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王洪就聽見城中響起了號角聲,曾經做過遼國軍中小吏的他自然知道,這是遼軍緊急集合的號令聲。王洪暗暗數著,很快遼軍營中便傳來了出發的號令聲。不到三十息的時間,看來這三千遼兵實在是精銳之士,從集合到出發采用了這麼點時間!
王洪的心裏有些個矛盾,他既希望遼軍能夠迅速擊敗周軍,證明自己先前隨大溜叛周投遼的舉動比較恰當;但他也希望周軍能夠與遼軍打成平手,讓遼軍不敢貿然南下,讓中原仍保留一份淨土。三千裏路雲和月,莫要被這北方的膻腥味所汙穢!
再把視線轉到董遵誨這邊,此時董遵誨的五千水師已經靠岸,在派出數十名斥候騎兵之後,正在隨船水工的指導下,開鑿泄洪口,以便將永濟渠的河水引入到附近河流之中,使得水師戰艦能夠直驅瀛州、莫州。
在那些個白胡子水工的指引下,水師官兵很快開鑿了三十六處泄洪口,不過他們並沒有將堤壩徹底鑿穿,按照水工們的說法,必須選擇黃道吉日,以牲畜進行血祭,要不然對大軍不利。
董遵誨聽完水工們的彙報,看著遠處正在疾馳而來的斥候騎兵,他微微一笑,對那些個水工們說道:“也許今天就是黃道吉日,眾位老丈還請先行上船,莫要有所折損。”
這些水工,都是跟永濟渠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頭子,對永濟渠可以說了如指掌,堪稱是定遠軍的寶貝。如果不是這次北伐過於重要,如果不是董遵誨拿出了大筆錢財賄賂定遠軍相關人員,這些個水工哪裏會有董遵誨的份,可能早就被留下來配伍給禦營水師了!這樣的寶貝人才,董遵誨豈會讓他們處於危險之地,一定要護得他們周全!
等到水工們登船之後,董遵誨派出的斥候隊也急速衝了過來,幾乎人人身上帶傷。親自率隊外出偵察的韓重贇行董遵誨匆匆行了一禮,大聲說道:“末將率軍抵近觀察,發現寧州城駐守遼兵已經全部出動,寧州城上已無遼兵身影。而且據末將測算,遼軍約有三千騎兵,戰鬥力非同小可。末將此次率領五十人前去偵察,隻有三十餘人隨同末將順利返回!”
董遵誨輕輕點頭,“你辛苦了,趕緊去裹傷,一會還要有大戰!敵軍不過是三千騎兵,我們戰艦上備有床弩,又占據有利地形,我相信我董遵誨麾下都是精銳,以五千敵三千,這一仗可以打!”
董遵誨隨即命令戰艦上的床弩立即開始裝填,並將射擊坐標瞄準一半射程處,雖然這樣射程較低,但是精度和密度都能大幅度提高,眼下要與敵軍騎兵作戰,最需要的就是大密度遠程攻擊。
很快,小步快跑的遼軍騎兵就來到了永濟渠邊上,看到了正在溝渠上列陣的三千餘名周軍水兵。遼軍主將正是前段時間反水的蕭德利,蕭思溫將他派到抵抗周軍的最前線,雖然有著借刀殺人的目的,但更重要的是,蕭思溫知道蕭德利絕對不會投向周軍,肯定會拚死作戰。畢竟,那蕭海真的頭顱乃是蕭德利被迫親手砍下的!
蕭德利看著遠處列陣的周軍將士,忍不住哈哈大笑。有一人比較機靈,立即上前行禮問道:“將軍因何發笑?”
蕭德利暗讚這家夥機靈,他笑著說道:“敵軍身後就是戰艦,如果他們上船撤離,咱們也沒有辦法,可他們偏偏選擇與咱們正麵交戰,簡直就是在找死!傳令下去,全軍衝鋒!”
聽到他的命令,三千遼軍開始策馬向前,慢慢開始加速。蕭德利起先保持著相對疏散的陣型,等到所部騎兵的速度慢慢加快之後,他也開始指揮軍隊悄悄集結,擰成一個大大的拳頭,準備將周軍將士一下子砸到河裏去。
遼兵們的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這個時候,董遵誨突然大聲喊道:“床弩射擊!升起我的董字戰旗,鑿開泄洪口!”
聽到命令,留在船上的千餘名水兵立即對岸上遼軍展開攻擊,數百具床弩齊射的聲音,瘮得眾人牙關生疼!對麵的遼軍可就吃了大虧,倒了大黴,密集衝鋒陣型的他們,頓時成為了周軍床弩的活靶子,被一串串釘死在衝鋒的路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