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耶穌(7)(1 / 3)

注釋:

①“伯賽大”是加利利海北岸的一個城鎮。

②“野地”為離開市中心的空地或荒地。

③二十兩銀子約為當時一個工人大半年的工資。即便有這麼多錢,也不夠買餅來給這麼多人吃飽。

④“該撒利亞腓立比”位於加利利海北岸約40公裏,在黑門山麓,為猶太人的統治者希律腓力記念羅馬皇帝該撒提庇留而建,故以該撒和自己的名字命名此城。

⑤“巴約拿”是“約拿的兒子”之意,約拿是舊約時代的一位先知。

⑥“教會”在希臘文中當動詞用,意為“召出來”,變為名詞後便成了“被召集在一起的人”。

⑦“鑰匙”是權柄的表征。

⑧這隱藏的意思是:耶穌在加利利的工作已近尾聲,等在他前麵的是耶路撒冷和十字架。

解讀與啟迪:

舊約時代,猶太人有弟娶兄孀的習俗,如果一個人死了,他生前又沒有兒子。那麼,他的兄弟就有責任將他的遺孀娶來為妻,並且生下的兒子要立在死者名下。摩西律法的這條規定,主要是照顧家族的利益,免得死者的遺孀外嫁,帶走財產,這樣,就把祖上的產業分薄了。猶太人雖有弟娶兄孀的習俗,但隻限於兄長死後替兄續嗣才可以。希律安提帕的罪行不隻在娶親侄女為妻,而且在他兄弟腓力還活著的時候,奪走腓力的妻子希羅底。所以約翰責備希律,說:“你娶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理的。”

約翰殉道以後,耶穌帶著門徒到了伯賽大,行了五餅二魚的神跡。

野地裏的眾人一幫一幫地坐下。“一幫一幫”的原文有“一堆堆花”的意思,形容眾人當中不光有男人,還有婦孺。眾人穿著顏色鮮豔的衣服,一簇簇地坐在綠草如茵的地上,情景至為感人。吃餅的男人有五千,若將婦孺計算在內,數目恐怕要大得多。大麥餅為貧苦人家的食品,“魚”的原文指魚幹或醃魚,用作吃麥餅的調味食品。食物乃神所賜,不可糟蹋浪費,收拾零碎的是猶太人隨身攜帶的樹枝編的小籃。

《詩篇》說:“我心切慕你,如同鹿切慕溪水。”野地裏的百姓饑渴慕義,聽耶穌講道的人在靈性和肉體上都得到飽足。這種屬天的福分何等豐盛,連收拾的零碎都裝滿了十二個籃子。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必永遠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

“生命的糧”乃永生的食物,隻要信便可以得著。

人活著,單靠食物是不夠的,精神食糧也不可或缺。和有形的食物相比,精神食糧看不見,摸不著,但能感受到。精神是一種境界,需要用心靈去追求,人要像野地裏的群眾那樣饑渴慕義,用尋求真理的心“吃飽”。

真門徒的品質——愛你的鄰舍

耶穌到耶路撒冷之前,從一個撒瑪利亞人的村莊路過,因為撒瑪利亞人不願接待他們,門徒想要禱告,讓火從天下降下,燒滅那村莊,但耶穌不允許,說:“人子來不是要滅人性命,而是要救人性命。”

有一個律法師來試探耶穌,問他應該怎樣做才能承受永生,耶穌告訴他要遵照律法的基本精神:“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然後,耶穌又用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途中落入強盜手中的故事,向他講明自己的鄰舍是誰。

耶穌的門徒中起了爭論,爭論誰將為大。

耶穌看出他們心中的腹非,就領了一個小孩子來,叫他站在自己旁邊,對他們說:“凡為我名接待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的;凡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你們中間最小的,他便為大。”約翰說:“夫子!我看見一個人奉你的名趕鬼,我禁止他,因他不與我們一同來跟從你。”耶穌說:“不要禁止他,因為不敵擋你們的,就是幫助你們的。”

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於是他定意到耶路撒冷去。

他打發使者走在他前頭,他們到了撒瑪利亞的一個村莊,要為他預備去耶路撒冷的所需。可是那村裏的人不接待他們,因為他們要去的地方是耶路撒冷①。耶穌的門徒雅各和約翰對耶穌說:“主啊!要不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像從前以利亞所做的那樣?”耶穌轉身責備兩個門徒,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懂,人子來不是要滅人性命,是要救人性命。”

他們一邊說著,改道往別的村莊去。正在趕路的時候,跟隨他的眾人當中,有一個人對耶穌說:“你無論走到哪裏,我都要跟從你。”耶穌說:“狐狸有洞,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耶穌對跟從的一個人說:“你來跟從我。”那人說:“主!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隻管去傳揚神的道。”其中又有一個人說:“主!我要跟從你,但容我先回去辭別家人。”耶穌說:“手扶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