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同樣李無庸也深深明白一個道理,依靠李無庸自己的實力,是根本不可能救助數千萬的災民,更何況,就算讓他們遷移到了台灣,但一路經山西、河南、山東,也不知道會死多少人,這一切都需要兩者共同來實現,解決眼下的難題。
不過李無庸是這麼想的,崇禎卻不是這麼想的,或者說他是有這個想法,卻也有心無力,尷尬的看著眼前的長卷,瘦削的臉上,青一陣,紅一陣的。顯然是十分的為難,若是答應救助災民,那麼多的災民已經不是整個大明能夠承擔的了的,但是要不救濟災民,朝廷的威望何在,那些清流們不要把自己給罵死,日後史書上還不知道會怎麼書寫自己。想到這裏,朱由檢不由的對眼前這個看似一片忠心的家夥恨的要死。
“父皇。”一陣清香,旁邊的阿九見自己的父皇受窘,腦經一轉,輕聲的喊了一聲,並朝跪在地上的李無庸指了指。
“李愛卿,你是怎麼看這件事啊?”崇禎到底是經曆過大場麵的,很快的從尷尬中驚醒過來,把球又踢了回去,並揮了揮手,王承恩乘機把那幅巨畫給收了起來。
那李無庸哪裏不知道崇禎的算盤,但一舉兩得的事情,他李無庸怎麼著也會把握住,當下朗聲道:“啟奏陛下,河南、山東、陝西、山西等地的災民是必須要救的,因為它不但關係朝廷的威望以及陛下的聲望,更重要的是也是對李自成等叛逆的剿滅。”
“哦,你說說看。”崇禎見此事關係到剿滅李自成的大計,興趣又來了。
“陛下,李自成的叛逆大軍所依賴的莫不是這些流民,他以糧食等奸計來裹脅災民,而這些流民也因為聞聽能在對方那裏弄到吃的,所以才投奔闖逆,因而闖逆才會出現勢大的情況,若朝廷宣布賑災,則災民必然能安心農桑,不在四處流蕩,為闖賊所用,失去了強大的兵力來源,李自成不過是無根的浮萍而已,隨陛下處置。”李無庸分析道。
“李愛卿不愧是誠意伯之後,此言甚是有理。”崇禎不由的露出了喜色,不過很快的消散了下去,歎了口氣道:“計策雖好,但朝廷有心無力耳,東北的後金已經拖的朝廷損失糧草金錢無數,朝廷哪裏還有餘力來賑濟災民。”
李無庸聞言心裏暗罵:“誰不知道,你們朱家就是吃了不望外吐的家夥,你的內庫裏有著數千萬兩的白銀,無數的珍寶,那可是你老朱家的數代積蓄啊!”不過他倒還沒有那麼笨給說出來,說出來了,結果如何不說,這樣做也不符合他自己的利益。
“啟奏陛下,臣有一策可解燃眉之急。”李無庸見時機成熟,連忙拋出了誘餌。
果然崇禎高興的說道:“愛卿快說。”
“陛下,臣懇請陛下移民台灣等海島。”李無庸大聲道:“台灣等海島人口稀少,耕地較多,大多可以一年三熟,更何況,就是他們沒的吃的,也可以靠海吃海,靠山吃山;而其二,就是再沒有吃的,他們也隻能在台灣這個孤島上活動,隻要派水師封鎖台灣海峽,想來也鬧不出什麼大亂子來,而更重要的是失去了災民的支持,李自成的大軍從何而來,朝廷隻要花上少許的代價,就可以削減闖逆的勢力,何樂而不為。”
崇禎聞言眼睛一亮,好半響大笑道:“愛卿果然是國之能臣,此計甚好!就按照愛卿的意思去辦!薛愛卿,你看讓誰去負責的好。”
薛國觀心裏一驚,沒想到崇禎如此的猜忌賢能,連這麼個功勞也不讓李無庸來占有,當下在心裏搖了搖頭,出班道:“南京兵部主事史可法可用。”
“好,既然如此,就讓他擔任台灣按察使吧!”崇禎有些興奮的說道:“李愛卿獻策有功,加上上次的功勞,朕一並封賞,封為威遠伯,加兵部侍郎銜,任薊遼副督師,洪承疇老是說自己是個文臣,不能衝鋒陷陣,你去幫他一把吧!”
可憐的李無庸還沒有從自己得到史可法這個人才中驚醒過來,馬上被後麵一句話給擊垮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李無庸在台灣精心策劃,還是被崇禎給繳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