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導火索不是薩拉熱窩(2 / 2)

19世紀80年代末,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建立的新政府執行親俄政策,奧匈在塞保兩國的影響迅速減退,這使得奧匈對俄國的擔心與日俱增,但由於得不到德國和英國的支持,奧匈不得不采取與俄國和解的策略,兩國同意將近東問題暫時凍結起來。

巴爾幹半島的問題采取刻意冷淡化才是延緩奧匈和俄羅斯衝突的正確解決方式,俄羅斯帝國和自詡要比肩彼得一世的亞曆山大三世沙皇,在杜伊勒裏宮的慫恿之下,希望能夠通過戰爭一勞永逸的解決所有問題。

所以現在一切都變了,沒有任何的枷鎖製約,巴爾幹半島的緊張局勢一觸即發。奧匈帝國與俄羅斯之間必定有一個國家會死掉。

至於鹿死誰手,結局還很難。

此時法國整個外交部門一片混亂,因為局勢的衝突導致的其他國家與法國之間的關係變得非常微妙。比如奧匈帝國對於法蘭西就屬於模棱兩可的態度。由保加利亞引發的衝突和危機更是讓巴爾幹半島成為了俄羅斯和奧匈帝國的導火索,如果不是德意誌絕大部分的兵力被壓在了法國邊境線,很有可能就是一場德國和奧匈帝國與俄羅斯戰爭交鋒。

多虧了拿破侖的從中作梗,三皇同盟早就變成了一紙空文,現在各國都在為自己的利益做打算。

德卡茲外交部長剛剛忙完手頭上的事務,就接到了一封駐保加利亞大使館發過來的電報,而電報的內容在他看完了第一眼之後,就再也無法平靜下來。

所有人都看著外交部長德卡茲突然奪門而去,其他人還莫名其妙的麵麵相覷,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德卡茲外交部長快步的走向拿破侖,此時他抑製不住心中的激動。急匆匆的衝進了杜伊勒裏宮的辦公室,險些把拿破侖嚇了一跳。

“怎麼回事?急急忙忙的。我之前不是告訴過你所有一切都要等待最終的結果嗎?”

這幾拿破侖也一直心煩意亂,英法兩國之間的戰爭還在持續,德意誌的部隊正在躍躍欲試的收割兩家的人頭,更讓他煩躁的是俄羅斯遲遲沒有動靜,他已經為沙皇製造了這麼大的優勢,聖彼得堡的膽鬼到底在想些什麼?

“不是的,拿破侖陛下。”

德卡茲外交部長興奮的道,“一切都如同總統閣下設想的一樣,保加利亞想塞爾維亞正式宣戰了!”

“這就意味著按照總統閣下的設想,我們徹底把俄羅斯也帶入了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