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與啟迪:
耶穌在“逾越節”的宴席上設立了聖餐。聖餐和“逾越節”的宴席不同,聖餐為基督所設立,是“逾越節”所預表的救主贖罪一事的應驗。使徒時代迄今,洗禮和聖餐成為教會的兩大聖禮。在教會史上,洗禮很早便以三種形式出現:浸禮、灑水禮和潑水禮。
“保惠師”在希臘原文中意為“幫助者”或“安慰者”,在《約翰壹書》中譯為“中保”。這個字可以用在耶穌與聖靈身上,耶穌與聖靈是信徒的“幫助者”,信徒若犯罪,耶穌在神麵前作他的保人,為他代求。
耶穌離世之前,對他的門徒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現在,彼此相愛已成為人類共同的生活原則,就像保羅說的那樣:
“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
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
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不合宜的事,以致自己羞愧;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隻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耶穌被捕——猶大賣主
猶大以三十塊錢賣了主,耶穌在橄欖山的客西馬尼園被捕。羅馬官府的兵打著火把燈籠,帶著長槍長棍來了,使徒彼得拔出刀來,上前削掉了大祭司仆人的耳朵,耶穌說:“收刀入鞘吧!動刀的必死在刀下。”然後上前摸那人的耳朵,他的耳朵就複原了。
第二天,耶穌在公會裏受審,站在大祭司該亞法的麵前,說:“從今以後,人子要坐在全能神的右邊。”繼而,耶穌又被解到羅馬總督彼拉多麵前,彼拉多意圖釋放,但猶太人卻喊著:“釘他十字架!釘他十字架!”
耶穌和往常一樣,到橄欖山去。門徒們也跟隨他過了汲淪溪①,在那裏有一個園子②,他和門徒就進去了。
耶穌對門徒說:“你們要禱告,免得入了迷惑。”然後,他離開門徒約有一塊石頭遠的地方,跪下來禱告。說:“父啊!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隻要成就你的意思。”這時,一位天使在天上顯現,加添他的力量。耶穌此時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恒切,汗如大血點,滴在地上。
禱告完了,耶穌起來到了門徒那裏,見他們因為憂愁都睡著了,他悲痛地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睡覺呢?起來禱告,不要入了迷惑。”
賣耶穌的猶大知道那地方,因為耶穌和門徒常上那兒去。猶大領了一隊兵,帶著祭司長和法利賽人的差役,拿著燈籠、火把、兵器,湧了進來。那十二個門徒之一的猶大,走在前頭,就近要來和耶穌親嘴。
耶穌說:“猶大!你用親嘴暗號賣人子嗎?”
左右的人見勢頭不好,說:“主啊!我們可不可以用刀砍?”其中一個人拔刀出鞘,削掉了大祭司仆人的右耳③。耶穌說:“收刀入鞘吧!動刀的必死於刀下。”然後上前摸那人的耳朵,他的耳朵就複原了。
那些來拿他的人有祭司長、守殿官和長老,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帶著刀棍,出來拿我,如同拿強盜嗎?我天天同你們在殿裏,你們不下手拿我,現在是你們的時候了,黑暗掌權了。”
他們拿住耶穌,把他帶到大祭司的宅裏。彼得遠遠地跟著,還有一個門徒跟著。那門徒大祭司認得④,他就跟在耶穌後麵進了院子。彼得卻站在門外,大祭司認得的那個門徒出來,和看門的使女說了一聲,就領著彼得進了院子。
那些人在院子生了火,圍著火坐著,彼得也坐在他們中間。大祭司的一個使女看見彼得坐在火光裏,就定睛仔細看他,然後說:“你素來也是拿撒勒人耶穌一夥的。”彼得不承認,說:“我不認得他。”過了一會兒,彼得出來站在外廊,又有一個使女看見彼得,便對站在那裏的一大群人說:“這人也是拿撒勒人耶穌一夥的。”彼得不承認,並且起誓說:“我不認得那個人。”約摸過了一小時,又有一個旁邊站著的人上前來說:“你真是他們一黨的,因為你的口音⑤把你暴露出來了,你是加利利人。”彼得就咒詛發誓地說:“我不認得那個人,我不曉得你說的是什麼。”
正說話間,雞叫了。
耶穌轉過身來,看彼得。彼得想起主對他所說的話:“今日雞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認我。”他便走出去,在外麵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