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全球首富——比爾·蓋茨(BillGates)1(2 / 3)

不僅僅是電腦行業,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冒險精神,敢於冒險才有機會獲得更多的財富。

3.意識超前,永遠走在時代的前列

加速、加速、再加速,是這個信息時代的顯著特征。財富就是在贏得時間上獲取的。在節奏快得讓人吐血的現代社會中,時間就是金錢。在比爾·蓋茨看來,時間的重要性是無法形容的。

要想不落後於時代,最好的辦法就是做一個時代的領跑者,那麼你就會永遠走在時代的前列。

1973年6月,在美國哈佛大學。18歲的科萊特認識了與他同齡的一個美國小夥子,這個小夥子長著一副娃娃臉,滿頭金發。大學二年級那年,這位小夥子邀請科萊特一起退學去開發32Bit財務應用軟件,因為教科書中已解決了當時進位製路徑轉換的難題。

這是科萊特想都沒想過的問題,因為他來這裏是求學的,不是來鬧著玩的。再說對Bit係統,他們的導師默爾斯博士才教了點皮毛,要開發Bit財務應用軟件,不學完大學全部知識是不可能的。他委婉地拒絕了那位小夥子的邀請。

10年後,科萊特成為美國哈佛大學計算機Bit方麵的博士;那位退學的金發小夥子則在這一年進入了美國《福布斯》雜誌億萬富豪排行榜。1992年,科萊特繼續努力攻讀,拿到博士後學位;而那位美國金發小夥子的個人財產在這一年則僅次於華爾街股市大亨沃倫·巴菲特,達到65億美元,成為全美第二富豪。1995年當科萊特認為自己已經具備了足夠的條件,可以研究和開發32Bit財務軟件了;而那位金發小夥子則已經繞過Bit係統,開發出Eip財務軟件,其性能比Bit軟件快1500倍,並且在半個月內占領了全球市場,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個代表著成功和財富的名字“比爾·蓋茨”也隨之響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永遠走在時代的前列是比爾·蓋茨聚財的秘訣,也是微軟獨占鼇頭的秘訣。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認為,隻有完全具備了精深的專業知識才能從事創業,但是,在世界創業曆史上先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再從事發明創造的人很少。不少世界富翁,都是在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直接對準了目標,然後在賺錢的過程中,根據需要補充知識。創業有的時候靠的是一個契機,假如等到比爾·蓋茨學完所有的知識再去創辦微軟,他還會成為世界首富嗎?

在世界上,創造財富似乎存在著這麼一個不可顛破的真理:對一件事,如果等到所有的條件都成熟才去做,那麼他也許要永遠等下去,財富也就可能會從他身邊溜走,因此必須時刻保持領先的地位。

害怕失敗是促使比爾·蓋茨永遠走在時代前列的心理原因。雖然他是世界首富,怕失敗的心理仍然驅使他繼續追求更高的成就。在1990年的一次訪問中,比爾·蓋茨告訴記者說:“我害怕失敗,絕對如此,每天我進到這間辦公室,都自問:我們是否仍然辛勤工作?有人超過我們嗎?這種或那種產品真的很好嗎?我們能不能再加點油,讓東西更好呢?”

這類話從一般人的嘴裏說出來,可能會讓人覺得沒什麼,但比爾·蓋茨不一樣,他喜歡速度,他喜歡飛一般的感覺。他喜歡速度快的汽車和遊艇,他擁有兩部保時捷汽車和兩艘遊艇,盡管接到過很多超速罰單。

在21世紀初期,比爾·蓋茨繼續沿用自己的速度飛速向前。20世紀90年代末期,微軟曾經在美國有線電視和電信公司中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並將其研發力量分散在許多領域,其中包括MSN互聯網業務部門和許多消費者Web服務。當然,微軟知道自己的財富來自哪裏,其銷售軟件方麵的努力也在一直得到強化。

盡管微軟在應用軟件、PC軟件、操作係統上很出色,但是比爾·蓋茨始終沒有放慢自己的腳步。在過去10年,比爾·蓋茨和微軟在不同方向進行嚐試。領先的優勢讓他嚐遍了甜頭。在創業網絡公司時,微軟以10億美元的價值出售了Expedia,而成本創建費用隻花了7000萬美元,這在比爾·蓋茨的創業史中,是一個非常值得自豪的成績。

無論是在操作係統領域,還是在機頂盒領域,微軟已經成功占領全球市場,成為世界第一。在手機領域,微軟現在也正迎頭趕上。在視頻遊戲領域,微軟也毫不遜色。搶先領跑使得微軟占盡了天時地利。

如今微軟又推出了平板電腦、CarPoint、XboxCarPoint,其中平板電腦在上市第一年就有50萬部的銷售量。蓋茨希望在2010年以前實現他們的夢想,即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你都能讓各種規格的設備進行合作,快捷地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不必把大量時間花在設備間轉移信息上。

