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的財政預算中,微軟在互聯網和新興業務的投入將高達20億美元。盡管資本市場以股票價格下跌11%來表示對微軟的回應,但史蒂夫·鮑爾默推進互聯網和新興業務的決心仍異常堅定,他正沉浸在把競爭對手一一扳倒的宏偉計劃裏。
微軟渴望重新成為PC產業的主導者,也對互聯網市場充滿期待。史蒂夫·鮑爾默堅信,今後5年內,微軟將加強技術創新力度,以便在高利潤的網絡廣告市場中從Google、雅虎手中奪走更多市場份額。
在互聯網爭奪戰中,中國市場的價值正成為各國梟雄的爭奪對象。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信市場,也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互聯網市場,擁有超過1億的網民。
通過合作,微軟中國之路走上了正途,贏得了更多的銷售。財富是逐步積累起來的,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可以增長的機會,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市場,更何況是像中國這樣巨大而又有潛力的市場。微軟要在中國走得更遠,似乎隻有合作才是最佳途徑。
6.抓住行業的命脈,在產品上不斷創新
在不斷變化的世界裏,隻有不斷地創新,才能不斷地增強自己的競爭能力,免遭淘汰。
在微軟應對市場風雲變化的各種舉動中,一種聲音可能更淺顯而又簡單地表達出比爾·蓋茨心中的想法。這句話也是比爾·蓋茨非常喜歡的微軟公司企業文化中的一條內容:每天早晨醒來,想想王安電腦,想想數字設備公司,想想康柏,它們曾經都是電腦界叱吒風雲的大公司,而如今卻是煙消雲散了。一旦被收購,你就知道它們的路已經走到盡頭了。有了這些慘痛的教訓,我們就常常告誡自己——我們必須要創新,必須要突破自我。我們必須開發出那種顧客認為值得花錢購買的Windows或Office。
比爾·蓋茨向來以悲觀的論調來看待微軟,即使是在微軟最鼎盛的時期,他也一再強調微軟離破產隻有18個月的時間,想要繼續風光地生存下去,那麼就必須學會創新。
實際上,比爾·蓋茨一直也沒有停下創新的腳步,無論在任何場合、任何時候,隻要是軟件能發揮其效益的地方,他都會讓微軟顧及到。因此微軟為手表開發軟件,為電話開發軟件,就連電視機、汽車上也有微軟的產品。雖然這些東西有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被大眾接受,但這並不妨礙微軟的發展,而恰恰是被大眾接受最有利的途徑。例如微軟為有線電視網絡開發的應用軟件直到最近幾年才開始贏得了大量的客戶,而相應的開發工作曆時已超過了10年,但也因此贏得了客戶們的信賴。
20世紀90年代初,微軟公司憑借自己可以大幅提高生產力的Office套裝軟件擊敗了Lotus和WordPerfect,隨後它又利用SQL數據庫軟件向甲骨文公司和IBM公司發起進攻,它希望用Windows2000操作係統取代太陽公司基於Unix的企業和網絡服務器產品,以及利用一再改裝的MSN在線服務超越雅虎(Yahoo)和美國在線(AOL),這些都是非常有說服力的證明。
最近比爾·蓋茨也正在考慮另外一些值得創新的東西。像語音識別技術什麼時候才能發展到人人普及的程度,像如何實現電腦與電話功能的整合,比如通過電腦察看未接電話,實現來電顯示、呼叫轉移,甚至透過電腦屏幕與之進行交互。比爾·蓋茨越來越認識到該領域的重要性,並正為此投入大量的研究。“我們每年投入的研發資金高達60億美元,因此我們在做著更多的創新工作。正因為進行了高投入,我們就可以開發出那些有益於我們市場增長的新東西。”比爾·蓋茨解釋道。
這些在別人眼裏可能看起來比較遙遠的課題,微軟研究起來卻津津有味。現在,比爾·蓋茨已經準備好向全球的家庭客廳發起自己的最新攻勢。在洛杉磯舉行的推銷活動上,他為第三代媒體中心電腦揭幕,微軟希望它能率先在家庭娛樂市場殺開一條血路。
當然,數字家庭電子產品的整合,可以不需要以個人計算機或微軟視窗(Windows)為中心,而通過其他方式進行。例如,行業組織——數字家庭工作組(DigitalHomeWorkingGroup)正在嚐試製定一個通用的標準,從而使來自不同產品商的多媒體設備能在一個家庭網絡上天衣無縫地一起工作。“我們已經為傳統的商務模式、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帶來了全新的改變。我們關心自己的未來市場增長率,但我們更加關心我們的作為能夠給人們生活所帶來的變化。”比爾·蓋茨說。
