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上精彩的文藝慰問演出正在上演,離廣場不遠的寧波影都特意開出了“新寧波人”專場,讓外來務工人員免費看電影。在廣場的一角,專為外來務工人員設立的預防艾滋病宣傳、法律谘詢、心理谘詢、送崗位、加入工會等服務攤位上,外來務工人員正各取所需,相談正歡。
江西籍外來務工者陳大有說:“我來寧波四年了,寧波市年年為我們辦節,在這裏打工太幸福了。”
一顆顆感恩的心,外來工為第二故鄉增光添彩
寧波以博大的胸懷包容善待外來工,外來務工人員對這座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也越來越強,一幅共建共享和諧社會的圖景在寧波徐徐展開。
全市外來務工者中湧現了300位市首席工人、13位省、市及全國勞動模範和300多名工會主席,還有一大批優秀外來務工者當選地方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基層幹部,還有10名優秀的外來務工者在寧波落戶。
昨天的現場,外來務工人員當中的勞模、首席工人、第二屆十大外來務工明星成為了這個節日的座上賓。
寧波華億紗業有限公司的河南籍女工崔會會早上7點就趕到廣場,她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成為浙江省唯一赴京受表彰的外來務工人員。這名普通的擋車女工用心揣摩操作技術,5年來帶出了45名徒弟,獨創了細紗新操作法,提出了40餘條“金點子”,為企業增收數十萬元。
方太廚具的四川籍外來務工者楊軍和吳昌齊也來了,他們因技術精湛被評為寧波市首席工人,獲得了首批在寧波落戶的資格,正式成為寧波市民。
來自四川的江東仇畢村民工子弟學校校長肖月平發起了“熱愛第二故鄉,共建和諧寧波”的倡議,同時帶來了喜訊:她的民工子弟學校由原來400多人發展到了上千名學生的規模,新的教學樓也建起來了。
舞台下觀眾是外來務工人員,舞台上活躍著的主角也是外來務工人員。
“在這個城市工作,我覺得很幸福。在寧波,隻要你付出就會有回報,這就是我的幸福感覺。”曾為寧波市市長頒獎的環衛工人徐輝,在舞台上用樸實的話語表達著感動之情。
兩年半前從安徽來到寧波的王小濤,現在是“浙江省十大最具才藝的民工”,他成為這次節日慶典的主持人。他主持過許多晚會、慶典,卻是第一次為自己的節日主持節目,並表演節目。他說:“我站在台上,歡慶自己的節日,說話比以往任何一次主持都要響亮……”
安徽籍外來務工者周紅文代表全市330萬外來務工人員在台上發表肺腑之言:“寧波,我們感謝你!你是我們美麗的第二故鄉,我們願與你風雨同舟,共建平安和諧社會。”
創新舉措引起全國關注據寧波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最新統計,寧波現有外來勞動力330萬人,占全市企業員工總數的56%,已成為寧波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3年前,由寧波民間在全國首創的“外來務工者節”在今年得到了寧波市委、市政府的正式命名——2007年11月,市委、市政府決定將每年12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定為“外來務工者節”。
此前,寧波市在全國率先推出了優秀外來務工人員落戶、免除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義務教育學雜費等20多項優惠政策。2008年1月1日起,全市330萬外來務工人員不花一分錢即可享受工傷、大病醫療、養老、失業和生育等五項保險。
寧波市外來務工人員服務管理的一係列創新舉措引起了全國關注。2007年11月下旬,國務院專門組織調研組來甬進行專題調研。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稱讚,寧波市解決農民工問題在全國具有示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