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年臘月二十八日,原登州將軍孔有德、李應元、陳光富、耿仲明叛變。”李無庸盯著徐光啟道:“在登萊巡撫孫元化的帶領下,誠意伯劉謙、登萊遊擊將軍張燾、總兵官張可大的帶領下反擊叛軍。共消滅叛軍三千三百三十六人,俘虜一千零二十八人,逃跑五百多人。但此役登州士兵戰死一千二百人,其中包括登萊遊擊將軍張燾、總兵官張可大以及,以及登萊巡撫孫元化。”
徐光啟的神情隨著李無庸的言語變化而變化,等到最後聞聽孫元化戰死的消息後,臉色變的蒼白,身軀無力的癱倒在太師椅上,孫元化是誰?徐光啟貴為大明的首輔,門生故吏遍及天下,但論及最得意的學生那就是孫元化了,對火器的理解,孫元化卻是青出於藍而甚於藍,所以他對孫元化的期望甚高,眼下猛的聽到這樣的噩耗,如何讓這位老人承受的了。
但到底是經過大風浪的人,很快的冷靜下來,緩緩的說道:“無庸,你今日先下去歇息,明日我上朝與陛下說個明白。你與你的嶽父大人等著接受陛下的封賞吧!”說著就顫悠悠的走進了內宅。李無庸望著曲蔞的背影,心裏不由的有陣服罪的感覺,但又想了想後果,還是忍了下來。
崇禎皇帝在明朝諸位皇帝中,不得不說是個異數,他勵誌自強,誅滅魏忠賢,鏟除朝中奸佞,但很可惜的是生不逢時,剛一上台就碰到了百年難遇的幹旱,陝西、山西、河南幹旱一片,對於已是落日如輝的大明王朝來說,如同是在傷口上灑了一把鹽,果然很快就傳來了陝西的災民起義,隨後百萬災民造反,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紛紛拉起了山頭,而關外的皇太極咄咄逼人,一步又一步的逼近,讓這位年輕的皇帝整日整夜的煩惱,而更可惜的是,在他的屬下,他的臣子們真正能讓他安心的人並沒有多少,周延儒、熊開元、錢謙益等人,說說倒是能行,但並不能說是能臣,徐光啟可以說是個能臣,隻可惜他老了,而真正的能臣,能為他解決事情的人,楊鶴病逝,孫承宗遠在遼東,並且被清軍圍困,危在旦夕,一代名將袁崇煥卻又被自己的猜疑所殺,弄的朝野人人自危,哪裏還有人敢於為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洪承疇一向以韜光養晦而著稱。
放權與集權,是個矛盾的話題,如何很好的處理這個問題,曆代君主都有著自己的方式,明君所采用的是合適的放權而又在適當的時候集權。但可惜的是崇禎皇帝雖然是位勤奮的君主,卻不能說是位明君,過度的集中手中的權利,過度的猜疑導致這位皇帝花費大量的精力卻不能達到想象中的效果。
剛剛開封的崇禎皇帝,三更剛過就起來上朝,近日朝廷內外對山東的情況眾說紛紜,也同樣讓崇禎皇帝關心不已。
“陛下,近日山東來報,孔有德、耿仲明等將叛亂,誠意伯劉謙、登萊巡撫孫元化率守軍堅決抵抗,擊潰叛軍,孔有德、耿仲明、陳光富、李應元被擊斃,登萊巡撫孫元化、登萊遊擊將軍張燾、登州總兵張大可戰死。”徐光啟顫巍巍的站了出來,幾根蒼白的頭發露出了官帽。突如其來的打擊讓這位老人更加的蒼老了。
而龍椅上的崇禎皇帝臉色漲的通紅,沒想到剛剛上朝就接到這樣的報道,一時間他也分辨不出到底是喜報還是什麼。山東的士兵造反讓這位年輕的皇帝氣憤不已,而偏偏守軍又剿滅了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