這很明顯是典型的微軟風範,即建立一個廣泛使用的平台,現在許多大公司都想要把它作為自己業務的基礎。因為所涉及的公司的目標是相互競爭的。隻要能吸引硬件製造商與其共同發展,微軟就有了以自己的速度製定標準的優勢。
從目前微軟在市場變化的調整中可以看到,微軟開始轉向以客戶為中心的模式。比爾·蓋茨指出,我們在商業創新方麵遇到的問題,是需要在提升功能的同時保持與原有軟件的兼容。
當然,微軟發展得已足夠大了,企業創新型態的改革似乎不足以提供公司再度飛躍的動力,微軟太龐大了。IT行業最重要的新業務,都是通過實驗和快速學習過程建立起來的。大公司在這兩方麵都做不好。他們在新市場不能充分開展實驗,他們也不能以足夠快的速度從結果中學習。而微軟正在試圖改變這種狀況。
充滿自信的比爾·蓋茨說,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微軟創新的腳步。他指出,微軟的軟件技術創新將幫助設備製造商解決各種高科技難題。在截至2005年6月份的財政年度中,微軟將提交3000多份專利申請,多於上財年的逾2000份。比爾·蓋茨說,這是個巨大挑戰,但也是客戶需要且企盼的。不過,他強調說,創新程度不能僅僅靠一個簡單的數字來衡量。
他此前說過,微軟的最大競爭對手其實是微軟自己已經打下的事業基礎。也許會有人認為他的這種言論其實是在裝腔作勢。他也承認,諸如索尼、Linux、諾基亞、甲骨文及IBM都是微軟的競爭對手。但微軟最大的問題是不能坐吃山空。已經有不少人對微軟說:“你們今後搞不出什麼新產品或新花樣來了。”因此比爾·蓋茨認為,至少在未來的10年中,微軟會拿出行動來證明這種說法並無任何道理。
7.精明決策,不把所有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裏
聰明的比爾·蓋茨決不會把“所有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裏”。他雖然看好新經濟,同時也認為舊經濟有亮點,所以他也把口袋裏錢投到了舊經濟的一些部門。他看到了把投資分散、延伸到舊經濟的必要性,這是蓋茨投資戰略令人感興趣的特點。
自1998年始,比爾·蓋茨曾經連續3年穩坐世界首富的地位。但是,新經濟泡沫爆發,微軟公司股票的價格在2000年曾下降63%。比爾·蓋茨因而在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001年的世界富豪排行榜中喪失了首富地位,他擁有的資產降至540多億美元,估計損失200多億美元,明顯少於擁有650多億美元財產的世界“超市大王”——沃馬特公司老板沃爾頓。但是,比爾·蓋茨並沒有喪失他對新經濟的信心。他的錢財絕大部分仍然是投在微軟公司的股票上。其實,比爾·蓋茨並不是“把所有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裏”,而這也是他投資的聰明之處。比爾·蓋茨雖然看好新經濟,同時也認為舊經濟有它的亮點,也向舊經濟的一些部門投資。美國《亞洲華爾街日報》在2001年6月就曾經刊載一篇評論比爾·蓋茨投資戰略的文章。評論引用紐約投資顧問公司漢尼斯集團總裁查爾斯·J·格拉丹特的話說:“比爾·蓋茨看到了把投資分散、延伸到舊經濟的必要性,而他的好友巴菲特卻沒有看到把投資分散到新經濟的必要性。”這是蓋茨投資戰略令人感興趣的特點。現年77歲的沃倫·巴菲特素有華爾街“股神”之稱,他的投資對象都是舊經濟部門公司。他在可口可樂公司、吉列公司和《華盛頓郵報》公司等老大企業都持有非常可觀的股票。他從來不投資科技股。在2000年股票價格大跌時,一些舊經濟公司相對而言有較佳的表現。巴菲特的投資公司在2001年確實賺了不少錢,但他在全球富豪排行榜上仍然落後於蓋茨。
精明的比爾·蓋茨,還多次使用了分散投資的手法。據《亞洲華爾街日報》報道,比爾·蓋茨1995年在美國就建立了名為“小瀑布”投資公司(CascadeInvestmentLLC),由不大出名但頗有眼光的華爾街經紀人邁克爾·拉森主持。這家設在華盛頓州柯克蘭的公司單獨為蓋茨的投資理財服務,主要就是分散和管理比爾·蓋茨在舊經濟中的投資。這家公司的運作十分保密,除了法律規定需要公開的項目,其活動的具體情況絕不向公眾透露。不過根據已知情況可以分析出來,這家公司的投資組合共價值100億美元。這筆資金很大部分是投入債券市場,特別是購買國庫券。在股價下跌時,政府債券的價格往往是由於資金從股市流入而表現穩定以至上升的,這就可以部分抵消股價下跌所遭受的損失。同樣,小瀑布公司也大量投資於舊經濟中的一些企業,並以投資的“多樣性”和“保守性”聞名。它在這方麵的一個慣用手法是“趁低吸納”,即購買一些價格已經跌到很低的企業股票,等待股價上升時拋出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