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點突出
F2O00的平衡性很好,易於攜帶、握持、使用,同樣也便於左撇子使用。連發射擊時,槍身很平穩,後坐力沒有想象的那麼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使用光學瞄具瞄準容易,即使在昏暗環境下,目標圖像也比較清晰。F2000采用導氣式自動方式,由活塞杆驅動一個旋轉閉鎖係統,該閉鎖係統的強度及可靠性均較高,並保證沒有火藥燃氣進入彈膛區域。灰塵和其他一些細碎物也不可能進入武器內部,因為連拉機柄槽的縫隙也進行了密封處理。F2000的外殼為聚合物製造,使其重量非常輕,而且具備吸震功能,減低了武器的損耗。F2000和M16的彈匣可以共通,但與M16比較,F2000和榴彈發射器的整合非常好,射手隻要把手指稍微向下移就能發射榴彈。
火控係統
F2000的火控係統安裝在框座位置,可用於步槍瞄準,甚至能精確測量並顯示目標的距離。將瞄準點對準目標,按一下位於扳機下方的按鈕,一個低功率的激光測距儀便被啟動,測得的距離以紅色顯示在瞄具顯示屏上,誤差為1米。將步槍向上傾斜一定角度,光的顏色便變成綠色。
比利時FN SCAR突擊步槍
FN SCAR是特種部隊專用槍械,目的在於取代M4A1型卡賓槍、M16A2型步槍等全部源於斯通納AR係列的通用槍械,使之成為美軍所有特種部隊的常規單兵裝備。FN SCAR步槍繼承了FN FNC的導氣式自動原理、短行程的挺杆活塞、槍機回轉式閉鎖機構和固定拋殼挺。但與FNC不同的是,SCAR解決了AR槍械家族在汙垢、泥水、風沙等惡劣環境下使用時,槍管易被汙損的缺陷,也避免了M4A1連發射擊時機匣過熱的問題。另外,SCAR導氣係統的工作不受槍管長度的影響,因為不管槍管多長,導氣孔到機匣的距離是完全相同的。
各種型號
SCAR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有標記“16”的輕型SCAR(SCAR-L),口徑5.56毫米,另一種是有標記“17”的重型SCAR(SCAR-H),口徑7.62毫米,這兩種型號本質上都是可變口徑的模塊化卡賓槍,二者90%的零部件可以互換,過去無論是發射5.56×45毫米還是7.62×51毫米彈藥的步槍,其零部件通用程度從未達到如此之高。而且這兩種類型都設計有三種型號,即標準型、近距離戰鬥型和狙擊型,分別用於執行常規任務、近距離戰鬥任務和遠距離精確射擊任務。三種型號的槍管長度不同,標準型的槍管長度為353毫米,近距離戰鬥型采用251毫米的短槍管,而狙擊型則采用457毫米的長槍管。
西班牙賽特邁突擊步槍
賽特邁突擊步槍是德國人路德維希·福爾格裏姆勒在賽特邁公司工作時研製的,它是在STG45的基礎上改進而來,並於1953年定型。最初發射的是7.92×41毫米賽特邁步槍彈,但在1954年時改為發射彈頭較輕並減少了發射藥的7.62×51毫米步槍彈,這種減裝藥NATO彈通稱為CETME/NATO彈,初速及槍口動能都比標準的NATO彈低。改進後的步槍被命名為賽特邁A2型步槍,而原來的型號被稱為A1型。
改進型號
1958年,賽特邁公司對原賽特邁A型步槍的設計作出一些修改,改進了槍機組件和複進簧部分,仍然以發射減裝藥的CETME/NATO彈為主,但隻要更換機頭就能發射全裝藥的標準NATO彈。這種改進後的新槍被命名為賽特邁B型,並在改進後的當年就被西班牙軍隊采用。
