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1 / 3)

又校量功德經雲。四大洲中滿二乘果。有人盡形供養乃至起塔。不如男子女人作如是言。我某甲歸依佛法僧所得功德。不可思議。以諸福中唯三寶勝故。若起謗毀獲罪無邊。以善惡例同故。耆域調達俱出佛血。由心善惡。致同劫壽。苦樂有異

又雜阿含經雲。與須達令受三歸終生天上。有懷妊者為其胎子。受三自歸。生已後有知見。複教三歸。設有奴婢客人懷妊生子。亦如是教。若買奴婢能受三歸。及以五戒。然後買之。不能不買。乃至乞貸舉息要受三歸。然後與之。若有施三寶物者。從世尊聞。稱名咒願乃得生天。佛言。善哉如來。有無上知見。審知方便皆得生天。故知三歸功力最大。不得不受。又法句喻經雲。昔者天帝釋五德離身。自知命盡當下生世間在陶作家受驢胎。自知福盡甚大愁憂。自念三界之中濟人苦厄。唯有佛耳。於是馳往佛所。稽首作禮。伏地誌心三自歸命佛法聖眾。未起之間其神忽出。便至陶家驢母腹中作子。時驢自解走瓦壞間破壞壞器。其主打之。尋時傷胎。其神即還入故身中。五德還備複為天帝。佛三昧覺。讚言。善哉天帝。能於殞命之際歸命三尊。罪對已畢不更勤苦。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所行非常  謂興衰法  夫生輒死

此滅為樂  譬如陶家  埏埴作器

一切要壞  人命亦然

帝釋聞偈。知無常之要。達罪福之變。解興衰之本。尊寂滅之行。歡喜奉受得須陀洹道。又僧護經雲。爾時世尊告僧護比丘。汝於海中所見龍王。由聞法故。雖受龍身。命終之後生兜率天。天中命盡得受人身。彌勒出世作大長者。財富巨億。為大檀越。供養彌勒世尊及比丘僧。四事具足。是諸龍王猶尚能得如是功德。況我弟子如法出家。坐禪誦經三業具足。必證涅槃。爾時世尊。無問自說雲

歸依佛者  得大吉利  晝夜心中

不離念佛  歸依法者  得大吉利

晝夜心中  不離念法  歸依僧者

得大吉利  晝夜心中  不離念僧

又舊雜譬喻經雲。昔釋迦佛往到第二忉利天上為母說經。時有一天壽命垂盡。有其七事為之應現。一者項中光滅。二者頭上傳飾華萎。三者麵色變。四者衣上有塵。五者腋下汗出。六者身形瘦。七者離本座。即自思惟。壽終之後。當棄天樂下生拘夷那竭國受疥癩母豬複中作子。甚預愁憂不知何計得免此罪。有天語言。今佛在此為母說經。佛為三世一切之救。唯佛能脫卿之重罪。何不往歸。即到佛所稽首作禮。未及發問。佛告天子。一切萬物皆歸無常。汝素所知何為憂愁。天白佛言。雖知天福不可得久。恨離此座當為母豬。以是為毒。人趣受身不敢為恐也。佛言。欲脫豬身當三自歸言。南無佛。南無法。南無比丘僧。歸命佛。歸命法。歸命比丘僧。如是日三。天從佛教晨夜自歸。於後七日天命壽盡。來至維耶離國作長者子。在母胞胎。日三自歸。始生墮地。亦跪自歸。其母娩身又無惡露。母傍侍婢怖而棄走。母亦深怪兒墮地語。謂之熒惑。意欲殺之。退自念言。我少子息。若殺此兒父必罪我。即具白長者所由。父言。止止。此兒非凡人。生百歲尚不曉歸。況兒墮地能自稱佛。好養視之無令輕慢。兒遂長大。七歲與其輩類於道邊戲。時佛弟子舍利弗目連。適過兒傍。兒言。我和南。舍利弗等驚怪小兒。能禮比丘。兒言。道人不識我耶。佛於天上為母說經。我時為天當下作豬。從佛受教自歸得人。汝豈不知耶。比丘即禪亦尋知之。即為咒願。因請佛及僧供養畢訖。佛為說法。父母及兒內外眷屬。應時皆得阿惟越致。自歸之福也

神衛部第三

依七佛經雲。三歸有九神衛護行者。其九是何

歸佛有三神 一名陀摩斯那 二名陀摩婆羅那 三名陀摩流支 歸法有三神 一名法寶 二名嗬責 三名辯意 歸僧有三神 一名僧寶 二名護眾 三名安隱

又依灌頂經雲。佛在舍衛國與大眾說法。於是異道有一鹿頭梵誌。來到佛所稽首作禮。胡跪合掌白佛言。久聞瞿曇。名聲遠振。令欲舍置異學受三自歸並五戒法。佛言。善哉善哉。梵誌。汝能舍置餘道歸命我者。當自悔過。生死之罪。其劫無量。不可稱計。梵誌言諾。受教即淨身口意。複作是言。唯願世尊。施我法戒。終身奉行。不敢毀缺。佛告梵誌。汝能一心更三自歸已。我當為汝及十方人。敕天帝釋所遣諸鬼神。以護男子女輩受三歸者。梵誌因問佛言。何等是耶。願欲聞之。開化十方諸受歸者。佛言。如是灌頂善神。今當為汝略說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