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西山崇寧大用體禪師
房山李氏子。年十五。依聖感林。隨侍十載。祝髮受具。遍參諸方。末扣法興之室。舉黃檗三頓棒。釋然契合。而記莂焉。示眾。舉教中道。若人散亂心。入於墖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驀拈拄杖曰。拄杖子聞恁麼道。早已入龍奮迅三昧去也。且道。崇寧為人。在甚麼處。擲拄杖曰。三十棒且待別時 示眾。舉足動步。落二落三。閉目藏晴。依稀彷彿。更若動靜雙泯。又落在無事之鄉。且二六時中。合向甚處行履。喝一喝曰。截斷千差路。渠儂得自由 頌臺山婆子曰。[土*盍][土*(天/韭)]堆頭起怪魁。迅雷一霹冷如灰。若非撈得水中月。到底難分炭裏煤 頌神前酒臺盤曰。江海撈乾無滴點。蚌胎吐出盡驪珠。至今古廟紙灰裏。猶有餘光爍太虗(德涵讓嗣)。
法衡成璽禪師
寶峰挑柴次。峰曰。人人長棍短棒。大似捉賊一般。侍者曰。賊在那裏。師指峰手中擔曰。贓物現在。峰曰。你是那司差役。師曰。特請和尚挑柴。峰曰。山僧不去。師曰。普請牌未肯在 頌女子出定曰。東風撩峭雪初凝。燕語鶯啼繡閣驚。白眼看他陽燄起。一枝楊柳吐芳春(宏度梁嗣)。
蠡堂舟禪師
示眾。舉雪竇一日上堂。眾纔集。乃曰。不用低頭思量。難得便下座。師曰。雪竇老漢。大似掩耳。偷鈴。未免傍觀者哂。當時舟上座。若見恁麼說話。便好掀倒禪床。拂袖便行。敢問大眾。且道。是低頭是思量。良久以手擘麵曰。貓 示眾。舉雲門曰。三乘十二分教。達磨西來。放過即不可。若不放過。不消一喝。師展兩手曰。且道。是放過不是放過。顧左右曰。祖師來也 頌外道問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曰。甜瓜徹蒂甜。苦瓠連根苦。插足便飛騰。肝膽悉傾吐 頌女子出定曰。誰道男兒意氣賖。相將隻慣摘楊花。不知身落深春裏。何必逢人把麵遮 頌清淨行者不入涅槃破戒比丘不墮地獄曰。萬象之中獨露身。何曾一葉去沾塵。漫言旾色無高下。黃自黃兮青自青(禹風叟嗣)。
鷄鳴卉堂弘禪師
小參。僧問。觀音聖誕。龍象交參。覿麵全彰。是何消息。師曰。爐內香臺前燭。曰高登法座普利人天。和尚與大士相去多少。師曰。東邊也著。西邊也著。僧禮拜。師乃曰。淨明一條杖。佛祖也不讓。虗空白汗流。人天豈可量。驀豎杖曰。會麼。拋下曰。莫動著。動著三十棒 頌世尊拈花曰。偶爾拈花空兩眸。幾多恩怨幾多愁。人天百萬都聰俊。惟有頭陀少一籌(禹風叟嗣)。
壽州洪福智堂海禪師
解七小參。結七與解七。三七二十一。香板與燈籠。出來高作揖。共唱哩囉歌。隻為分明極。眾兄弟。且道甚麼歌。囌嚕囌嚕。[口*悉]唎[口*悉]唎 頌女子出定曰。他若無心我便休。思唯纔涉便難酬。無端一拶乾坤轉。直得黃河水逆流 頌城東老母不欲見佛。馬瘦毛長怨草稀。通身是病藥難醫。分明報與知音者。莫向人前辨是非(禹風叟嗣)。
傅萬洪居士
頌大修行人當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曰。好個丹青畵美人。淡描輕抹更精神。風流持向春園掛。到處攀花到處真 頌盡大地是個火坑得何三昧不被他燒卻曰。綠樹陰濃夏日長。西湖歌舞更清涼。薰風不礙遊人醉。一度吹來一度香(景雲叟嗣)。
兗州普濟撝謙運禪師
師途行。僧問。如何是佛。師指牛曰。黑的是牛。又指羊曰。白的是羊。曰何得戲弄。師曰。你適纔問甚麼。曰如何是佛。師曰。黑的是牛。白的是羊。僧有省 晚參。舉女子出定雲雲。師曰。文殊為甚出不得。因他是箇文殊。罔明為甚出得。因他是箇罔明。卓拄杖曰。世尊女子文殊罔明。總被山僧縛作一束。拋向諸人麵前。倘若薦得。許汝與拄杖子。把手共行 客至上堂。茅庵僻處白雲多。古逕年來客少過。老衲自慚非佛印。二公何事到山阿。所以道。象遊獅窟。龍宿鳳巢。非其人而不能入也。且道。將何欵待。遂卓拄杖曰。聊剪嶺霞五七片。漫烹潭月兩三甌(景雲瑞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