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過篇第四十六 和順篇四十七
懲過篇(此有二部)
述意部第一
夫形骸多患理須嚴誡。根識昏沉宜常警策。故經曰。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但有身則為患本。無身則患滅。故禮無不敬。傲不可長。若縱傲高彌增墮慢。徒施攻擊無奈患憂。口是刀斧之門禍累之始。心懷毒念。口施毒言。身行毒業。興斯三業彌招四趣故書雲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國。又言。行是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意為業本。身口由發。所以先除凶懷袪邪務正。故知可惡川流事由心造。何以知然。若瞥緣心起故口發惡言。言由意顯。靡惡不為。故成實論雲。離心無思則無身口業也
引證部第二
如維摩經雲。故以若幹苦切之言乃可入律。書雲。聞諫如流。斯言可錄。佷戾不信惡馬難調。撫膺多愧常以自箴。庶有聞論致序心曲。今欲緘其言而整其身者。未若先挫其心而次折其意。故經雲。製之一處無事不辦。譬如金山之窟狐兔所不敢停渟淵澄海蛙龜所不肯宿。故知潔其心而淨其意者。則三塗報息四德常滿。防意如城守口如瓶。可謂金河遺寄屬在伊人。玉門化廣信於斯矣。既策斯三業。則能除四患。何等四患。謂生老病死也。故受胎經雲。眾生受胎之時備盡艱難。冥冥漠漠狀若浮塵。十月將滿母胎知苦。業風催促頭向產門。墮地鞭觸如在刀山。風激冷觸如似寒冰。當爾之時生為實苦。又涅槃經雲。譬如燈炷唯賴膏油。膏油既盡勢不久停。人亦如是。唯賴壯膏。壯膏既盡。衰老之炷何得久住。又出曜經。佛說老苦偈雲
少時意盛壯 為老所見過
形衰極枯槁 氣竭憑杖行
又佛說死苦偈雲
氣絕神逝 形骸蕭索 人物一統
無生不終
又涅槃經雲。夫死者。於嶮難處無有資糧。去處縣遠而無伴侶。晝夜常行不知邊際。深邃幽暗無有燈明。入無門戶而有處所。雖無痛處不可療治。往無遮止到不得脫。又無量壽經雲。獨生獨死獨來獨去。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幽幽冥冥別離長久。道路不同會見無期。甚難甚難。複得相值。夫生則親族歡聚盡慈愛之和。死則朝亡暮殯。便有恐畏分離之狀。歌哭相送。往者不知。反室空堂。寂滅無睹。存亡有無。變化俄頃。故出曜經佛重說死苦偈雲
命如果待熟 常恐會零落
已生皆有苦 孰能致不死
猶如死囚 將詣都市 動向死道
人命如是 如何駛流 往而不返
人命如是 逝者不還
又出曜經雲。昔有梵誌兄弟四人。皆得五通。自知命促七日必死。兄弟議曰。我等兄弟神通自在。能以神力翻覆天地。現極大手捫摸日月。移山住流無所不辦。寧當不能避此難也。第一兄曰。吾入大海。上下平等正處中間。無常殺鬼安知我處。第二弟言。吾入須彌山腹中間。還合其表使無際現。無常殺鬼焉知我處。第三弟言。吾處虛空隱形無跡。無常殺鬼安知我處。第四弟言。吾當隱在大市之中。眾人猥鬧各不相識。無常殺鬼趣得一人。何必取吾。四人議訖相將辭王。而白王曰。吾等計算餘命日促。各欲逃走欲求多福。王尋告曰。善進其德。於是別去。各適所至。七日期滿各從其處而皆命終。佛以天眼見四梵誌避於無常各求度世皆已命終而說偈言
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石間
無有地方所 脫之不受死
又增一阿含經雲。爾時世尊在舍衛國東鹿母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是時世尊七月十五日。於露地敷坐。比丘僧前後圍繞。佛告阿難曰。汝今速擊揵椎。今七月十五日是受歲之日。阿難叉手便說此偈
淨眼無餘等 無事而不練
智慧無染著 何等名受歲
世尊以偈報曰
受歲三業淨 身口意所作
兩兩比丘對 自陳所作短
還自稱名字 今日眾受歲
我亦淨意受 唯願原其過
是時阿難聞已歡喜。即升講堂手執揵椎。而說此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