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佛篇第六之四彌勒部第五(此別五部) 述意部 受戒部 讚歎部 業因部 發願部
述意部第一
惟大覺世雄隨機利物。巧施現權之教。以救將來之急。時經末代命同風燭。逐要利生無過見佛。以釋尊遺囑。於我法中所修行者。並付慈氏令悟聖果。大聖殷勤理固無妄。一念相值終隔四流。結妙願於華林。感慈顏於兜率。能扣冥機雲龍相會。故上生經雲。是諸人等皆於法中種諸善根。釋迦牟尼佛遣來付我。觀此一言實固可祈。自晉代之末始傳斯經。暨乎宋明肇興茲會。起千尺之尊儀。摸萬仞之道樹。設供上林鱗集大眾。於是四部欣躍虔誠弘化。每歲良辰三會無缺。自齊代馭曆法緣增廣。文宣德教彌綸斯業。從此已來大會罕集行者希簡。設有修學安心無法。今錄諸經依之修行。冀通八正則芬列於紫宮。化流十善則暉煥於兜率。功被下生澤均初會也
受戒部第二
述曰。若是居家白衣未受戒者。先受翻邪三歸。日別六時隨時便受。顯歸三寶。自誓不回必得上生。若出家五眾已受得戒。但依修行。不須別受。若無戒行追空念善。亦不得生。故智度論雲。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是三說)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如是三說)又處胎經。佛告彌勒偈雲
汝所三會人 是吾先所化
九十六億人 受吾五戒者
次是三歸人 九十二億者
一稱南無佛 皆得成佛道
述曰。廣明三歸功力。具如敬福論三卷說。既受得三歸。次須受十善戒法。若不行十善。定不得上生。應具修威儀。至一出家人前誡勖己心至誠懺悔。然後受雲。我某甲盡形壽。於一切有情上下不簡凡聖不起殺心。乃至第十。我某甲盡形壽。於一切有情上下不簡凡聖不起邪見(如是三說)
我某甲盡形壽。於一切有情上下不簡凡聖不起殺心竟。乃至第十我某甲盡形壽。於一切有情上下不簡凡聖不起邪見竟(如是三說)此之十善禁防身三過殺盜淫。口四過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三過謂貪嗔邪見。此之十種。是眾善之根本。止則是。持作便是犯。犯是十惡之本。亦是萬禍之殃
讚歎部第三
如菩薩本行經雲。正使化無數億計人成辟支佛。若有人百歲四事供養。功德甚多。不如有人以歡喜心一四句偈讚歎如來功德無量。又如善戒經雲。以四天下寶供養於佛。又以重心讚歎如來。是二福德等無差別。又大悲經雲。一稱南無佛名者。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盡也。又若能至誠心念佛功德。乃至一華散於空中。於未來世諸天梵王。其福不盡。以其不盡終至涅槃。又涅槃經。迦葉以偈讚佛言
大悲湣眾生 故令我歸依
善拔眾毒箭 故稱大醫王
世醫所療治 雖差還複生
如來所治者 畢竟不複發
世尊甘露藥 以施諸眾生
眾生既服已 不死亦不生
如來今為我 演說大涅槃
眾生聞秘藏 即得不生滅
又大方等陀羅尼經。爾時華聚菩薩即讚佛言
世尊身色如金山 猶如日光照世間
能拔一切諸苦惱 我今稽首大法王
世主法王甚希有 如是妙法複過是
難見難聞亦難遇 若有睹者成正覺
爾時阿須倫以偈讚佛
世尊麵目如日月 能滅一切諸黑闇
今複拔濟於我等 我等歸命天中尊
文殊師利問經文殊說偈歎佛雲
我禮一切佛 調禦無等雙
丈六真法身 亦禮於佛塔
生處得道處 法輪涅槃處
行住坐臥處 一切皆悉禮
諸佛不思議 妙法亦如是
能信及果執 亦不可思議
能以此祇夜 讚歎如來者
於千萬億劫 不墮諸惡趣
佛言。文殊。善哉善哉。如來不可思議。即說偈言
佛生甘蔗姓 滅已更不生
若人歸依佛 不畏地獄苦(如是三說)
又華嚴經偈雲
寧受一切苦 得聞佛音聲
不受一切樂 而不聞佛名
所以無量劫 受此諸苦惱
流轉生死中 不聞佛名故
又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雲。佛告阿難。彌勒不獨以偈讚我。乃往過世十無央數劫。爾時有佛。號焰光響作王如來。所有梵誌長者。名曰賢行。於此佛所已得不起法忍。爾時梵誌賢行者。今彌勒菩薩是。阿難白佛言。彌勒得法忍久遠乃爾。何以不速逮無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覺耶。佛語阿難。菩薩以四事法不取正覺。何等為四。一淨國土。二護國土。三淨一切。四護一切。是為四事。彌勒本求佛時。以是四事故不取佛。佛語阿難。我本求佛時亦有此四。然彌勒發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於其後乃發道意。於此賢劫以大精進超越九劫。得於無上正真之道致最正覺。佛告阿難我以十事致最正覺。何等為十。一所有一切無所愛惜。二妻妾。三兒子。四頭目。五手足。六國土。七珍寶財物。八髓腦。九血肉。十不惜身命。我以十事疾得佛道。又大悲經雲。佛告阿難汝觀如來在路行時。能令大地高處令下下處令高。高下諸處悉得平正。如來過後地輒還複。一切樹林傾側向佛。樹神現身低頭禮拜。如來過後樹輒還複。一切丘陵坑坎屏廁臭穢叢林瓦礫。皆悉掃除平正清淨。馨香芬烈眾華布地。如來足履蹈上而過。無情諸物尚皆傾側。何況有情而不加敬。何以故。我本修行菩薩行時。於一切人所無不傾側謙下禮敬。以是善業得成佛已。有情無情如來行時無不傾側低頭禮拜。我本曾以清淨微妙稱意資產。至心自手施諸眾生。以是業報。如來行時大地平正。掃灑清淨。又無瓦礫。我於無量諸賢聖所在路行時。曾與掃治道路泥治房舍。我以平等心無高下掃治令淨。於一切時常求菩提利益眾生。以是善根。若佛如來在在處處行來路首。自然清淨地平如掌。乃至須彌山王高八萬四千由旬。在大海中亦深爾許。及鐵圍山高十六萬八千由旬。亦是金剛堅固。佛涅槃時無不傾側低頭禮敬。若欲遠避不傾側者。亦無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