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並沒有死亡,而是在冥想。
蒙擊完全知道自己即將走到生命的終點,不久就會死去,確切地說,他正在感受著死亡。周遭的一切,那些曾經讓自己感覺到真實存在的東西,燈光、氣味,還有手掌觸摸著被褥的摩擦感依然還在,但越來越疏遠,就好像是那個曾經活著的世界不斷縮小、縮成了電影銀幕上的畫麵。熒幕也在不停地變小、離自己越來越遠。畫麵之外,隻有無盡的虛無。
病床上,蒙擊的高燒症狀突然加劇。他聽到死神的腳步,這不是比喻,他看到了、他確認死神是存在的。
他既不著急,也毫無驚恐的感覺,確切地說,他感到的是某種十分怪異的輕鬆,難以描述。不知道是身體變輕了,還是整個生命的重擔都放下了。
原來死亡是這種感覺。
誰都害怕死亡。人們害怕失去、害怕結束,害怕未知的黑暗。蒙擊在甲午年大戰剛爆發時,就曾想過自己有可能死在戰場上。哪個戰士沒考慮過戰死呢,他曾認為第二次衝繩海戰是自己離死亡最近的一次。不過這個想法並不是在戰鬥中出現的——無論是對航母遼寧號特混艦隊實施支援、還是對驅逐艦金剛進行飽和突擊,他都沒把死放在心上。死神真正找上門,是在戰鬥早已結束、金剛號近乎翻覆的時候。那一刻,他幾乎連配重燃油都已消耗殆盡了,茫茫大海對於缺乏自救裝具的陸基飛行員來說,與硫酸池並沒有任何不同。燃油告警信號閃爍著,給自己生命倒計時。座艙外波光粼粼,每一片波濤都將見證自己的死亡,自己也將溶解在這無垠大海之中。
那一次他沒有死,而內心也在瀕死體驗中真正思考了生命與存在的意義。當一個人為了追尋生命的意義而活著,他便不會在乎死亡。蒙擊曾經這樣想。而他自己的生命又是為了什麼呢?這個年輕人感到了迷茫,看不清前路到底在何方。他想要擺脫這惱人的、令人不安的瀕死體驗,就非得挖空心思找到自己生存的意義。
第二次衝繩海戰後,蒙擊變了,他開始思考自己活著的意義。
他本來就沒有對贏得戰鬥、攬取戰功、升遷當官之類的存有欲望。戰鬥也沒有給他帶來生存的滿足。這個年輕人不停地思考著自己的生命與生存目標,活著到底是什麼。他在戰鬥間隙中尋找書籍、自我思考,他要擺脫這種迷茫的無目標感。
蒙擊終究是單純的、純粹的,他對生命意義思考得越深,就越是厭惡周遭的世俗社會。想得越多,越感到對未來無可奈何。
為什麼要戰鬥,為什麼要犧牲。
戰士似乎注定要犧牲,自己又是為誰犧牲。
他反複思考著這些問題,戰爭似乎讓求索的過程變得更加痛苦。甲午年大戰雖然沒有演變成人類自我毀滅式的核決戰,但卻讓犧牲者的死變得極為痛苦淒慘。伴著戰局進展、高句麗半島和日邦列島的戰鬥日趨白熱,整個第一島鏈戰線也成了活人絞肉機。無數活生生的人被撕成了一塊一塊的、支離破碎地飄在海麵上。漂白的人體殘肢在東太平洋隨處可見。戰鬥勝利的興奮與喜悅也慢慢變成了對幸存的麻木感。
從戰鬥中活下來的戰士,最可憐的地方就是他必須目睹無數戰友死前的表情、死亡的過程。
蒙擊見過無數人死去。有的是基地遭空襲後被炸掉半截軀體、隻能在痛苦和驚恐中等待死亡;有的是座機進入了導彈不可逃逸區內、進行著無謂的掙紮與哀嚎;有的是跳傘之後被降落傘纏住身體,下墜時四肢狂風扯斷、最後隻能睜著眼睛摔成肉泥。
瀕死體驗是可怕的。
蒙擊感受過、也見證過。
那個時候,他作為一個年輕的戰士,在戰鬥中逐漸認定了自己存在的意義,那就是不再讓其他人感受到死亡的恐懼。他要奮戰、要反擊、要打贏這場戰爭。他就是那麼想的,簡單而純粹。至於自己也會在戰鬥中犧牲,他已經淡然了:死就死吧,反正也沒人在乎。
一個見過死神的人,通常都會認為自己不再害怕死亡。
也許死神覺得這種人很有意思,也許它想要耍弄一下這種人。
蒙擊覺得自己像是掉進了某種死亡漩渦,既死不了,要逃不脫,隻是在漩渦裏轉著圈兒,充分感受瀕死體驗。
死神就像是自己的人生舞台下、第一排正中央的觀眾。它欣賞著自己的人生表演,既不上前,也不舉鐮,隻是在座位上看著自己,那張慘白的骷髏臉總是在默默微笑。死神也許覺得自己很可笑吧,竟然坐在舞台前津津有味地觀看了那麼多年。後來,死神竟然踏上了自己的生命舞台,打算同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