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回頭對弘曆笑道:“弘曆,你看此二人中到底誰是盜賊呢?”
弘曆似乎早有決斷:“皇爺爺明察秋毫,洞若觀火,恐怕早就知道了。既然問到孫兒,孫兒鬥膽猜上一回。方才訴說案情到關鍵之時,此二人不禁互相對視,以目傳言,已被我看在眼裏,而且,眾目睽睽之下,這麼大的事,豈是一個人能辦到的?當然要有一個把風的、一個下手的。孫兒以為,此案必是這兩個太監聯手所為。”
“好,看來這鬼工球是一定要賞你的了。”康熙擊掌笑道,隨即他又回過頭來,對那兩個太監開了口,“朕也有好生之德,看在王德勝為你們求情的麵子上,便免了你們的死罪。馬進喜,你傳旨內務府慎刑司,將此二人立即發配邊疆!”
弘曆得了皇爺爺的獎賞,十分高興。秋圍回去之後,他便把鬼工球恭恭敬敬地擺放在一個紫檀架上,安放在自己書房最醒目的位置,隻要進得書房,第一眼就能看到那個鬼工球。
可沒想到,這寶貝隻擺了十天就不見了,雍親王勃然大怒。要說雍親王的王府那可是守衛嚴密,弘曆雖然年僅十歲,但已經單獨居住,他的住處也是有人不間斷地巡查守護,特別是存放貴重物品的書房,每次進入都必須兩人以上。如果有人能從弘曆的書房偷出這個寶物,十有八九是王府中人幹的,而且此人肯定武功極高。
這還了得?雍親王下令徹查,可查了五天,也沒個結果。就是聰慧過人的小弘曆,這一次是絞盡了腦汁,也猜不到是誰偷了鬼工球。
本以為這寶貝肯定是找不著了,沒想到二十天後,這寶貝竟然又放回到了擺架上。弘曆一大早去書房練字,就看到鬼工球失而複得,旁邊侍奉弘曆的小太監高興得直嚷嚷:“少主子,您年紀雖小,可真是德行深厚,連神仙都幫您,鬼工球它自個兒回來啦!”
小太監說著就要伸手去拿,想看看鬼工球壞了沒有,不料弘曆製止了他,不讓動。隨後他自己踩著凳子爬上了桌子,小心翼翼地看了半天,然後才回過頭來,說道:“這個賊要是不把鬼工球還回來,我還真找不著他,現在他把寶貝還回來了,我說不定倒能找著他了。”
小太監著急地問:“少主子,那寶貝可還完好?”弘曆說:“好像是被磕壞了一點兒,不礙事。”說完,他讓小太監多叫幾個人一起護著鬼工球,並不許再碰,然後把事情告訴父親雍親王,請他把府裏凡是身上功夫不錯的人,都叫到前院來,又讓人在前院擺了一個大桌子,上邊放上文房四寶。
雍親王知道弘曆精靈古怪,必能破案,便由著他去。不到半個時辰,有三十三個人被召到大院之中。這些人都是功夫高手,個個身懷絕技,都是王府中的頂級“練家子”。
這些人剛在院內站定,隻見雍親王的護兵“嘩”的一下把大院團團圍住,個個都是刀出鞘箭上弦,似乎認定那賊就在這三十三人之中。
雍親王高高坐在正屋台階之上,小弘曆則站在院內一把椅子上,頗有大帥之風。
雍親王對眾人說:“請你們來,也沒什麼大事,就是讓你們寫幾個字。寫什麼字呢?喏,‘吾非賊也’,四個字,然後再簽上你們的名字就行了。”
大家麵麵相覷,可既然雍親王發話了,不能不聽,於是一個個排著隊提筆寫字。雖說都是習武之人,但也有幾個很見書法功底的,寫出字來極有章法。當然大多數人僅是粗通文字,捏筆如拿針,寫得歪歪扭扭的。
寫完之後,眾人站到一旁。早有家奴拿起紙來,一張張送到弘曆麵前。弘曆站在椅子上,一一驗看,看了一遍後,從中挑出一幅字來,指著那幅字問道:“誰是陳文偉?”
一個年輕人站了出來:“我是。”弘曆站在椅子上,指著他問:“陳文偉,你為什麼要偷鬼工球?”陳文偉一驚,頓時屈膝跪下……陳文偉做夢也想不到弘曆會如此輕易地就破了案子,他不敢隱瞞,一一供述。原來,陳文偉有個朋友是理藩院堂主事,一個月前,也就是皇上剛把鬼工球賞給弘曆的時候,有一天,陳文偉和朋友提起了這寶貝。那朋友說,這寶貝他親眼見過,名叫“鬼工球”,取“鬼斧神工”的意思。這球取自天然巨骨,不知是何怪獸。骨分內外五層,都被打磨成球狀。每球周身百孔,最裏一隻球為實心,顏色翠綠,其外四球則潔白無縫。以金簪自孔中依次撥之,則內中四球圓轉活動,日夜不歇,可謂精巧絕倫。陳文偉生性好奇,聽朋友這麼一說,一時興起,便偷偷取了這球出來。他原本想和幾個朋友賞玩一夜馬上就還,不料第二天就被發現了。而且事情越鬧越大,直到昨天晚上,他才好不容易找了個機會,完璧歸趙……說到這兒,陳文偉言辭懇切地說:“我隻是好奇,並沒有貪占之心,請王爺明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