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緣傳之共求仙道第三章引氣入體
第二天一早醒來,再確認了一遍基礎引氣法訣,就開始了嚐試。心裏默念“平本心,靜神氣、、、、、、引周身之靈納於身、、、、、、氣入丹田、、、、、”,按照內心的默念慢慢讓四周靈氣納入體內。
這一過程持續了一天,卻絲毫感覺不到靈氣入體。第一次引氣失敗了。鬱悶是唯一能形容此刻的心情,不過也沒棄妥,才第一次而已,很多人引氣的時候都嚐試了很多次才成功。
顧天允拿出法訣反複查看對比自己的情況,書上所說靈氣,是指五行靈氣,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金靈氣呈現白金色,木靈氣為青色,水靈氣為藍色,火靈氣為赤紅色,土靈氣為土黃色。一般肉眼察覺不到,隻有修為的不段提升感受的才會越清楚。
引氣就是根據靈根者自己的靈根屬性,吸引相同屬性的靈氣入體,以此完成引氣入體。
一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對凡人而言一年很漫長,但對修士來說卻很快,一次閉關都要很久。
這一天顧天允像過去的一年一樣繼續的嚐試引氣入體,可惜又一次失敗了。這已經是多少次失敗了,連他自己也記不清。顧天允甚至對於修煉產生了一點動搖,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每次都差那麼一點,剛聚集體內一絲靈力彙聚在丹田後就莫名的消散了。鬱悶是唯一的形容詞了。
別人一般都在三個月之內就成功了,最差的也不過半年而已,自己現在卻有一年了還沒成功,雖然也有點小成就,能吸引周圍的靈氣入體了,但失敗始終是失敗。
甩了甩頭,拋去雜念,顧天允又一次嚐試起來。
就這樣一天、兩天、三天、、、、、一直又是半年後的某一天,顧天允照常按照每一個步驟仔細謹慎的把引入體內的靈氣彙聚到丹田裏一圈後,發現這一絲靈氣並沒有消散,不敢怠慢小心翼翼的引導這一絲靈氣沿著法訣所給出的經脈運行路線運行起來。一直到運行完一個小周天後,也沒出現狀況,遊走完後的這一絲靈氣又重新回到丹田,形成一個小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霧球。
別看這霧球樣子小,卻是引氣入體成功後的標誌,也是以後不管是修煉還是鬥法需要法力的基礎。簡單些說就是已經算是一名踏上仙徒的最底層菜鳥了。
為了怕再出什麼意外,顧天允並沒有就這樣收工,繼續從這霧球引出靈氣沿著經脈做著周天循環。形成霧球後的顧天允發現,自己可以像書中所說的那樣可以內視體內的靈氣運行情況了,而不用再憑感覺進行,這種情況就是自己已經有神識了,可以用神識去感覺體內,這樣效果更突出。
連續循環了幾個周天後,已經形成的霧球並沒有臆想中會出現的情況,反而使得霧球更大一分。靈氣經過周天運轉也慢慢轉換成自身所有,比較精純的霧球狀靈力了。
收功後,此時已經是深夜。但是顧天允此刻卻十分精神,一點也沒有疲憊之色,可以用生龍活虎來形容。自己能清楚的感覺到自己跟以前比有了不一樣的變化,眼前看到的東西色彩更加明亮,耳朵也更加的靈敏,心念一動就可以放出神識圍繞周圍十米的距離,在這距離之內一切都能大體感應得到。隻是現在自己放出神識還不能時間長,否則會使自己疲憊暈眩。
興奮的適應了足有小半個時辰後,顧天允漸漸冷靜下來,自己的情況自己明白,用了一年半多的時間才偶然成功,連怎麼成功的都不知道,隻能歸功於自己運氣不錯了。這樣還有什麼好值的高興的,半年前門派新收了一批弟子,在這半年內先後都成功完成引起入體了。
其實這並不是顧天允方法不對或者運氣好,這跟顧天允的靈根有很大的關係,並不是表麵上所表現出來的五色雜靈根,隻是他自己才是個比菜鳥還菜鳥,剛入門不久的弟子,還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靈根情況罷了。
這之前的一年半裏每次引入體內的靈氣都會被靈根吸收,不斷的改善著顧天允的經脈體質,使身體對周圍靈氣的感應更加敏銳。這就像在打基礎一樣,為以後的修煉做鋪墊。
想明白後,顧天允靜下心來為後麵的修煉做打算,考慮著怎麼才能增長靈力,還有需要去仙閣找到一部適合自己以後修煉的功法。功法到好解決當初那位謝師兄曾說過,可以去仙閣自行根據靈根資質情況選取。但增長靈力的丹藥卻不要弄,熟話說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沒有丹藥的輔助靈力的增長會緩慢無比,還談什麼以後的晉級。門派的丹藥憑現在的自己根本沒能力領取任務,就算去了,人家發布任務的管事估計理都不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