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垂跡
釋迦者。梵語也。華言能仁。即娑婆世界化佛之姓也。垂跡者。菩提之為極也。神妙寂通。圓智湛照。道絕形識之封。理顯生滅之境。然釋迦如來最初得佛之後。大悲利物。示有始終。聖人之利見於世也。則必有降本垂跡開跡顯本之妙存焉。夫本者法身之謂也。跡者八相之謂也。由法身以垂八相。由八相以顯法身。本跡相融。俱不可思議。豈實誕於王宮。寧真謝於雙林。但湣群迷長寢。同歸大覺緣來斯化。感至必應。若應而不生。誰能悟俗。化而無名。何以導世矣。是以標號釋迦。名種剎利。體域中之尊。冠人天之秀。然後脫屣儲王。真觀道樹。捨金輪而馭大千。明玉毫而製法界。今約如來因行。引經論敘聖源。用明法王一代化儀始終之義。此所以度眾生之垂跡也。
最初因地
佛本行經雲。我念往昔作轉輪王。身值三十億佛。同號釋迦如來。值八億佛。號然燈如來。值三億佛。號弗沙如來。值九萬佛。號迦葉如來。值六萬佛。號燈明如來。曾供養一萬八千佛。號娑羅王如來。又一萬佛。號能度彼岸如來。又一萬五千佛。號日如來。又二千佛。號憍陳如如來。又六千佛。號龍如來。又一千佛。號紫幢如來。又五百佛。號蓮華上如來。又六十四佛。號螺髻如來。又一佛。號正行如來。又八千億辟支佛。有一佛。號善恩如來。又一佛。號示誨幢如來。我於彼佛國中作輪王。名曰牢母。初發道心。種諸善根。晝夜精勤。發廣大誓。願於當來得作佛時。有諸眾生。不孝父母。不敬沙門。不識家內親疎尊卑。不信三世因緣業果。唯行貪欲瞋恚愚癡。具足十惡。憐湣彼等眾生。說法教化作多利益。救護眾生。慈悲拔濟。令離諸苦。後供養燃燈佛。授記作佛。
買華供佛
因果經雲。過去無數阿僧祇劫。有仙人善慧。時燈照王太子名普光。啟父出家。成菩提道。善慧初與五百外道講論義勝。各以銀錢上之。與外道別當往然燈佛所欲施供養。見王青衣持七莖蓮華過。追問此華賣否。答言當送王宮。欲以上佛。善慧即以五百銀錢買五莖華以用供佛。青衣從命。並寄二華以獻於佛。時王及大臣禮佛散華。華悉墮地。善慧五華皆住空中。化成華臺。後散二華。住佛兩邊。佛讚善慧。汝過阿僧祇劫當得成佛。號釋迦牟尼。善慧見地濁濕。即脫鹿皮衣以用布地。解髮以覆之。待佛行過。佛記之曰。汝後作佛。當於五濁惡世度諸天人。時善慧求佛出家。佛言善來比丘。剃除鬚髮。著袈裟衣。即成沙門。遂合掌以偈讚佛。今見世間導。令我開慧眼。為說清淨法。去離一切著。今遇天人尊。我今得無生。願將來獲果。亦如兩足尊。
上託兜率
佛本行集經雲。爾時護明菩薩從迦葉佛所護持禁戒。梵行清淨。命終之後。正念往生兜率陀天。而其一生補處菩薩多生此天。智慧滿足。心生歡喜。在下諸天多有放逸。上界諸天禪定力多。寂定軟弱。不求下生但受於樂。菩薩不然。但為教化天上諸天人故。生兜率天。諸天人眾稱為護明菩薩。既生天已。諸天宮殿光明照曜自然莊嚴。復有無量莊嚴之事。菩薩設見最勝最妙五欲之樂。心不迷惑。不曾忘失正念本緣。住兜率天滿四千歲。為彼諸天顯示法相。令其生厭。菩薩即以天眼遙觀下界。人間眾生造種種惡業。生老病死眾苦逼迫。無解脫時。欲生人間拔濟一切眾生種種諸苦。為欲安樂諸眾生故。為欲教化眾生說種種法。是故我今即當下生人間。出家學道。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無上法輪。度諸眾生。滅盡諸苦。成無上道。
瞿曇貴姓
釋迦譜雲。自劫初平等王至大茅草王子懿摩王。王遜位與弟。從婆羅門學。姓曰瞿曇。而受之言。當去王衣。如吾所服。受瞿曇姓。既入深山。形服殊異。無能識者。於甘蔗園以為精舍。時有盜賊從田園過。捕盜尋跡執小瞿曇。至令以木貫身射之。立以為標。血流於地。大瞿曇仙天眼見之。神足飛來。我徒何罪。酷乃是乎。取士中血以泥團之。持還精舍。左血著於左器之中。其右亦然。瞿曇仙人乃呪願曰。若其至誠。願天神有知。使血化成為人。卻後十月。左即成男。右即成女。因名瞿曇。或名甘蔗。至師子頰王。生四太子。一名淨飯。二名白飯。三名斛飯。四名甘露飯。印度旌姓有四。剎帝利王種。婆羅門淨行種。吠奢商賈種。戍陀羅屠劊種。前二貴姓。後二賤姓。隨時所尚。佛生其中。釋迦出剛強之世。託王種以振威。淨飯遠祖。捨國脩行。受瞿曇姓。世為貴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