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1 / 2)

日子在不知不覺中總是過得很快,比如說容氏的禁足,很快就到日子了,比如說肖氏的女兒,很快就滿月了。再比如啟文的學業,雖然現在侯爺很重視寶哥兒,可是啟文在他心裏一直有一席之地,現在正忙著啟文的科舉問題,好在啟文沒讓侯府失望,雖說名字靠後,好歹沾上了舉人的光。不過聽啟文的老師說,他這一輩子也許就止步於舉人了,對方雖然很委婉,侯爺這樣的人也能聽得懂。

顧氏從來不反對侯爺納妾,也不反對侯爺去妾室的屋子,顧氏這個當家主母不喜歡的是妾室不懂規矩,這些年來李姨娘和趙姨娘最了解。

姨娘們弄清楚了顧氏的性子,很快的,趙姨娘趕上好時候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她前段日子拜的那些菩薩起了作用,聽說現在已經有兩個月的身孕呢?還有剛禁足出來的容氏,這段日子可是侯府的風雲人物,侯爺白天就在顧氏的屋子裏,晚上就是她和崔氏平分秋色了。

隨著時光的流失,與肖姨娘相比起來,容氏真算得上是一塊砌牆的磚頭了,真正的後來居上,因為他為侯爺生了一個兒子,是候府中的四公子,三公子則是由趙姨娘所生。容氏偶爾會跳一腳,趙姨娘則老實了不少。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五年的時光很快就過去了,這五年當中,顧氏與崔氏可謂是鬥智鬥勇,原本崔氏這樣的豬對手根本不必重視,可是老太太生生不息的在後麵出主意啊,偶爾還會正麵對上啊。

雖然侯爺從心底深處認為自己的母親真的老了,腦子已經糊塗到一定的地步了,可是天下都講究孝道,聖人也說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有的時候即使明知道她是錯的,也不能明著提出來,隻能委婉的勸解啊。

好在這樣的後果就是侯爺越來越明白顧氏的好,越來越知道老太太和崔氏的不好。這裏麵自然少不了元瑾和寶哥兒的功勞,關鍵是有寶哥兒,每天裝扮得像個小仙童一樣,總是能夠讓侯爺開懷大笑,每當這個時候,侯爺就會想起顧氏生孩子的艱辛,以及元瑾這個做姐姐的不容易。

當然,心瑾也不是沉默寡言的性子,崔氏之所以在這樣蹦躂的情況下還能在侯爺心中有一席之地,不僅是吃老本的功勞,還有心瑾這個做軍師的功勞。

啟文已經在一年前娶親,元瑾的這個小庶嫂子是晉安候府中的庶女,都是庶出,也算是門當戶對了。不過這個庶女沒有啟文這種庶子的好運氣,這些年一直得父親看重並培養,對方在嫡母手下討生活,又沒能遇到一個顧氏這樣的嫡母,所以總是唯唯諾諾的樣子,顧氏看不上,倒是非常能夠滿足崔氏做婆婆的心理。

啟文的事情,顧氏不過是盡盡功夫而已,不至於全力以赴,現在顧氏最擔心的事情,是元瑾要進宮參選的事情。朝廷上有規定,公侯之家的庶女庶子可以自主婚配,不過嫡女必須經過朝廷選秀,嫡子可由朝廷指婚,也可以自己婚配,不過娶誰名誰必須報備於朝廷知道。

算起來元瑾今年也差不多十五歲了,正是選秀的最佳年紀,按理說這麼多年來有嬤嬤的教導,又有經常進宮的經曆在,應該不會有什麼意外,可是顧氏這個做母親的這幾日心浮氣躁,嘴角都起泡兒了。元瑾在一旁低聲安慰著。

“母親,放心吧,女兒又不是真的小孩子,你還不知道嗎?而且宮中現在是皇後娘娘做主,看在舅母和表哥的份上,我也不會吃虧的,母親別擔心了,您這樣提心掉膽的,反而讓我很擔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