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孔子稱“蘧伯玉邦有道則
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也”。然用舍之端,君子之所以存其誠也。故其行也,則
濡足蒙垢,出身以效時,及其止也,則窮棲茹菽,臧寶以迷國。
太原閔仲叔者,世稱節士,雖周黨之潔清,自以弗及也。黨見其含菽飲水,
遺以生蒜,受而不食。建武中,應司徒侯霸之辟。既至,霸不及政事,徒勞苦而
已。仲叔恨曰:“始蒙嘉命,且喜且懼;今見明公,喜懼皆去。以仲叔為不足問
邪,不當辟也。辟而不問,是失人也。”遂辭出,投劾而去。複以博士征,不至。
客居安邑。老病家貧,不能得肉,日買豬肝一片,屠者或不肯與,安邑令聞,敕
吏常給焉。仲叔怪而問之,知,乃歎曰:“閔仲叔豈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
客沛。以壽終。
仲叔同郡荀恁,字君大,少亦修清節。資財千萬,父越卒,悉散與九族。隱
居山澤,以求厥誌。王莽末,匈奴寇其本縣廣武,聞恁名節,相約不入荀氏閭。
光武征,以病不至。永平初,東平王蒼為驃騎將軍,開東閤延賢俊,辟而應焉。
及後朝會,顯宗戲之曰:“先帝征君不至,驃騎辟君而來,何也?”對曰:“先
帝秉德以惠下,故臣可得不來。驃騎執法以檢下,故臣不敢不至。”後月餘,罷
歸,卒於家。
桓帝時,安陽人魏桓,字仲英,亦數被征。其鄉人勸之行。桓曰:“夫幹祿
求進,所以行其誌也。今後宮千數,其可損乎?廄馬萬匹,其可減乎?左右悉權
豪,其可去乎?”皆對曰:“不可。”桓乃慨然歎曰:“喂桓生行死歸,宗諸子
何有哉!”遂引身不出。
若二三子,可謂識去就之概,候時而處。夫然,豈其枯槁苟而己哉?蓋詭時
審己,以成其道焉。餘故列其風流,區而載之。
周燮字彥祖,汝南安城人,決曹掾燕之後也。燮生而欽頤折頞,醜狀駭人。
其母欲棄之,其父不聽,曰:“吾聞賢聖多有異貌。興我宗者,乃此兒也。”於
是養之。
始在髫鬌,而知廉讓;十歲就學,能通《詩》、《論》;及長,專精
《禮》、《易》。不讀非聖之書,不修賀問之好。有先人草廬結於岡畔,下有陂
田,常肆勤以自給。非身所耕漁,則不食也。鄉黨宗族希得見者。
舉孝廉,賢良方正,特征,皆以疾辭。延光二年,安帝以玄纁羔幣聘燮,及
南陽馮良,二郡各遣丞掾致禮。宗族更勸之曰:“夫修德立行,所以為國。自先
世以來,勳寵相承,君獨何為嗚東岡之陂乎?”燮曰:“吾既不能隱處巢穴,追
綺季之跡,而猶顯然不遠父母之國,斯固以滑泥揚波,同其流矣。夫修道者,度
其時而動。動而不時,焉得亨乎!”因自載到潁川陽城,遣門生送敬,遂辭疾而
歸。良亦載病到近縣,送禮而還。詔書告二郡,歲以羊、酒養病。
良字君郎。出於孤微,少作縣吏。年三十,為尉從佐。奉檄迎督郵,即路慨
然,恥在廝役,因壞車殺馬,毀裂衣冠,乃遁至犍為,從杜撫學。妻子求索,蹤
跡斷絕。後乃見草中有敗車死馬,衣裳腐朽,謂為虎狼盜賊所害,發喪製服。積
十許年,乃還鄉裏。誌行高整,非禮不動,遇妻子如君臣,鄉黨以為儀表。燮、
良年皆七十餘終。
黃憲字叔度,汝南慎陽人也。世貧賤,父為牛醫。
潁川荀淑至慎陽,遇憲於逆族,時年十四,淑竦然異之,揖與語,移日不能
去。謂憲曰:“子,吾之師表也。”既而前至袁閬所,未及勞問,逆曰:“子國
有顏子,寧識之乎?”閬曰:“見吾叔度邪?”是時,同郡戴良才高倨傲,而見
憲未嚐不正容,及歸,罔然若有失也。其母問曰:“汝複從牛醫兒來邪?”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