1964年,賽特邁公司又推出了賽特邁C型步槍,C型步槍改進槍機、采用了覘孔式照門,還用木製護木代替了早期鋼製護木,把整體式安裝的兩腳架改為可拆卸式,快慢機從以前安裝在槍的右側改為安裝在左側,方便右手射擊的射手用拇指操作,機匣和擊發機座由鋼板衝壓而成,最重要的是在彈膛內開有縱槽,以改善抽殼性能,避免在惡劣環境下出現拉斷彈殼等各種抽殼失敗故障。而且賽特邁C型步槍隻發射標準的全裝藥7.62×51毫米北約標準彈。
英國恩菲爾德L85A1突擊步槍
L85A1突擊步槍采用無托結構,即機匣為槍托,這樣就可以在不減短槍管的情況下使全槍長度縮短。L85A1槍管長520毫米,與美國M16A2的槍管相當,但全槍長隻有785毫米,而M16A2全槍長約1000毫米。無托槍的好處是尺寸小,士兵攜行方便,利於在狹小空間戰鬥,特別適宜於機械化步兵裝備,具有靈活機動的優點。缺點是隻能抵右肩射擊,但這種無槍托的結構不能供左撇子使用,所以右撇子需要利用地形掩護身體而需換左手射擊時會比較麻煩。
結構特點
L85A1的自動方式為導氣式,閉鎖方式為槍機回轉式。槍機組件由機框與槍機組成,槍機上有多個閉鎖凸榫,導柱與槍機連接,機框上有開閉鎖螺旋槽,機框是開閉鎖的原動件,它通過其上的螺旋麵對導柱的作用而使槍機回轉,完成開閉鎖動作。拉機柄位於槍的左側,同機框相連,射擊時隨槍機框一起前後運動。機柄槽有防塵蓋,當機框後坐時可以自動打開。
維修困難
L85A1結構複雜緊湊,大量采用衝壓和焊接結合工藝,僅槍機、機框和槍管是由常規機加而成的。這種複雜的結構使得使用者必須對其進行精心保養,所以每把槍都配有一大堆的保養工具,據說英軍的士兵每人還要帶著厚厚的工具使用手冊。由於維護難度大,所以在伊拉克惡劣的條件下L85A1是同時期槍支中故障率相當高的種類。
功能齊全的附件
L85A1配備的附件還有槍背帶、刺刀、空包彈發射輔助裝置、擦拭工具和一種多功能工具。雖然是附件,但這些小東西卻能在戰爭中幫上很多忙,如刺刀取下時可用作格鬥用的匕首,刀刃後部有排齒,可用於切割繩索;當刺刀與刀鞘配合可剪斷電線;刀鞘內裝有鑲嵌碳化鎢的鋸條,能鋸鋼鐵等多種材料;多用途背帶可供士兵將槍掛在胸前,倒掛在肩上或扛在肩頭,還可像背包那樣將槍背掛在後背上以便攀登。
可靠性很難保證
在1985年英國舉行的實用步槍比賽中,使用L85A1步槍的射手壓倒所有參賽勁敵,取得優異成績。一時間人們對L85A1步槍的可靠性深信不疑,但是事實證明,L85A1步槍的可靠性並不理想。它的瞄準係統安裝在瞄具導軌上,這一導軌點焊在頂端1毫米的鋼製機匣上,這使得瞄具/槍膛的關係因槍而異。其次該槍最小的表尺裝定距離為300米,而25米才是士兵唯一進行“歸零校正”的距離,所以大多數步槍的歸零數據是完全錯誤的。
美國柯爾特M16突擊步槍
M16突擊步槍性能數據
口徑:5.56毫米
空槍重:3.1千克
全槍長:986毫米
槍管長:508毫米
裝彈量:20、30發
槍口初速:975米/秒
有效射程:400米
