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子。師子王者。即我身是。雄獼猴者。即迦葉是。雌獼猴者。善護比丘尼是二獼猴子者。即今阿難羅睺羅是。時鷲王者。即舍利弗是。是故為護依止者不惜身命
觀苦部第五
如正法念經雲。孔雀菩薩為諸天說。若有悲心是人則去涅槃不遠名大莊嚴。於五道眾生若起悲心能破煩惱。雲何地獄眾生而起悲心。此諸眾生於自業所誑。由此怨家之所造作。得不可喻種種苦。大地獄等一百三十六處。眾生墮中地裂擘坼。斷截燒煮無救無歸。東西馳走求哀自免不可得脫。而起悲心則得增長無量梵福
若人利益眾生。觀諸餓鬼種種饑渴。自燒其身如燒叢林。四麵馳走互相踢突。焰火焚燒遍體熾然。以求救護無能救者。此諸眾生何時當離種種苦惱。是名觀鬼而起悲心則生梵天
若人觀於畜生。而起悲心。應念其中無量苦惱互相殺害。空行水陸死法無量。互相殘害。互相食啖。此諸眾生何時當脫。是名觀畜生苦而起悲心。若有能生如是之念則生梵天。若人觀於六欲諸天而起悲心。於六欲天受天之樂不可譬喻。種種山穀山峰園林。而受快樂。既受樂已業盡還退生在苦處受大苦惱。墮於地獄餓鬼畜生。東西馳走。繞亂無知受大苦惱。是名觀天而起悲心則生梵天。若人觀於人中而起悲心。以種種業生於人中受苦樂果。種種心性種種信解。或有貧窮依恃他人以自存活。如是觀於五道眾生生五種苦已而興悲心。如是之人得勝安隱則得涅槃
又雜阿含經雲。爾時世尊以爪上土告諸丘丘。於意雲何。我爪上土多為大地土多。比丘白佛。世尊爪上土甚少少耳。其大地土無量無數不可為比。佛告諸比丘。如是眾生能數數下至一彈指頃。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有如甲上土耳。其諸眾生不能數數下至如一彈指頃。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者。如大地土。是故諸比丘。常當數數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又修行道地經偈雲
當發行慈心 念怨如善友
展轉在生死 悉曾為親族
譬如樹生華 轉成果無異
父母妻子友 宗親亦如是
其行慈心者 等意無憎愛
不問於遠近 乃應為大慈
等心行大哀 及至三界人
行慈如是者 其德逾梵天
刀刃不能害 縣官及火怨
邪思諸羅刹 蛇蚖電霹靂
師子並象虎 及餘諸害利
一切不敢近 無能中傷者
又善見律雲。若住處有虎狼師子。下極蟻子不得住。若蟻有窟。蟻子遊行。覓食驅逐。別處得住
又雜阿含經雲。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天阿修羅對陣鬥戰。阿修羅勝諸天不如。時天帝釋軍壞退散極生恐怖。乘車北馳還歸天宮。須彌山下道徑叢林。林下有金翅鳥巢。多有金翅鳥子。爾時帝釋恐車馬過踐殺鳥子。告禦者言。可回車還勿殺鳥子。禦者白王。阿修羅軍後來逐人。若回還者為彼所困。帝釋告言。寧當回還為阿修羅殺。不以軍眾蹈殺眾生。於道禦者轉車南向。阿修羅軍遙見帝釋轉乘而還。謂為戰策即還退走。眾大恐怖。壞陣流散。歸阿修羅宮。佛告諸比丘。彼天帝釋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以慈力故威力摧伏阿修羅軍。亦當讚歎慈心功德。又大悲經雲。佛告阿難。若複有人心住慈善。當得十一種功德利益。何者為十一種。一睡眠得安隱。寤則心歡喜。二不見惡夢。三人非人愛。四諸天擁護。五毒不能害。六刀箭不傷。七火所不燒。八水所不溺。九常得好衣肴膳飲食床座臥具病瘦湯藥。十得上人法。十一身壞命終得生梵天
又增一阿含經雲。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凡常之力。雲何為六。小兒以啼為力。女人以嗔為力。比丘以忍為力。國王以傲慢為力。羅漢以精進為力。諸佛以大悲為力。是故比丘。當念大慈悲力
頌曰
能仁矜幻苦 聖意湣重昏
哀愚開攝受 訓誘方便門
法身遍法界 據化指祇園
俱銷五道縛 共解四魔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