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拿不定主意,董遵誨這才感到更加的迷茫。而正是因為這種迷茫,董遵誨這才沒有結黨營私,因此才被郭榮所看重,青雲直上。
董遵誨還在沉思,曹銓早就跑過來報信:“將軍,您快別在這裏發愣了,天使剛剛來到咱們府上,陛下已經新賜下一所大宅院,就等著您搬過去成婚了!而且陛下還派出車馬去隨州接老爺一行,也需要您臨行叮囑、以示孝道啊!”
董遵誨這才回過神來,與趙普又簡單商議了一下,這才轉身離去。很快董遵誨就來到了自己府裏,果然有一名太監手持恩旨,在那裏等候自己。此時府裏早就擺好了香案,董遵誨立即跪下接旨,並命人悄悄打賞那名太監。
能夠從內侍中脫穎而出,混成有品級的太監,這個人的能力可見一斑。不過太監們失了陽具,對於錢財也就更加看重,拿到董遵誨的打賞之後,那名太監也是欣喜非常。自己前不久花了大筆月俸打點果然管事,隻是一次傳旨,自己就將前段時間的花銷全都彌補過來。
拿到了錢財的太監很是隨和,幾乎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董遵誨雖然有一次成親的經曆,可那畢竟是底層官宦之家的禮節,與娶公主過門的禮節相比,上次隻能算是扮家家酒!不過聽那太監的意思,董遵誨也不用焦急,反正到時候自然有禮部官員前來幫襯,董遵誨隻要有樣學樣,到時聽從指點就是。
在送走這太監之後,董遵誨又來到了趕赴隨州的車隊麵前,對車隊成員都送了一份禮物。有的人按捺不住好奇心,偷偷打開一看,見裏麵是非常精致的幾個銀裸子,既可以花銷,又可以做飾物,而且還不顯眼。收了董遵誨的禮物,車隊中的官吏們對董遵誨的態度好了許多,紛紛表示一定會竭心盡力,讓董老爺子平安入京。
送走車隊以後,董遵誨就在禮部官員的指點下,來到了自己新的府邸。也許是因為董遵誨人緣不錯,或者董遵誨廣施善緣的緣故,他搬家的時候來了許多外客,基本上沒有讓董遵誨勞心勞力。
院門口是幾十根拴馬柱,門庭正中掛著一個木牌,上麵寫著開國侯董府。董遵誨微微一笑,大踏步地往裏走,很快就運到了百餘個手捧契約的奴婢。這些人先前的月俸都由戶主支付,在郭樂安與董遵誨定下親事之後,這百餘奴婢就成為了董遵誨的私房,願意放到哪裏就放到哪裏,就算董遵誨派人要了他們的性命,也不會引起任何麻煩。
董遵誨看著麵前的鶯鶯燕燕,真有些地主大少爺的感覺。他心中暗笑,如果自己當年魂穿的不是董府,而是紅樓夢裏的賈府,自己現在可能早就精盡身亡,那可能在沙場上立下赫赫功勳和不世威名呢?!
就在他沉吟的功夫,負責府中事務的幾個管事已經輪流上前,為董遵誨介紹府邸的大致情況,以及府邸所掛靠的私產。董遵誨大體聽了一下,發現皇帝這次倒是十分厚道,賜下的田地商鋪著實不少。他隨即將這些個事務都交給了王政忠處置,反正這家裏廣是每月發月俸就要花出去不少錢財,是開源節流而是環保開發,這都是留給王政忠的難題嘍。
拜托了壓力的束縛,董遵誨變得輕鬆起來,數日後,董遵誨的父親、母親都來到了開封府,住進了董遵誨的新宅邸。董遵誨與父母親雖然一直保持通訊,月月寫信,可是卻有很長時間沒有相見。這兩天,他推開了所有的軍務,專心陪父親喝酒、陪母親聊天,盡一份孝心。
董宗本夫婦許久沒有和兒子一起團聚,加上又有娶兒媳這樣的喜事,雖然相對辛苦,心裏卻很是高興。董遵誨的母親更是托人買了許多胭脂水粉,好好打扮一番,免得丟了臉麵。她還派人訂做了一大套金質首飾,作為給兒媳的見麵禮。
幾天之後,黃道吉日終於到了,京師裏頓時熱鬧起來。郭榮很是給在京的官吏們都放了大假,樂嗬嗬地前來參加婚禮。這時董遵誨就沒了往日的精明,如同牽線木偶一般,被禮部官員呼來喚去,與那郭樂安終成眷屬。(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