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華爾街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Buffett)1(3 / 3)

多角化零售公司下屬的一家名叫藍籌印花的公司,它提供超級市場和加油站換取商品的贈券,這種印花被收集在本子裏,用來兌換商品,為了購買所需贈品,那些超級市場和加油站設立了一筆款項或一些流動資金交由藍籌印花公司管理,這等於是個資金的蓄水池。在20世紀60年代末,該公司未兌現的印花達6000萬美元,也代表該公司擁有6000萬美元可供調度的流動資金,這對巴菲特收購其他企業很有幫助。

伯克夏·哈撒韋公司和巴菲特自己從20世紀60年代末期起就開始購買藍籌印花公司的股票。在多角化零售公司和伯克夏·哈撒韋公司合並之後,伯克夏·哈撒韋公司自然就成了藍籌印花公司的大股東。1983年,兩家公司正式合並,伯克夏·哈撒韋公司取得了藍籌印花公司的全部股權。

早在1972年,藍籌印花公司就買下了美國西岸一家名叫喜詩糖果店的盒裝巧克力製造商和糖果店,當時以2500萬美元成交。這家糖果店由查克·赫金斯長期負責經營,素以產品品質和對顧客的服務著稱。到20世紀90年代,其規模已發展到經營225家糖果店,每年能監督2200萬磅糖果的生產和行銷。1993年,其銷售額達2.01億美元,並產生了2430萬美元的淨利潤。1992年,曾有人向巴菲特開價1.25億美元想買下喜詩糖果店,雖然這是1972年買入該店時原價的5倍,價格非常誘人,但巴菲特拒絕將其出售。因為,巴菲特很清楚喜詩糖果店的價值。在過去的11年中,喜詩糖果店回饋給伯克夏·哈撒韋公司2.12億美元的稅後盈餘。在同一時期,喜詩糖果店總共提撥了4400萬美元的資本支出,扣掉折舊和攤銷費用,約3900萬美元。

藍籌印花公司在1977年還以3300萬美元購入了《水牛城新聞報》。提起報紙,巴菲特家似乎與報紙特別有緣。他祖父就曾經擁有和編輯過一份在內布拉斯加州西點市出版的周報,名叫《克明郡民主黨報》,他的祖母在報社幫忙,並在家裏的印刷廠做排字工作。而巴菲特的父親早在內布拉斯加州大學讀書的時候,就曾擔任過《內布拉斯加州人日報》的編輯。而巴菲特自己,13歲時就為《華盛頓郵報》和《華盛頓先鋒報》送過報。按理說,巴菲特其實也是一位具有較好新聞素質的人物,人們曾這樣說過,如果巴菲特不從事投資業,也許他最可能從事的是新聞工作,若果真如此,那也許是件憾事,不僅巴菲特的曆史要改寫,而且世界股壇也可能為之失色。

盡管與報紙有著這種淵源,但巴菲特對於報紙有他獨特的看法,他雖尊敬新聞從業者的崇高品質,但他總把報紙當企業看待,認為一個報社老板得到的獎勵應是報紙的利潤而不是什麼影響,這段話真是妙絕,在一個幾乎天生應該是投資專家的商業眼光中,報紙除了是企業,除了創造利潤外,其他則是次要的。

1969年,巴菲特買下了他旗下的第一份報紙《奧瑪哈太陽報》,連同一些周報,這可以說是他日後大舉進軍報業的預演。

《水牛城新聞報》在公認的評價報紙的成敗標準,即訂戶滲透力和新聞占版麵的比率這兩方麵,無疑是個成功的範例。訂戶滲透力是指報紙在當地居民住家購買此報的百分比,這家報紙在大都市報紙的市場滲透率調查上排名居全國第一,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這家報紙的新聞而非廣告部分占到整個版麵的52.3%。因此,《水牛城新聞報》也是美國全國最富有的一張報紙。巴菲特每當談到《水牛城新聞報》的成功時,總感到很欣慰,就像一個父親在誇讚甚至吹噓他的兒子一樣,他有絕對的理由為此感到驕傲。

