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德皇的震怒(1 / 2)

感謝於俄國落後的軍事動員,奧匈帝國才能夠迅速的做好準備。雖然在拿破侖的眼中雙方一直都是打醬油的存在,隻不過在原本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羅斯成功的拖住了同盟國將近百分之六十的兵力,讓他希望能夠拖出德意誌一時片刻,最起碼也要為他贏得先機。

然而機會往往是給有準備的人,尤其是那些蓄謀已久的人。

就像拿破侖這種。

當俄羅斯向奧匈帝國宣戰之後,德皇第一個坐不住了。腓特烈三世將所有賭注都壓在了法國上麵,他堅信法國和大不列顛會打的兩敗俱傷,讓他們有機可乘。誰知道現在俄羅斯率先要在挑戰奧匈帝國在巴爾幹的地位。擺出了一副“我亞曆山大三世今要打爆你奧匈帝國狗頭的囂張氣焰”。

德皇忍無可忍了,一旦俄羅斯向奧匈帝國,他就不得不踐行同盟的協議。聯合出兵攻打俄羅斯,但是這樣做的話,他就不得不抽出將近一半的兵力去對付地域遼闊的俄羅斯帝國。總參謀部之前給出的方案都是先擊潰法國,然後再與俄羅斯交戰。這樣一來,他們可以避免兩線作戰的危險。然而現在卻變成了不得不兩線作戰。

在那暴風雪的國度,連拿破侖都沒有征服的俄羅斯,德意誌的軍方高層心裏也沒有底,自然環境過於惡劣的俄羅斯,不適合德意誌長久的戰爭,這是毛奇總參謀部長得出的結論。所以他們隻能夠將俄羅斯驅逐出去,而不是一直反攻到聖彼得堡。

“毛奇,現在我們還有沒有什麼其他的辦法,比如拖住俄羅斯帝國的進攻?”

德皇非常焦急,他準備了很長一段時間,可不想現在出什麼差錯。約瑟夫一世已經派遣奧匈帝國駐柏林的大使前來跟他商討過了,一旦俄羅斯跟奧匈帝國爆發戰爭,他們希望德意誌不會見死不救。

“不能了,現在我們不能輕舉妄動了。”

此時的總參謀部長也非常頭疼,因為在西線,一旦開戰他們要麵對兩個國家,英國和法國。隻有在戰勝了這兩個國家的基礎上,他們才能與俄羅斯開戰,並且能將損失降到最低。否則的話,他就是跟三個國家在進行戰爭。

“拿破侖與俄羅斯結盟,是為了給自己上一道保險,又俄羅斯來威脅我們的大後方,迫使德意誌不能輕舉妄動。俄羅斯故意惡化巴爾幹半島的局勢背後肯定有杜伊勒裏宮的指點,腓特烈陛下,當初我們不應該因為巴爾幹半島的問題與俄羅斯交惡。”

“陛下聽我一句勸告,現在柏林千萬不要再輕舉妄動了!我們隻要當好法國的盟友,等到戰爭結束之後,該有的利益都會有。雖然沒有辦法稱霸整個歐洲,但是我們已經取得了領先的優勢。一旦貿然的選擇開戰,萬一法國沒有被擊潰。我們的優勢將會蕩然無存,到時候德意誌變成了所有人都針對的對象,你確定我們能夠在法國和俄羅斯的夾擊下生存下來嗎?”

毛奇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別德意誌的陸軍,就連腓特烈三世,也對一個人單挑整個歐洲這種不靠譜的做法抱著深深的懷疑。他們原本是想坐山觀虎鬥,而不是加入老虎的戰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