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糖尿病的基本知識二(1 / 1)

如何及早發現糖尿病:糖尿病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尤其是它的一些並發症增加了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對於糖尿病要提倡以預防為主,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要想能早期發現糖尿病是否存在,應從以下三個方麵加以注意。

警惕常見的糖尿病早期信號:雖然輕症糖尿病常無症狀,完全依靠化驗診斷,但生活中如果我們能對糖尿病有一定的認識,認真體會早期自覺症狀,定期檢查身體,還是能及早發現糖尿病的蛛絲馬跡。如出現以下情況就應該引起注意:口幹:口幹是最快且最易發現的自覺症狀。

乏力:身體容易疲倦,做事無法像往日那樣精力旺盛。

饑餓感:常感饑餓,往往剛進食完不久,就又餓了,特別是午餐前饑餓感明顯。

體重發生變化:對於特別肥胖或消瘦者及體重減輕而找不到原因,特別是原來肥胖,近來體重減輕者應警惕糖尿病的發生。

視力障礙:視力迅速下降,甚至眼前出現細絲飄移,或突然失明。在出現這種眼疾時應想到查血糖,以排除糖尿病。

反應性低血糖:午飯前和晚飯前,表現為乏力、多汗、顫抖及饑餓感,進食後方可緩解。

四肢感覺異常:下肢劇烈疼痛;或腳底麻木,雖經刺激,也沒有痛覺;或腳猶如穿草鞋般的難過;或夜間小腿抽筋。

陽痿:服用助陽藥無效。

易感染:如生癤腫,即便是冬季也常發生;反複尿路、膽道及肺部等感染,且不易治愈;下肢肢端紫暗、腫痛、潰爛;婦女外陰瘙癢而非滴蟲感染。

牙齒疾病:牙齒可見動搖、稀疏、脫落。

月經異常:女性患者有時月經不規則,或閉經。

不良產科史:反複流產、小產、早產、分娩巨大兒(4.5kg以上)、難產、妊娠中毒症、羊水過多、胎死宮內。

應定期檢查糖尿病高危人群空腹及餐後血糖:發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以下7種:年齡大於45歲者;一級親屬有糖尿病;肥胖者;高血壓者;血脂異常者;有分娩巨大嬰兒(體重大於4.5kg)史者;曾經是糖耐量降低或空腹血糖受損者。上述人群應定期檢查空腹及餐後血糖。

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精神壓力大,體力活動減少等,難免內分泌代謝失調,應定期檢查身體,及早發現糖尿病。

為什麼會患上糖尿病:糖尿病具有家族遺傳易感性。早在六十多年前,國際醫學界就發現在糖尿病患者的親屬中,糖尿病的發生率顯著高於普通人群。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麼與無此病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糖尿病通過某種特性細胞染色體基因遺傳給後代。根據已掌握的科學資料,多數糖尿病學者認為糖尿病是由於多基因變異使個體產生糖尿病易感性,也就是說通過基因遺傳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對糖尿病的易感性,這些發生突變的基因主要是:遺傳因素:1、胰島素基因突變;2、胰島素受體基因突變;3、葡萄糖激酶基因突變;4、腺苷脫氨酶基因突變;5、細胞內線粒體基因突變。

這些基因的突變,往往與遺傳易感性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父母都是糖尿病患者,其子女患病率為30%~50%,父母中一人患糖尿病其子女患病率為10%~20%。同時在遺傳因素中往往還存在著“母係效應”的特點,就是母親患糖尿病其子女的患病率要高於父親患糖尿病的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