在進軍報業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對《華盛頓郵報》的收購。華盛頓郵報公司是一家綜合性媒體,包括報紙、電視廣播、有線電視係統和雜誌。1973年,華盛頓郵報公司的上市總值為8000萬美元,而巴菲特認為,大多數證券分析師、廣告媒體經紀人和廣告媒體主管,應該會將WPC(華盛頓郵報公司)的實質價值估計在4億到5億美元之間。因為巴菲特不僅了解報紙股東的盈餘增加率等於通貨膨脹的增長,而且了解報紙特有的超乎尋常的調價空間。這是因為大多數報紙在社區內屬壟斷企業,它有特定的消費者與消費群體,因此,它價格上揚的速率常可以高過通貨膨脹。即便這樣,巴菲特還是給自己定下一個原則,要在郵報市場價格少於其總實質價值的四分之一時買入。不論情況如何,他都將在公司價格大大低於它的實質價格時才毫不猶豫地買進。這個策略符合老師格雷厄姆的教誨:低價買進才會保證有安全邊際。

1973年,巴菲特向華盛頓郵報公司投資1000萬美元,到1977年他的投資又增加到3倍;至1993年,巴菲特對該公司的投資已達到4.4億美元。而華盛頓郵報公司給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回報則更高。這證明巴菲特認為“一份強勢報紙的經濟實力是無與倫比的,也是世界上最強勢的經濟力量之一”的看法是符合實際的。當巴菲特購買《華盛頓郵報》的時候,它的股東權益報酬率是15.7%,隻略高於斯坦普工業指數的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但到了1978年,華盛頓郵報公司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就增加了數倍,是當時斯坦普工業指數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的2倍,比一般報社高出約50%。以後10年間,華盛頓郵報公司一直維持著它的領先地位,到1988年,它的股東權益報酬率更達到了36.3%。在1975年至1991年期間,華盛頓郵報公司賺取的現金,比投資於本業所需資金大出許多,而這時,大量盈餘是還給股東還是運用到新的投資機會,需要巴菲特作出選擇。但最終,巴菲特傾向回饋給股東,其做法是大量購入郵報公司的股票,以每股60美元的價格,購入了43%的股份。1990年,該公司將每年給股東的股息由1.84美元增加到了4美元,增加了117%。這樣無論是賣出該股或繼續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都由此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統計資料表明,從1973年到1992年,不到20年的時間中,華盛頓郵報公司為它的業主賺了17.55億美元,從這些盈餘中撥給股東2.99億美元,然後保留14.56億美元,轉投資於公司本身。其市值也從當年的8000萬美元,上漲到27.1億美元,市值上升了26.3億美元。期間為股東保留的每1美元盈餘,經轉投資後,其市值增值為168美元。

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經濟麵臨不景氣,其中大西洋區尤為嚴重,這對《水牛城新聞報》和《華盛頓郵報》都造成了影響。而且報紙失去了價格彈性,經濟活動減緩,廣告商也縮減開支,電視、直接郵購和其他更便宜的廣告方式與顧客接觸,使報紙失去了壟斷地位和廣告媒體上的優勢地位。

這些變化當然沒有逃脫巴菲特的視線,他承認:“事實是——報紙、電視以及雜誌的經濟特質,已經開始類似於一般企業,而不再是擁有特許權的特權階級。”報業盈利能力的改變,不僅表示長期永久的環境改變,也和暫時性景氣循環的變化有關。可見巴菲特雖主張長期投資,但它絕對是注視並不斷研究經濟形勢的本質變化的。

同時,巴菲特在華爾街的一係列投資行為都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也使他的財富不斷上升,身價僅次於當時迅速崛起的比爾·蓋茨,由此也奠定了他在華爾街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