴人。

建和元年春正月辛亥朔,日有食之。詔三公、九卿、校尉各言得失。戊午,大赦天下。賜吏更勞一歲;男子爵,人二級,為父後及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級;鰥、寡、孤、獨、篤癃、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貞婦帛,人三匹。災害所傷什四以上,勿收田租;其不滿者,以實除之。

二月,荊、揚二州人多餓死,遣四府掾分行賑給。

沛國言黃龍見譙。

夏四月庚寅,京師地震。詔大將軍、公、卿、校尉舉賢方正、能直言極諫者各一人。又命列侯、將、大、大夫、禦史、謁者、千石、六百石、博士、議郎、郎官各上封事,指陳得失。又詔大將軍、公、卿、郡、國舉至孝篤行之士各一人。壬辰,詔州郡不得迫脅驅逐長吏。長吏臧滿三十萬而不糾舉者,刺史、二千石以縱避為罪。若有擅相假印綬者,與殺人同棄市論。丙午,詔郡國係囚減死罪一等,勿笞。唯謀反大逆,不用此書。又詔曰:“比起陵塋,彌曆時歲,力役既廣,徒隸尤勤。頃雨澤不沾,密雲複散,倘或在茲。其令徒作陵者減刑各六月。”

是月,立阜陵王代兄勃遒亭侯便為阜陵王。

郡國六地裂,水湧井溢。芝草生中黃藏府。

六月,太尉胡廣罷,大司農杜喬為太尉。

秋七月,勃海王鴻薨,立帝弟蠡吾侯悝為勃海王。

〔八月〕乙未,立皇後梁氏。

九月丁卯,京師地震。

太尉杜喬免。

冬十月,司徒趙戒為太尉,司空袁湯為司徒,前太尉胡廣為司空。

十一月,濟陰言有五色大鳥見於己氏。戊午,減天下死罪一等,戍邊。

清河劉文反,殺國相射詗,欲立清河王蒜為天子;事覺伏誅。蒜坐貶為尉氏侯,徙桂陽,自殺。前太尉李固、杜喬皆下獄死。陳留盜賊李堅自稱皇帝,伏誅。

二年春正月甲子,皇帝加元服。庚午,大赦天下。賜河間、勃海二王黃金各百斤,彭城諸國王各五十斤;公主、大將軍、三公、特進、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將、大夫、郎吏、從官、四姓及梁、鄧小侯、諸夫人以下帛,各有差。年八十以上賜米、酒、肉,九十以上加帛二匹,綿三斤。

三月戊辰,帝從皇太後幸大將軍梁冀府。

白馬羌寇廣漢屬國,殺長吏,益州刺史率板螲蠻討破之。

夏四月丙子,封帝弟(顧)〔碩〕為平原王,奉孝崇皇祀。尊孝崇皇夫人馬氏為孝崇園貴人。

嘉禾生大司農帑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