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章皇帝八子:宋貴人生清河孝王慶,梁貴人生和帝,申貴人生濟北惠王壽、
河間孝王開,四王不載母氏。
千乘貞王伉,建初四年封。和帝即位,以伉長兄,甚見尊禮立十五年薨。
子寵嗣,一名伏胡。永元七年,改國名樂安。立二十八年薨,是為夷王。父
子薨於京師,皆葬洛陽。
子鴻嗣,安帝崩,始就國。鴻生質帝,質帝立,梁太後下詔,以樂安國土卑
濕,租委鮮薄,改封鴻勃海王。立二十六年薨,是為孝王。
無子,太後立桓帝弟蠡吾侯悝為勃海王,奉鴻祀。延熹八年,悝謀為不道,
有司請廢之。帝不忍,乃貶為廮陶王,食一縣。
悝後因中常侍王甫求複國,許謝錢五千萬。帝臨崩,遺詔複為勃海王。悝知
非甫功,不肯還謝錢。甫怒,陰求其過。初,迎立靈帝,道路流言悝恨不得立,
欲抄征書,而中常侍鄭颯、中黃門董騰並任俠通剽輕,數與悝交通。王甫司察,
以為有奸,密告司隸校尉段熲。熹平元年,遂收颯送北寺獄。使尚書令廉忠誣奏
颯等謀迎立悝,大逆不道。遂招冀州刺史收悝考實,又遣大鴻臚持節與宗正、廷
尉之勃海,迫責悝。悝自殺。妃妾十一人,子女七十人,伎女二十四人,皆死獄
中。傅、相以下,以輔導王不忠,悉伏誅。悝立二十五年國除。眾庶莫不憐之。
平春悼王全,以建初四年封。其年薨,葬於京師。無子,國除。
清河孝王慶,母宋貴人。貴人,宋昌八世孫,扶風平陵人也。父楊,以恭孝
稱於鄉閭,不應州郡之命。楊姑即明德馬後之外祖母也。馬後聞楊二女皆有才色,
迎而訓之。永平末,選入太子宮,甚有寵。肅宗即位,並為貴人。建初三年,大
貴人生慶,明年立為皇太子,征楊為議郎,褒賜甚渥。貴人長於人事,供奉長樂
宮,身執饋饌,太後憐之。太後崩後,竇皇後寵盛,以貴人姊妹並幸,慶為太子,
心內惡之,與母比陽主謀陷宋氏。外令兄弟求其纖過,內使禦者偵伺得失。後於
掖庭門邀遮得貴人書,雲“病思生菟,令家求之”,因誣言欲作蠱道祝詛,以菟
為厭勝之術,日夜毀譖,貴人母子遂漸見疏。
慶出居承祿觀,數月,竇後諷掖庭令誣奏前事,請加驗實。七年,帝遂廢太
子慶而立皇太子肇。肇,梁貴人子也。乃下詔曰:“皇太子有失惑無常之性,爰
自孩乳,至今益章,恐襲其母凶惡之風,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大義滅親,
況降退乎!今廢慶為清河王。皇子肇保育皇後,承訓懷衽,導達善性,將成其
器。蓋庶子慈母,尚有終身之恩,豈若嫡後事正義明哉!今以肇為皇太子。”
遂出貴人姊妹置丙舍,使小黃門蔡倫考實之,皆承諷旨傅致其事,乃載送暴室。
二貴人同時飲藥自殺。帝猶傷之,敕掖庭令葬於樊濯聚。於是免楊歸本郡。郡縣
因事複捕係之,楊友人前懷令山陽張峻、左馮翊沛國劉均等奔走解釋,得以免罪。
楊失誌憔悴,卒於家。慶時雖幼,而知避嫌畏禍,言不敢及宋氏,帝更憐之,敕
皇後令衣服與太子齊等。太子特親愛慶,入則共室,出則同輿。及太子即位,是
為和帝,待慶尤渥,諸王莫得為比,常共議私事。
後慶以長,別居丙舍。永元四年,帝移幸北宮章德殿,講於白虎觀,慶得入
省宿止。帝將誅竇氏,欲得《外戚傳》,懼左右不敢使,乃令慶私從千乘王求,
夜獨內之;又令慶傳語中常侍鄭眾求索故事。及大將軍竇憲誅,慶出居邸,賜奴
婢三百人。輿馬、錢帛、帷帳、珍寶、玩好充仞其第,又賜中傅以下至左右錢帛
各有差。
慶多被病,或時不安,帝朝夕問訊,進膳藥,所以垂意甚備。慶小心恭孝,
自以廢黜,尤畏事慎法。每朝謁陵廟,常夜分嚴裝,衣冠待明;約敕官屬,不得
與諸王車騎競驅。常以貴人葬禮有闕,每竊感恨,至四節伏臘,輒祭於私室。竇
氏誅後,始使乳母於城北遙祠。及竇太後崩,慶求上塚致哀,帝許之,詔太官四
時給祭具。慶垂涕曰:“生雖不獲供養,終得奉祭祀,私願足矣。”欲求作祠堂,
恐有自同恭懷梁後之嫌,遂不敢言。常泣向左右,以為沒齒之恨。後上言外祖母
王年老,遭憂病,下土{殹巫}藥,願乞詣洛陽療疾。於是詔宋氏悉歸京師,除慶
舅衍、俊、蓋、暹等皆為郎。
十五年,有司以日食陰盛,奏遣諸王侯就國。詔曰:“甲子之異,責由一人。
諸王幼稚,早離顧複,弱冠相育,常有《蓼莪》、《凱風》之哀。選懦之恩,知
非國典,且複須留。”至冬,從祠章陵,詔假諸王羽林騎各四十人。後中傅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