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白雲然長老
佛祖閫域。衲僧巴鼻。如大火聚。無一針鋒許。與人作道理湊泊。隻貴當人。具逸群氣概。直截荷負。譬如真獅子王哮吼一聲。壁立萬仞。始見不孤從上爪牙也。靈山拈花已前。少林直指之後。繩繩相繼。如鏡照像。毫發無差。皆是夙承願力。提持遮一著子。非獨與天下人。抽釘拔楔。至於九有四生。俾令洞徹。正知正見。是為大丈夫。成就大丈夫事。
神光不昧。萬古徽猷。隻此靈鋒。阿誰敢擬。大凡超宗之士。垂手為人。等閑示一機一境。快如倚天長劍相似。直下取人命根。了無異轍。終不向平地上。與人和泥合水。岩頭謂。一一從自己胸襟流出。蓋天蓋地。豈虛語哉。
示哲瑉二禪人幹帳
有祖已來。未嚐容易以禪道佛法。指示學者。謂之學道捷徑。隻要當人去卻今時。向父母未生已前。混沌未分之際。直截擔荷。如龍得水。似虎靠山。一切處澄澄湛湛。一切處生殺自由。一切處自能生風起草。不著有為。不坐無為。如斬一綟絲。一斬一切斬。如染一綟絲。一染一切染。通上徹下。全體是個大解脫門。佛法世法。打成一片。何處有一絲毫許外物之為障礙。學道人力學而不悟者。病在泥於古人言句處。病在坐著勝妙境界處。病在空洞無象處。病在以禪道佛法居懷處。病在卻迷就悟處。病在最初不遇善知識。引入葛藤窠裏處。此數病。非但初機晚進有之。從上大尊宿。悟徹本心。見徹本性。自己本地風光現前。大法不明。亦有此病。看他興化和尚為眾曰。我聞前廊也喝。後架也喝。諸子莫盲喝亂喝。直饒喝得興化。上三十三天。撲下來一點氣息也無。待興化甦省起來。向汝道未在。何故。我未曾向紫羅帳裏撒真珠。與爾去在。興化直截擔荷。騎賊馬趕賊。隻是未得剿絕。前途撞著知音。分明舉似。必為圓卻遮話。
示源監寺
源監寺餘俗門昆仲也。未出父母胞胎已前。雖然各不知其名字為誰。便乃以法義相資。如水入水。及其出父母胞胎。以至長成。舍家出家。圓頂方服。出叢林入保社。見善知識。敦其法義。分其皂白。絲毫不差。餘業緣所鍾。備員深山古寺。不遠千裏而來。以道相聚。日久歲深。為左右臂。戮力讚成。益見法義照著厚矣。予年來老景侵尋。方且乞閑。偶來告別曰。蘿庵師伯。卵塔雖成。四麵牆塹未就。恐牛羊踐蹂。於義不便。欲往謁諸檀越。一等圓備。餘嘉其法義。愈堅金石。故不敢留。昔肅宗帝問忠國師。百年後所須何物。國師雲。為老僧造個無縫塔。帝雲請師塔樣。國師良久雲。會麼。帝雲不會國師雲。吾有侍者耽源。卻諳此事。請詔問之。國師遷化後。帝詔耽源問之。雲相之南。潭之北。中有黃金充一國。無影樹下合同船。琉璃殿上無知識。嗄。國師好個塔樣。被耽源一句。釘翻卻了也直得七穿八穴。描也描不成。畫也畫不就。遂成叢林話霸。且畢竟喚那個。作國師塔樣。有般瞎漢便道。即此良久處。更引外道問佛世尊良久。以為證據若如此。何異盲人摸象。要見國師塔樣。遠之遠矣前途有問源監寺。師伯無縫塔樣。如何對他。急著精彩。下取一轉語。
葛主薄請跋 先知府信齋遺偈
有力量大丈夫。出遊人間。自詩書由富貴致君澤民。不被利名關鎖。二六時中。一動一靜。一條脊梁過。如生鐵鑄就。一切世間。逆順境界。搖撼不動。何故如此。蓋為最初發一念時。撞入母胎中。便具正因正見。煉磨純熟。才出頭來。一撥便轉。本地風光。頓爾現前。不假他求。及至出生入死。超然卓絕。談笑說偈。恰如平日。終無別道理。正所謂。生如著衫。死同脫褲。信齋今日之設。豈虛語也歟。且如信之一字。如何提掇。如何受用。便乃如是靈驗。莫是信是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能爾耶。且莫錯會。要見信齋直截處切忌向紙上卜度。
