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血與火的曆史煙雲,曆經革命與建設的洗禮,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迎來了90歲的生日。在無數先烈用鮮血染紅的黨旗上,翻卷著的是“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怒濤,流淌著的是“為保衛祖國而澎湃”的血浪。新四軍與八路軍一樣,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人民軍隊,在保家衛國的征途上,譜寫了艱苦卓絕、英勇壯麗的曆史。
就浙江地區而言,在八年抗戰中,浙南紅軍改編為新四軍後,就奔赴抗日前線,在敵後開展遊擊戰爭,先後在浙東、浙西建立了抗日根據地和浙南遊擊根據地,對敵後發展功不可沒。1941年4月的寧紹戰役後,新四軍成為浙江省區抗戰的主力,新四軍所開辟的敵後戰場也成為浙江省區抗戰的主要戰場。解放戰爭時期,浙江新四軍被整編到野戰軍,他們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浴血奮戰,功不可沒。
對新四軍曆史的研究和宣傳,一直是許多新四軍老同誌和曆史研究工作者非常關注和十分努力從事的一項工作。30年前粟裕同誌就大聲疾呼“要宣傳新四軍”。目前,盡管對杭州市新四軍曆史研究的直接文獻相當匱乏,但可幸的是,可利用的非文獻資源卻很豐富,那就是生活在杭州的已是風燭殘年的新四軍研究會的老同誌。
在學校黨委的高度重視和校團委的悉心指導下,杭州師範大學子淵人才學院的師生們成立了一支60多名學員和學生記者組成的采訪隊伍。
他們憑著神聖的使命感,走出校門,曆時一年有餘,通過個案訪談和錄音紀實、重走革命道路等方式,深入新四軍老同誌家中進行實地采訪,通過口述錄音資料分析和誌願流動宣傳,了解革命曆史時期新四軍老同誌的坎坷經曆、所見所聞、赫赫戰功。同時,還多次邀請老同誌到學校作報告,讓廣大師生了解和關注新四軍曆史。
我校共青團組織以打造子淵人才學院為核心,全麵推進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探索出一條具有我校特色的“高等教育大眾化下的精英培養之路”,堅持在實踐中建立並完善“1個目標、2個體係、3個層次、4個模式、6個平台”的長效培養機製。一是緊密圍繞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博雅氣質、卓越素質、率先垂範、勇於擔當的青年學生領袖和精英的目標;二是建立校、院兩級培養體係;三是形成子淵人才學院——學生精英培訓班、北辰計劃——學生骨幹培訓班、業餘團校——學生團幹部培訓班等三個層次的培訓陣地;四是采用導師製教學、模塊式教學、開放式教學和分組協作式學習等四類教學模式;五是建立理論輔導、導師結對、素質拓展、同伴教育、子淵學堂和社會實踐等六大教育平台。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立健全長效培養機製,著力提升大學生骨幹的信念、品格、視野和能力,培養並造就一批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武裝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之際,駐足回望,凝眸曆史,開展杭州新四軍口述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在此次采訪的老同誌中,有許多是經曆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多次戰爭的老同誌,他們通過分享自己的戰爭經曆,對口述曆史資料的采集和整理,進一步保存、積累、開發、利用文獻,對充實浙江革命曆史資料起到一定作用。
青年一代是祖國和民族的未來。通過本次采訪工作,讓當代大學生特別是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在實踐中激發愛國熱情,拓展溝通交流能力,關注革命曆史,營造更加濃鬱的“知行合一”的學習氛圍。在杭州師範大學努力創建省內乃至國內一流綜合性大學的關鍵時刻,新四軍老同誌的革命精神必將激發杭州師範大學學子進一步增強建設一流師範大學、建設偉大祖國的緊迫感、使命感和責任感。
杭州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
二〇一一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