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種子將信念紮根泥土,就有了一樹春秋。而一個人將一種崇高的人生觀像露水一樣滾動在每天的日出日落、花開花謝,就多了一種別致和幸福。
以色列感恩的莊稼
文/馬國福
女友的叔叔三年前到以色列從事建築瓦工工作,該國經常發生爆炸傷人事件。那段時間,家裏人為遠在異國他鄉的他著實捏了把汗,打電話讓他回來。每次通電話,他總是說挺好的,不用擔心,聽得出他電話裏的口氣很幸福,也讓家人很安心。
這讓遠方的親人很納悶,明明身在戰亂頻繁的國度,他怎麼能這麼知足安穩呢?三年後那位叔叔回來了,家人以為繁重的建築工作、不同的飲食生活習慣會讓他瘦去很多,可是他的氣色、體重比以前好多了也增多了。有一次午後和那位叔叔閑聊,出於好奇我問他那邊的工作、生活和當地人的習俗。
他說:“家裏人為我們擔心,其實我們在那裏衣食無憂,工作報酬都挺好的。”我又問那邊的人吃的和我們這裏一樣嗎?他告訴我說差不多,隻不過有個現象確實讓我們很感動。
在以色列種莊稼的人,每當莊稼成熟的時候,靠近路邊的莊稼地四個角都要留出一部分不予收割。這個現象引起了那個叔叔的好奇心,他向當地人請教其中的原因。當地人解釋說,是上帝給了曾經多災多難的猶太民族今天幸福的生活,他們為了感恩就用留出四角的莊稼這種方式報答今天的擁有,這樣既報答了上帝,又為那些路過此地而沒有飯吃的貧苦的路人給予了方便,同時還可以防止他們因為貧窮和長途的跋涉而吃不飽飯。四角的莊稼,隻要有需要,任何人都可以來收割,拿到家裏,沒有人會拒絕、責問、追究你。他們認為,生活在幸福中的人就應該留些麥子給那些處在困苦中的人,這樣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有質量的幸福。
那位叔叔還說,以色列大街上的垃圾不像國內,用過的沒有價值的東西扔進垃圾箱就完事了。在那裏即便已經舊了或者破了的衣服,如果要當做垃圾扔到垃圾箱,也要洗幹淨疊整齊恭敬地放到垃圾箱裏,為的是生活貧困的人們能夠拿去再穿。
不知為什麼,聽了那位叔叔的敘述,我的心裏暖暖的。農村出身的我多了一種想法。按照慣例,我們收割麥子,總要把地裏的莊稼割得幹幹淨淨,還要一遍又一遍地撿拾撒落在地裏的莊稼,讓自己付出的汗水顆粒歸倉,可以色列人的做法讓人很感動敬佩。
不同的國度有不同的習俗,但有一種感情卻不分國度、種族、膚色,那是愛,幹幹淨淨的人間大愛。愛是這個世界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守望、共同的期盼、共同的血液。
試想,當一種愛的血液穿透世俗條條框框的約束和偏見,像那些留在莊稼地裏的麥子一樣,等待那些需要它的人來收割,讓他們以感恩的心態麵對這個世界,那麼世界怎能不閃耀燦爛的麥芒?
如果說生命是一塊土地,那麼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應該留出那麼一些莊稼。當你自信的時候,留些自信給身邊的人;當你幸福的時候留些幸福給曾經幫助過你的人;當你快樂的時候分些快樂給默默關注你的人;當你成功的時候讓些激勵給正在苦苦跋涉的人;當你得意的時候勻些得意給人生失意的人。這些人生中積極的精神元素,並不因給予而減少,反而因為給予而增值。
即便在萬木蕭條的季節,這樣寬廣的莊稼地也並不因留出的莊稼而荒蕪;即便在災害的侵襲下,曾經肥沃的土地並不因給予而貧瘠。隻要懂得留一些感恩的莊稼在心田,在每一個平淡如水的日子,我們身邊流動的總是融融春意和香醇如美酒的芬芳。
歲月崢嶸,花開花落,感恩的莊稼教會我們的是一種幸福的加法,隻要你心中有愛的種子。
八度幸福
文/馬國福
去過很多旅遊景點,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名山大川的恢宏氣勢,也不是小橋流水的雅致幽靜;不是萬丈高樓的流光溢彩,也不是摩肩接踵人群的潮流時尚,而是一個並不出名的景點草堂門口的一塊杉木牌。那個木杉牌上刻著這樣一段話:如先改變自己,對方也會改變;對方有了改變,心境也會改變;心境有了改變,言詞也會改變;言詞一有改變,態度就會改變;態度一有改變,習慣就會改變;習慣一有改變;運氣就會改變;運氣一有改變,人生隨之改變!
多麼有味道的人生箴言啊!我讚歎於景點管理者這溫情的創意,我當即記下了這段話。
對我而言,這段話像一把銳利的鐵鍬,可以挖出板結的思想心田,讓沉寂的生活春意萌動;像一縷陽光,穿透陰霾,直抵心靈深處,讓被困苦挫折失落遮擋的精神葉芽,伸出擁抱陽光的手臂;像一束黑夜裏微弱閃動的燭光,於不動神色中煥發生命的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