示殊禪人
達磨未離西竺。便將一條斷貫索。穿卻天下人鼻孔。及乎遠泛孤舟。遊梁曆魏。見武帝笑談間。不覺失卻此索子。便乃無頓渾身處。直往嵩山九年麵壁。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被人喚作壁觀婆羅門。那知深雪中。有個不識好惡漢。拾得此索。返將穿卻鼻孔。渠無麵目得見人。複回熊耳峰前。做許多鬼怪。而今學道人。不原所以。將謂西來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實有恁麼事。晝三夜三。拚卻性命。抵死窮究。無乃錯之甚耶。殊禪人質直無偽。深知此索子。不是口耳傳受而得之。朅來深山窮穀中。道聚究研。要知落著分曉。誠不易得。回觀此山。食指既多。常住不給。不忍坐視發心。為眾持缽。餘嘉其誌不凡。臨行欲語。故書此以贈之。但向紅塵逆順堆裏。默默提撕。驀地一齊失卻。歸來與汝三十拄杖。
靈隱佛海會中五比丘。行丐求法語
行腳高士。跳出荊棘林。踏翻獅子窟。周行無轍跡。四顧絕遮攔。見佛祖如生冤家。聞禪道如風過樹。向祖師門下。尚未得其仿佛。何況末上立誌不堅。扶籬摸壁。隈隈[毯-炎+崔][毯-炎+崔]。二十四氣。一時發現。隨群逐隊。也道撥草瞻風。見善知識。輕輕撥著。便見魂飛膽喪。若無定龍蛇眼目。如何辨別。豈不見。雲峰悅見大愚芝。首聞大家相聚吃莖[虀-卄]之語。便乃倒戈卸甲。然後曆試諸難。初無玄妙語與之商確。隻雲佛法未怕爛卻。考其心肝。見其壯誌。過如鐵橛子。逐引入堂司。一日坐後架。桶箍爆墮地。激發本地風光。明見本來麵目。走到方丈。口似磉盤。知他底裏如何。密庵口門窄。不能為汝說。歸到荊棘林中。考瞎禿必為道破。
示中侍者
得之於心。應之於手。如珠走盤。不撥自轉。二六時中。折旋俯仰。入魔宮探虎穴。上刀山攀劍樹。乃是當人著著得力行履處。便能以此心。入紅塵堆裏。逆順界中。與一切人。和泥合水。拔楔抽釘。令他不覺不知。驀地見徹本心。悟其本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人人鼻孔遼天。個個壁立萬仞。方敢稱為行腳道流。若隻守一機一境。終日冷湫湫地打坐。等個悟來。便是喪達磨正宗魔子也。宜善思之。
答卜運屬
向者不敢疏外。輒以管見不情之語。上浼台聽。重蒙不鄙。複有所問。隻據目前。聊舉一二。昔龐居士李都尉。皆是誠心篤信。自己分上。有蓋天蓋地。出格超量底事。從上若佛若祖。互相出來。橫說豎說。未曾說著處。便乃遍扣宗師。以期深徹證悟為地頭。後皆得柄杷入手。不被世間出世間法羅籠得住。龐居士有偈雲。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李都尉道。參禪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直趣無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看他二賢揭示。過如生鐵橛。終不肯妄通消息。正所謂一滴獅子乳。迸散十斛驢乳也。每見士大夫。著意學此道極多。隻恐末上撞著道眼不明宗師。胡說亂道。將古今言句。妄意穿鑿。以為極則。貴圖稱他會禪。此是第一等大病。恰如一件好物。十分現成。被人雕刻。作千般奇怪。以失其真。深可憐憫。若欲著實理會父母未生已前一著子。到大年三十日臨行之際得力。不被生死兩字攪吵。須是自家回光返照。向己躬腳跟下。時時推勘。看是什麼。推來推去。推到無依倚處。平生機智伎倆淨盡。驀然一念頓消。心花發現。塵劫來事。盡在於今。好也添一絲毫不得。惡也添一絲毫不得。便是從前著衣吃飯個官人。別無奇特玄妙理性可說。不妨慶快平生。燈下聊書大概。以助真源知我罪我盡在是矣。