M16式突擊步槍由美國著名的槍械設計師尤金·M·斯通納設計的,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換裝的第二代製式步槍,也是世界上第一種正式列入部隊裝備的小口徑步槍。它曾被北約15個國家使用,更是同口徑槍械中生產得最多的一個型號。該係列自動步槍主要包括M16式、M16A1式和M16A2式、M16A4式幾種型號步槍。M16係列步槍除裝備美國武裝部隊外,還裝備澳大利亞、智利、多米尼加、海地、意大利、約旦、日本、印度尼西亞、韓國、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新西蘭、黎巴嫩、斯裏蘭卡、越南、中國台灣等55個國家和地區。
結構特點
M16係列步槍的機匣是由鋁合金製成的,槍管、槍栓和機框是鋼製的,護木、握把以及後托都是塑料做的。早期的型號特別輕巧,而M16A2和之後的改型由於采用了加厚的槍管重量有所增加。厚槍管對於因操作不當引起的損害更加耐久,而且它也減緩了連續射擊時槍管過熱的情況,適合持續射擊。塑料製的包含金屬的複進簧的槍托能同時起到容納複進彈簧和後坐力緩衝的作用。槍托與槍膛在一條線上能夠減少槍口上跳,特別是在全自動射擊模式的時候。由於後坐力不會使準星發生明顯的偏移,使用者的疲乏程度會減輕。
生產情況
從1960年M16開始裝備美軍後,柯爾特公司一直都是M16/M16A1的唯一生產商,但到了1967年,由於美軍對該係列槍的需求增大,所以他們就指定其他承包商來生產更多的步槍,使部隊能更快地獲得大量新武器。新增加的兩個生產商分別是通用汽車公司和哈靈頓·理查森公司。1969年柯爾特公司擴建,M16的月產量達到50000支,這樣的產量完全可以滿足美國當時的需求,所以到1971年,通用公司和哈靈頓公司相繼停產M16/M16A1,而柯爾特則仍在為美軍提供M16/M16A1步槍,直到1988年。
實戰表現
在M14屢遭批判的情況下,美軍匆忙地用未經試驗與評價的M16裝備部隊,但值得驕傲的是M16在首次現身的越南德浪河穀的戰鬥中表現得相當好。並得到了哈羅德·G·摩爾中校極高的讚譽:這次勝利是由“勇敢的士兵和M16帶來的”。但從1966年秋天開始,越南戰場上卻頻頻傳出M16出現故障的消息。後來經調查發現,大部分故障都是因為越南氣候潮濕,溫度高,使槍容易生鏽,同時改用後的步槍彈發射藥也使該槍故障頻出。
M16A1式步槍
M16式步槍在越南戰場上暴露了不少問題,最主要的是彈膛汙穢現象嚴重,卡殼故障率高。針對戰場上出現的問題,阿瑪利特公司對該槍進行了改進,主要改進之處是:彈膛鍍鉻,重新設計了複進簧導管,以降低射速,在完成閉鎖動作過程中防止反跳開鎖;在機匣右側後端增加了一個輔助閉鎖裝置,該裝置由機框右側的一排細齒和伸出機匣右邊的輔助推機柄組成,其作用是在槍機因故障不能完全閉鎖時,射手可用手推其閉鎖;槍管下方可加掛M203式40毫米榴彈發射器,具有點、麵殺傷能力。改進後命名為M16A1式步槍,1967年定型,1969年起大量裝備美軍。經過改進的M16A1不但性能提高了,而且生產質量把關更嚴了,每一批M16A1在配發到部隊前,都會進行可靠性抽試,這使拿在士兵手上的M16A1更加可靠。
M16A2式步槍
M16A2式步槍是M16A1式步槍的改進型,主要改進之處是:改用剛度較大的重槍管,纏距由305毫米改為178毫米,可發射比利時的SS109式5.56毫米槍彈,提高了有效射程和遠距離殺傷威力;增加了3發點射機構,既可單發射擊和3發點射,也可單發和連發射擊;取消了槍口消焰器朝下的開口,射擊時可抑製槍口上跳,臥姿射擊時可消除槍口區地麵揚塵;機匣右側拋殼口的後方增加了一個導殼板,拋殼時可防止打擊(左)射手的臉部;護木由原來的方形改為圓形,改進了散熱器,護木上麵呈肋狀,便於握持;槍托和握把改用高強度尼龍材料製成;備有輕便的可卸式兩腳架,用以提高臥姿射擊穩定性。
