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同一張小小的磁卡,所不同的隻是,我們常會忘了,在我們大腦中也有個顯示器,告訴我們有限的時光還剩多少。而當生命倒著計時,那年年減少的數字,便會提醒我們——來日不多,該做的事情得趕緊去做。
非洲有一個民族,嬰兒剛生下來就獲得六十歲的壽命。人生大事都得在這六十年內完成,此後的歲月便頤養天年了。
這真是個絕妙的計歲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生不過是我們從上蒼手中借來的一段歲月而已,過一年還一歲,直至生命終止。可惜我們常常會產生這樣一種錯覺:日子長著呢!於是,我們懶惰,我們懈怠,我們怯懦……無論做錯什麼,我們都可以原諒自己,因為來日方長,不管什麼事放到明天再說也不遲。
直到有一天,死亡的陰影籠罩著我們時,我們才悚然而驚:糟了,總以為將來還長著呢,怎麼死亡說來就來了!那些未盡的責任怎麼辦?那些未了的心願怎麼辦?那些未實現的諾言怎麼辦……還能怎麼辦?麵對死亡通知書,人類隻能踏上那條不歸路。
追悔也罷,遺憾也罷,那個早已寫好的結局無人能更改。臨終之前,也許人們會在模糊中想起“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三國·曹操:《短歌行》)的感歎,想起“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樂府詩集·長歌行》)的教誨,可一切都悔之晚矣。
此時讓我們想想那個倒著計歲的非洲民族,他們的人生智慧真令人驚歎。生命既是借來的一段光陰,當然是過一天少一天了。而麵對自己日漸減少的壽命,誰又能無動於衷呢?
生命倒計時,一個多麼有必要的提醒。麵對有限的時光,我們理應善加利用。於是,我們將手中事務整理清楚,分出輕重緩急,再一一安排妥當。當我們的生命隻剩下短短幾年、幾個月甚至幾天時,有誰舍得將時光浪費在雞毛蒜皮之事中?有誰舍得將精力花在流言蜚語上?如此寶貴的時光,隻能用在重要的事情上。這樣當預定的終點到達時,心中才不會有太多遺憾。
生命倒計時常讓我想起電話磁卡。當我們將磁卡插入話機時,顯示器立刻顯示出卡中數值,隨著通話時間的延長,卡中數值不斷減少。麵對不斷縮小的數字,你會下意識地提醒自己:長話短說,別浪費錢。因為那些變化的數字如同一雙眼睛,提醒著你,最終讓你三言兩語結束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