示輝禪人
夙植般若種智。英俊上士。才出母胎。立誌挺然。與時流迥絕。行腳見知識。決要透脫生死大事。深期遠到。終不肯妄自尊大。求寮舍穩便。四事豐饒為得計。然而透脫此一事。非是博聞強記。智識過人。而能企及。亦非一味忘懷。百不知百不會。而能造詣。十二時中。行住坐臥。譬如大辟罪人。款案已就。平生有大機智。到個裏總用不著。隻待一死而已。一旦押到市曹。魂魄都不知落著。驀被人從背後一刀兩段。便是百了千當。參禪做工夫。無他術。須是恁麼提掇。方可有明悟底時節。若是隨摟摗。驢年也未夢見。
示臨禪人
本色參學道流。入叢林見知識。決欲洞明生死己躬大事。無非具殺人不眨眼底氣概。更不思前算後。[拚-ㄙ+ㄊ]其性命。都無顧藉。一向硬赳赳地。將心就一處研究。不舍晝夜。驀然一覷覷透。一咬咬斷。通上徹下。全體是個大解脫門。活鱍鱍地。見佛見祖。如破草鞋聞禪與道。如風遏樹。亦未是泊頭處在。正好入大爐韝中煆煉。直教聖凡情量。徹底淨盡。透得金剛圈。吞得栗棘蓬。逗到大休大歇之場。身心若枯木寒灰。大棒打不回頭。千人萬人。羅籠不住。白日隻閑閑地。出一言半句。快如倚天長劍。便能殺人。亦能活人。千變萬化。卓卓盡超格。則諸聖著眼不到。萬靈瞻仰無門。亦未可共語臨濟宗旨。更須知有入林不動草。入水不動波一著子。且道。如何是入林不動草。入水不動波一著子。問取上人。
示覺禪人
人人自有。一條通天活路。未曾蹈著時。行住坐臥。如人醉酒。東西不辨。南北不分。及乎一日踏著路頭滑脫。東去也由我。西去也由我。終不被別人胡亂指注。錯其正路。所以釋迦老子。末上踏著此路。便道未離兜率已降王宮。未出母胎度人已畢。及至靈山會上百萬眾前。卷舒自在。縱奪臨時。諸天捧花無路。外道潛覷不見。也不出遮條路子。流落人間。歲月浸久。相習成風。分枝列派。各宗其宗。主其法者。不遵正路。專事邪佞詭詐。巧言令色。誘引人家男女。向草窠裏輥。從劫至劫。枉受輪回。其間一個半個。驀自知非回首。就有道一言之下。心地開豁。如杲日當空。無一點雲翳。何患路頭不正也。前途忽有問上人如何是徑山正底路頭。隻對他道。但辨肯心。必不相賺。
示真隱朱居士
承喻。二十歲時。便知自己一段大事。此乃是無量劫來。般若光中熏習。今生出頭來便爾也。又道。每與尊宿往來。稍稍純熟。不至費力。竊觀來教。語意亹亹。非是錯用其心也。且為說個喻子。恰如被人引向大官驛路上合眼也日行千萬裏。都無疑慮。但不曾撞著個惡手段。從麵前劄個硬塞。後麵驅重兵趕逐直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平生學得機智。到遮裏一點也用不著。果夙有力量。抖擻精神。驀地拶得一路通。四方八麵。活鱍鱍地。千人萬人。羅籠不住。恁時方有自由自在分。終日在聲色中出沒。聲色不能染汙。世出世間。如蓮花不著水。豈不慶快平生。若隻管向他人口頭取辨。方策中尋。要契合心田。縱饒參到彌勒下生。也不能得悟。也不能得安樂。何故。蓋起心動念。便被情識欃先為累也。所以二祖參初祖。種種說心說性。祖乃示一偈雲。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初無奇異語似之。外息諸緣。內心無喘。且置之勿論。作麼生說個心如牆壁。可以入道。遮裏疑不破。隻在遮裏疑。古者道。大疑之下。必有大悟。誠不誣也。