M16A4式步槍
M16A4是前線美國陸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標準裝備,它是將槍械與火控係統分別進行模塊化來設計的,取消了之前的固定可拆卸攜帶提把以及金屬照門的組合,而是以MIL-STD-1913皮卡汀尼導軌取代之。這使得槍支可以同時裝備可拆卸攜帶提把或者其他大部分軍用和民用的瞄準具或者目視裝置。因為裝備了M5 RAS護木,所以可以附加垂直握把,激光瞄準具,通用戰術燈或者其他附件。
M16狙擊型
為了應對東南亞不斷出現的衝突事件,柯爾特公司研製了柯爾特655和656型兩個M16狙擊型步槍。柯爾特655配備了重型槍管以及可拆卸攜帶提把上安裝的瞄準鏡。柯爾特656具有一個特別的上機匣,沒有可拆卸攜帶提把,但是它有一個可調風偏的機械瞄準具以及韋佛式瞄準具基座。兩種步槍都使用3—9倍可調距離望遠鏡式瞄準鏡,有些還使用了消聲器和消焰器。
美國柯爾特M4突擊步槍
M4突擊步槍性能數據
口徑:5.56毫米
空槍重:2.68千克
全槍長:840毫米
槍管長:368毫米
裝彈量:30發
槍口初速:884米/秒
有效射程:600米
美軍在經曆巴拿馬、波斯灣和索馬裏的軍事衝突後,他們發現如果將M16A2做得更短一些將更加實用。所以柯爾特公司在海軍陸戰隊的參與下,以M16A2為原型,參考了CAR-15的部分設計,同時吸取了CAR-15係列步槍在遠距離射擊能力不足的教訓,於1991年研製成一種新槍,並命名為M4。開始的M4是配備給戰車兵、航空兵作自衛使用,隻有單發/三發選擇。後來又開發出M4A1,可以進行全自動連射,供特種部隊使用。
與M16A2非常相似
M4與其他M16A2卡賓槍最明顯的區別是它的槍管在距離準星座前25毫米的位置上加工了一個縮頸的形狀,這是在後來的試驗中為了掛裝M203榴彈發射器而作出的改動。M4還把原本隻有兩個固定位置的伸縮式槍托改為有四個固定位置,再後來又改為六個。另外M4的照門雖然是M16A2式的,但表尺最遠隻可調到600米,而非M16A2的800米。它的機匣是M16A2的,因此射擊方式為半自動和三發點射。事實上M4和M16A2相同的地方遠遠多於不同點,它們之間有80%的零件可以互換,因此最初也稱為M16A2卡賓槍。
改進型號
在M4裝備部隊後,柯爾特又設計了一種用皮卡汀尼導軌代替固定提把的平頂型機匣,方便安裝模塊化的瞄準裝置。在1994年8月這項改進也被美軍接納,並把這種平頂型M4正式命名為“美國5.56毫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口徑M4A1卡賓槍”。 由於平頂型機匣方便安裝瞄準鏡,除了早期的訂貨是有A2提把外,現在美軍所有采購的M4均采用平頂機匣。除此以外,M4A1卡賓槍還將M4的點射方式改為全自動射擊方式。但為了防止該槍在進行連續發射時槍管過熱、彈匣和護木燙得無法用手接觸,所以M4A1護木上的鋁製隔熱屏由原來的單層改為雙層,因此也相應地加粗了護木直徑,這項技術也被應用到了後期生產的M4上,所以後來的M4/M4A1護木都比較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