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許燕難過的樣子,我想到了自己的處境,對她說:“那你也總比我強啊,我是真的不知道何去何從了。你再怎麼說也是北京人,還有個男朋友,家庭條件比我好一千倍。我們這些從小城鎮出來的人,沒有任何背景,真不知道走出校門後能到哪裏去?”
三個月後,許燕出國了,和她男友兩個人一起出去的。
而我,開始每天在烈日底下到處奔波找工作,投出去的簡曆可以塞得下我們學校的整間宿舍,得到的回應卻寥寥無幾。有時候好不容易等到一個麵試通知,可人家一聽說是應屆畢業生,要麼不給一分錢工資讓我實習,要麼搖頭讓我走人。
在北京找工作的希望全部落空,絕望之際,我想到了深圳。那裏有很多企業,薪水和機會比北京還要多,非常適合我們這樣沒有背景的年輕人創業。於是,我毅然決定告別北京,就像當初考上人大後告別那座家鄉的小城一樣,拉著巨大的行李箱,孑身一人來到中國南方最前沿的城市——特區深圳。
在人才市場附近找了間便宜的房子住下來後,來不及感受南國的椰風習習和處處鳥語花香,每天像行屍走肉般在大街上來回穿梭找工作。懷裏揣著僅剩不多的錢,常常餓得頭暈眼花,這就是我初到深圳那段時期的狀況。
記得那天下午,我用最後的20塊錢買了包方便麵,將剩下的10多塊錢塞進我那並不寬鬆的牛仔褲口袋時,收到了一份錄取通知書。當時的心情簡直無法用語言表達,我馬上用那10多塊錢給家裏打了個長途電話,一再跟我媽表態,在不久的將來,我要在這座城市裏買房子,把她接過來住。
兩天後,我來到這家傳說文員比我們學校教授薪水還高的企業,開始了我的職業生涯。
我是這家公司市場部的文案,試用期3個月,月薪是4500元。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幫公司寫文案策劃,有時候公司為了搞大型的促銷活動,常常讓我想破腦袋寫廣告宣傳語。深圳的生活節奏要比北京快很多,在北方,所有的企業都有雙休,但在深圳卻難得有企業有雙休。我們公司每周休息一天半,周六上午要在公司做每周工作總結和下周工作計劃。
從進入公司的第一天起,我就“被改名”了。我們市場部一共12個人,我排名12
,我的工牌上印著NO.12,組長給我起了個英文名,叫Linda。平常基本沒有人叫我的名字,大家都叫我12號,熟悉一點的,都叫我Linda。整個公司裏麵,知道我名字叫卓一君的人寥寥無幾,除了HR和財務部發放薪水的人,我想不會有第三個部門的人知道我的名字。
同事們平常很少溝通,大家各自忙各自的,除了中午吃飯時間,基本上沒有任何交流。看得出來這裏的每個人都很珍惜這份薪水還不錯的工作,而我在經曆了長達幾個月的求職失敗後,比任何人都珍惜眼前的工作,做任何事情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出一點漏洞。
那段時間我做夢都想策劃一個大的廣告方案讓公司的人刮目相看,在公司盡快站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