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天下豐稔,方垂無事,帝遂封三舅廖、防、光為列侯。並辭讓,願就關內侯。太後聞之,曰:“聖人設教,各有其方,知人情性莫能齊也。吾少壯時,但慕竹帛,誌不顧命。今雖已老,而複‘戒之在得’,故日夜惕厲,思自降損。居不求安,食不念飽。冀乘此道,不負先帝。所以化導兄弟,共同斯誌,欲令螟目之日,無所複恨。何意老誌複不從哉?萬年之日長恨矣!”
廖等不得已,受封爵而退位歸第焉。
太後其年寢疾,不信巫祝小醫,數敕絕禱祀。至六月,崩。在位二十三年,年四十餘。合葬顯節陵。
賈貴人,南陽人。建武末選入太子宮,中元二年生肅宗,而顯宗以為貴人。帝既為太後所養,專以馬氏為外家,故貴人不登極位,賈氏親族無受寵榮者。及太後崩,乃策書加貴人王赤綬,安車一駟,永巷宮人二百,禦府雜帛二萬匹,大司農黃金千斤,錢二千萬。諸史並闕後事,故不知所終。
章德竇皇後諱某,扶風平陵人,大司(徒)〔空〕融之曾孫也。祖穆,父勳,坐事死,事在《竇融傳》。勳尚東海恭王瞗女□陽公主,後其長女也。家既廢壞,數呼相工問息耗,見後者皆言當大尊貴,非臣妾容貌。年六歲能書,親家皆奇之。建初二年,後與女弟俱以選例入見長樂宮,進止有序,風容甚盛。肅宗先聞後有才色,數以訊諸姬傅。及見,雅以為美,馬太後亦異焉,因入掖庭,見於北宮章德殿。後性敏給,傾心承接,稱譽日聞。明年,遂立為皇後,妹為貴人。七年,追爵諡後父勳為安成思侯。後寵幸殊特,專固後宮。
初,宋貴人生皇太子慶,梁貴人生和帝。後既無子,並疾忌之,數間於帝,漸致疏嫌。因誣宋貴人挾媚道,遂自殺,廢慶為清河王,語在《慶傳》。
梁貴人者,褒親湣侯梁竦之女也。少失母,為伯母舞陰長公主所養。年十六,亦以建初二年與中姊俱選入掖庭為貴人。四年,生和帝。後養為己子。
欲專名外家而忌梁氏。八年,乃作飛書以陷竦,竦坐誅,貴人姊妹以憂卒。
自是宮房□息。後愛日隆。
及帝崩,和帝即位,尊後為皇太後。皇太後臨朝,尊母□陽公主為長公主,益湯沐邑三千戶。兄憲,弟篤、景,並顯貴,擅威權,後遂密謀不軌,永元四年,發覺被誅。
九年,太後崩,未及葬,而梁貴人姊(女慝)〔女醫心〕上書陳貴人枉歿之狀。
太尉張□、司徒劉方、司空張奮上奏,依光武黜呂太後故事,貶太後尊號,不宜合葬先帝。百官亦多上言者。帝手詔曰:“竇氏雖不遵法度,而太後常自減損。朕奉事十年,深惟大義,禮,臣子無貶尊上之文。恩不忍離,義不忍虧。案前世上官太後亦無降黜,其勿複議。”於是合葬敬陵。在位十八年。
帝以貴人酷歿,斂葬禮闕,乃改殯於承光宮,上尊諡曰恭懷皇後,追服喪製,百官縞素,與姊大貴人俱葬西陵,儀比敬園。
和帝陰皇後諱某,光烈皇後兄執金吾識之曾孫也。後少聰慧,善書藝。
永元四年,選入掖庭,以先後近屬,故得為貴人。有殊寵。八年,遂立為皇後。
自和熹鄧後入宮,愛寵稍衰,數有恚恨。後外祖母鄧朱出入宮掖。十四年夏,有言後與朱共挾巫蠱道,事發覺,帝遂使中常侍張慎與尚書陳褒於掖庭獄雜考案之。朱及二子奉、毅與後弟軼、輔、敞辭語相連及,以為祠祭祝詛,大逆無道。奉、毅、輔考死獄中。帝使司徒魯恭持節賜後策,上璽綬,遷於桐宮,以憂死。立七年,葬臨平亭部。父特進綱自殺。軼、敞及朱家屬徙日南比景縣,宗親外內昆弟皆免官還田裏。永初四年,鄧太後詔赦陰氏諸徙者悉歸故郡,還其資財五百餘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