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1 / 3)

如象處林中  四邊大火起

處此急難處  雲何有歡喜

大王應當知  榮位須臾間

智者深觀察  不應於此事

而生希有想  汝何故錯解

未脫生死胎  橫生無畏想

欲賊劫諸根  橫生無畏想

無常不堅固  如芭蕉水沫

亦如浮雲散  天王尊勝位

危脆亦如是  人帝應當知

貪利極速駛  如水注深穀

嗜欲極輕疾  動轉如掉索

愚癡染為欲  不覺致墮落

尊者言。大王。我今為王略說譬喻。王至心聽。昔日有人行在曠路。逢大惡象為象所逐。狂懼走突無所依怙。見一丘井即尋樹根入井中藏。上有黑白二鼠互齧樹根。此井四邊有四毒蛇欲螫其人。而此井下有三大毒龍。傍畏四蛇。下畏毒龍。所攀之樹其根動搖。樹上有蜜五滴墮其口中。於時動樹敲壞蜂窠。眾蜂散飛唼螫其人。有野火起複來燒樹。大王當知。彼人苦惱不可稱計。而彼人得味甚少苦患甚多。其所味者如牛跡水。其所苦患猶如大海。昧如芥子苦如。須彌。味如螢火苦如日月。如藕根孔比於太虛。亦如蚊子比金翅鳥。其味苦惱多少如是尊者言。大王。曠野者喻於生死。彼男子者喻於凡夫。象喻於無常。丘井喻於人身。樹根喻於人命。白黑鼠者喻於晝夜。齧樹根者喻念念滅。四毒蛇者喻於四大。蜜者喻於五欲。眾蜂喻惡覺觀。野火燒者喻其老邁。下有三毒龍者喻其死亡墮三惡道。是故當知。欲味甚少苦患甚多。生老病死於一切人皆得自在。世間之人身心勞苦無歸依處。眾苦所逼輕疾如電。是可憂愁不應愛著

王福部第五

如舊雜譬喻經雲。昔有國王出射獵還。過寺繞塔為沙門作禮。群臣共笑之。王覺知問群臣曰。有金在釜沸以手取得不。答曰。不可得。王言。汝以冷水投中可得取不。臣白王曰。可得也。王言。我行王事。射獵所作如湯沸。燒香然燈繞塔禮僧。如持冷水投沸湯中。夫作王有善惡之行。何為但有惡無善乎

又迦葉經雲。佛告迦葉。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號妙華。時有輪王。名曰尼彌。如法治世主四天下。爾時大王見二化生童子。得出家已即以太子令紹王位。王與九百九十九子。八萬四千夫人。五千大臣及諸人民。以淨信心俱共出家。爾時太子登位七日。內自思惟。我終不舍薩婆若心。何用王位。作是念已發心出家。於十五日遊四天下。說此偈言

我父及親屬  皆悉已出家

無量億眾生  為法亦出家

我今樂出家  不樂住五欲

一心求佛道  欲詣導師所

若發心出家  離諸欲火者

應速隨我去  離難甚難得

不發出家心  不遠離欲火

安心在居家  安住於實法

迦葉。時彼童子說此偈時。四天下中無一眾生樂在家者。皆悉發心願求出家。既出家已不須種殖。其地自然生諸糠米。諸樹自然生諸衣服。一切諸天供侍給使。一切眾生皆得道果

王都部第六

如十二遊經雲。波斯匿王者。晉言和悅。迦維羅越國者。晉言妙德。舍衛國者。晉言無物不有。維耶離國者。晉言廣大。一名度生死。羅閱隻城者。晉言王舍城。鳩留國者。晉言智士。波羅柰國者。晉言鹿野。一名諸佛國閻浮提中有十六大國八萬四千城。有八國王四天子。東有晉天子。人民熾盛。南有天竺國天子。土地多饒象。西有大秦國天子。土地饒金玉。北有月支天子。土地多好馬。八萬四千城中有六千四百種人。萬物音響各別。有五十六萬億丘聚。魚有六千四百種。鳥有四千五百種。獸有二千四百種。樹有萬種。草有八千種。雜藥有七百四十種。雜香有四十三種。寶有百二十一種。正寶有七種。海中有二千五百國。有百八十國。人啖五穀。有三百三十國。人啖魚鼉黿鼉。五大國王。一王主五百城。第一王名斯黎國。土地盡事佛不事眾邪。第二王名迦羅。土地出七寶。第三王名不羅。土地出四十種香及白琉璃。第四王名闍耶。土地出蓽茇胡椒。第五王名那頞。土地出白珠及七色琉璃。五大國城人多黑色短小。相去六十五萬裏。從是已去但有海水無有人民。去鐵圍山百四十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