而這種設想的雛形已經開始顯現,微軟公司的WindowsXP媒體中心版,就是一種讓人們在房間裏享受自己數碼照片、音樂和視頻播放的專用軟件,成為了微軟攻占所有用戶客廳的最鋒利武器,微軟希望這套係統能像DOS、WINDOWS等操作係統一樣普及整個人類世界。

2007年,比爾·蓋茨的夢想在繼續,微軟的夢想也在繼續,人類的夢想更在繼續。比爾·蓋茨作為領跑者正在用他深邃睿智的目光搜尋著一條通往財富頂端的康莊大道。

4.搭順風車,就要付出必要代價

賺錢的捷徑是跟成功人士合作。正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跟成功人士合作,就好像搭“順風車”,能大大縮短自己的行期,即使是不平等條約也要簽。

在生意場上,1+1不僅僅是等於2,有時甚至還會大於2。比爾·蓋茨就是深諳生意場上的這條潛規則,不斷地尋求自己的合作夥伴。其中比爾·蓋茨最有眼光、最具戰略決策的莫過於搭藍色巨人IBM的車子。這次成功的合作還要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

1980年8月的一天,IBM公司有人給比爾·蓋茨打電話,說有兩個人希望會見他,請他安排一個時間。比爾·蓋茨不以為然,以為不過是一件普通的生意洽談,因為此前IBM公司曾與他商量過購買軟件的事。而他這天剛好有個約會,便告訴來電話的人,說會晤是可以的,但隻能定在下周。對方卻沒有理睬他的話,隻是說,這兩個人是IBM公司的特使,兩個小時後就將飛到西雅圖。

比爾·蓋茨做夢也沒有想到,大名鼎鼎的IBM公司的人會派特使主動來訪。他馬上意識到事關重大,就毫不猶豫地取消了原來的約會,打起精神準備迎接IBM公司的特使。

IBM公司,即全球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創建於1911年。20世紀20年代,它是最大的時鍾製造商,後來又研製成電動打字機並獨霸市場。從1951年起,這家公司開始經營電腦。到70年代,它控製了美國60%的電腦市場和大部分歐洲市場。由於這家公司數以千計的經營人員身著藍色製服出沒於世界各地,所以被人稱為“藍色巨人”。

到1980年,IBM公司已有34萬雇員,在電腦硬件製造方麵獨占鼇頭,占據了80%以上的大型電腦市場。而且他們的軟件也一向自行設計,不依賴微軟之類的軟件設計公司。這也是比爾·蓋茨起初對IBM公司沒有多大熱情的原因。

那麼,IBM公司為什麼派特使“下顧”微軟這家小公司呢?原來,IBM公司一向致力於發展大型電腦,對微型個人電腦不屑一顧。當微型電腦市場呈現蓬勃之勢時,IBM公司才意識到犯了一個大錯誤。為了迎頭趕上,公司決策層打算收購發展潛力最佳的蘋果公司。然而蘋果公司正在走鴻運,並沒有出售的打算。於是,IBM公司決定實行“西洋棋計劃”,組成一個委員會,專門負責開發個人電腦。委員會的成員詳細研究了蘋果公司及其他一些公司在這一領域領先一步的經驗,得出兩個結論:一是鼓勵和支持那些獨立的軟件開發公司,讓它們大量開發軟件;一是建立起一個公開的結構,帶動一大批軟件公司發展。委員會決定按這個路子走。這等於改變了IBM公司過去一切“自力更生”的傳統。為了給日後的宣傳造勢,這個委員會決定與其他公司秘密合作,以取得一鳴驚人的轟動性。

在眾多軟件公司中,IBM“西洋棋計劃”委員會發現微軟公司特別引人注目,該公司包括BASIC在內的幾個基本軟件已經在微型電腦領域成為標準,它的產品銷售量每年都要翻一番,顯示了很強的發展前景。因此,該委員會決定同微軟公司接觸,這才有了開始的一幕。

雖然比爾·蓋茨對那個電話的確切含義還拿不準,但知道肯定是一件大事。為穩妥起見,他找來史蒂夫·鮑爾默一起商量。鮑爾默也猜不透IBM公司的用意何在。但他也同樣認為,對IBM特使的到來,應該認認真真地對待。

會晤那天,他們穿得整整齊齊,這種情況在微軟公司實在是不常見。在微軟,人們慣常的裝束是圓領衫、休閑褲和耐克運動鞋。也許是沒穿慣西裝的緣故,比爾·蓋茨的西裝很不合適,也沒有派頭。所以一開始,IBM的特使薩姆斯和哈靈頓還以為比爾·蓋茨不過是微軟公司的一個辦事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