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各部門注意(1 / 2)

首都體育館是北京規模最大、功能最多、適用範圍最廣的體育館。坐落在海澱區白石橋東側,於1968年建成。東鄰北京動物園首都體育館是一九六六年六月一日動工,一九六八年十月正式交付使用。整個工程從設計、施工到材料、設備都是依靠我國的力量建造的,全部工程造價一千五百多萬元。西望紫竹院公園和中國國家圖書館,綠蔭環抱,空間廣闊,環境優美。建築布局按功能分層布置,除比賽大廳外,還有三個練習館和六個觀眾休息廳,觀眾主要從南、東、西三麵室外台階經二層休息廳進入比賽大廳;一層為運動員、裁判員、工作人員和貴賓用房。館內還有廣播、音響、電視轉播、傳真、計時記分、空調等設備。體育館比賽大廳,可以進行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籃球、體操、冰球、花樣滑冰等多項體育活動,比賽場地長88米,寬40米,它是由21塊活動地板組成的;每塊活動地板長30米,寬3.5米。地板的下麵是滑冰場,開動機器,地板就能往東、西兩邊撤走,並且一層層地下降,進到地板倉裏……因此,今年的中美、中日籃球友誼賽,就理所應當地定在了這裏。

今天注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萬裏無雲,晴空萬裏,就在這個上午,首都體育館館長接到了來自體育部長直線電話——“中美、中日友誼賽由三天後,提到晌午,責令周全,不得有誤!”

麵對突如其來的變化,這位體育館長顯示出了多年的老道經驗及統籌策劃的幹事,在不到半小時內,居然在短短的時間裏,不僅布置了整個會場,還做好了一切準備和接待工作。

但…風浪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一切剛就緒的時候,體育部長的第二個直線電話打了過來——“今天上午的比賽,奧運標準,將全球直播,要求準備工作務必再上升一個檔次!”

這時,就是再有經驗,再老道,換誰也再也坐不住了!“奧運…標準?全球…直播?這是真的嗎?是不是體委搞錯啦?不就是簡單的兩場友誼賽嗎?難道出了什麼變故……”

這位館長猜的沒有錯,是發生了變故,而且是即將扭轉中國史壇的變故……

於此同時,全國上下各個相關部門,都受到了相應的“務必指示”——中央電視台,熒幕上第一時間在所有頻道插播,向全國比賽時間的變更及相關的直播信息。熒幕下各個部門的得力幹將緊急趕赴首都體育場報道,爭取搶占第一線報道的位置。

公安部和武警總處緊急出動6萬餘戰士,荷槍實彈趕赴首都體育場維持賽場外的秩序和安檢。

國安部則是出動所有在勤的暗哨及精英趕在武警和公安幹警之前,先期潛入首都體育館內,做好賽事裏的安全防範以及應對一切突發事件。

就在全國上下都為這場賽事,緊鑼密鼓地“敲打”時,特情局裏卻是異常的安靜,所有人該幹什麼還在幹什麼…看報的看報,睡大覺的睡大覺…

焦慕青望著身旁“各司其職大家夥”,最先打破了特勤組室裏的“祥和”“哎…我說…你們到說話啊?平時不是挺能說的嗎?這現在怎麼一個個都成啞巴啦?”

聽到,焦慕青這一嚷嚷,躺在一個睡漢拿開了頭上的報紙,把頭扭向了一側的焦慕青,一張滿是刀疤的呈現了出來。“還說啥?風頭都叫那小子搶去啦?小丫頭片子該幹啥幹啥去吧!別煩本大爺睡覺!”

這時,就連一旁看報的四眼也看過不去了,抬起了自己田雞頭,也向組裏唯一一個女孩子埋怨起來:“誰不說啦!你說,那小子何德何能?我是不會去為他站崗放哨!我的命是用來保護國家領導人的!不是用來哄他個小屁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