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夫陀羅尼印壇法門者。斯乃眾經之心髓。引萬行之導首。宗深秘密。非淺識之所知。義趣衝玄。匪思慮之能測。密中更密。無得稱焉。有高德沙門厥號阿地瞿多(唐言無極高也)是中天竺人也。法師聰慧超群。德邁過人。弱冠慕道。曆五竺而尋友。低心躍步而谘法要。故能精練五明。妙通諸部。意欲運西域之法水。潤東夏之渴仰。判身許於險難。務存弘道之心。跋山岩而不疲。涉沙流而無倦。頂戴尊經。向斯漢地。永徽二年正月。屈於長安奉。
敕住慈門寺。但法師含珠未吐。人莫別於懷珍。雅辯既宣方知有寶(雲雲)。故能決眾疑言皆當理。然則經律論業傳者非一。唯此法門未興斯土。所以丁寧三請方許壇法。三月上旬赴慧日寺浮圖院內。法師自作普集會壇。大乘琮等一十六人。爰及英公鄂公等一十二人。助成壇供。同願。
皇基永固。常臨萬國。庶類同沾。皆成大益。其中靈瑞。恐繁不述(別在傳記)餘慶逢此法。不勝忻躍。躬詣翻經所悕翻廣本。屢值事鬧。不及陳請。恐幻質遷謝。失於大利。便請法師於慧日寺。宣譯梵本且翻要抄。一十二卷。豎興國之洪基。存隆民之秘寶歟。從四年三月十四日起首。至永徽五年歲次甲寅四月十五日畢。以後頻頻。
敕追法師入內。邂逅之間。無暇複校。此經出金剛大道場經。大明咒藏分之少分也。今此略抄擬勘詳定。奏請流通天下普聞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