為南上座下火
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祝/土]著磕著。便乃以四大為正體。以生死為妙用。以壽齡修短。為遊戲之場。以畢盡寂滅為歸根得趣。遂以火炬劃一劃雲。盡從遮裏流出。南上座急諦聽。莫遲疑。斫卻那邊無影樹。卻來火裏倒抽枝。
為隆浴主入塔
遮些骨頭。磽磽誵誵。奇奇怪怪。他人住處不肯住。他人愛處不肯愛。每來室中。丁字著腳。上門上戶。卻似少他禪債。而今罷戰不征。別是一般光彩。隆浴主。隆浴主。且道。是什麼光彩。多子塔前。香雲靉靉。
塔銘
正議大夫刑部尚書侍讀兼太子詹事廣陵郡開國侯食邑一千戶葛邲 撰
釋迦如來。滅度之後。其徒未免囿於名相。至達磨西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而人始知佛之所以為佛也。六傳而至大鑒。五宗而得臨濟。而佛之道益光明盛大。而不可掩矣。臨濟之宗。直截根源。不涉階級。全機大用。棒喝齊施。或者喜其路之捷而得之速也。然未免承虛接響。錯認話頭。撥無因果。生大我慢。卻墮邪見。了不覺知。自非有明眼宗師。見處分明。行處穩實。則何以倒用橫拈。得大總持爐韝後學。皆成法器耶。近世卓然傑出了此事者。則天童密庵師也。密庵得法於應庵華。華得法於虎丘隆。隆得法於圓悟勤。蓋臨濟之正宗。叢林之巨擘也。師諱感傑。俗姓鄭福州福清人。密庵其自號也。母嚐夢靈山老僧入其舍。已而生。師自幼穎悟不凡。每厭塵染。欲求出世間法。及受戒為僧。不憚遊行。遍參知識。初謁應庵。孤硬難入。屬遭嗬咄。心不退轉。久而相契。遂蒙印可。自此道價益喧。人天推出。其分坐而說法。則見於吳門之萬壽。四明之天童。其正坐而說法。則見於三衢之烏巨。之祥符。金陵之蔣山。無錫之華藏。所至之處。舉揚宗旨。露裸裸活鱍鱍。七縱八橫。無少掛礙。然十二時中。步步皆踏實地。雖不待修證。而修證未嚐忘。雖不假精進。而精進未嚐怠。滴水滴凍。照瑩明徹。遂使天下衲子。響合雲臻。相遇諸途。則曰何不禮師去。文彩既彰。聲名上達。淳熙四年。有旨住徑山。召對選德殿。問佛法大要。開堂靈隱。又遣中使降香。道俗觀者如堵。七年自徑山遷靈隱。上親灑宸翰。詢以法要。又遣侍臣。以圓覺經中四病為問。師皆以實語對。恩遇甚寵。十一年歸老於天童。十三年六月忽示微疾。十二日趺坐而逝。年六十有九。臘五十有二。葬於寺之東。師應機接物。威儀峻整。晝則危坐正襟。以表眾視。夜則巡堂剔炬。以警眾昏。純白之行。終老不移。堅固之身。至死不壞。所遺齒發多生舍利。人以為異雲。約齋居士張鎡。常參學於師。師亡複經紀其後事。其他嗣法者數十輩。而了悟崇嶽尤傑然者也。邲效官中都。與師相見。或道話終日。亹亹忘倦。別去數以書相聞。臨寂又以書為別。既葬。參學弟子慧光。以塔銘為請。辭之請益堅。乃為之銘曰。
曹溪一滴 源深流長 至於臨濟
其道益張 如擊石火 如閃電光
不離當處 覿麵承當 猗歟傑公
直造其堂 行解相應 非斷非常
一音演暢 七坐道場 眾生病惱
我為醫王 眾生沉溺 我為舟航
坐斷報化 不涉周章 聞者見者
踴躍騰驤 疑情頓釋 如葉殞霜
宗風不墜 繄師棟梁 名滿天下
若為蓋藏 作奇特會 空費商量
此一轉語 為師舉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