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有為(2)(1 / 3)

少年有為(2)

戰勝閱讀困難症

小時候巴頓的父親經常給巴頓和妮塔朗讀《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當時在客廳靠近壁爐的地方有一把很大的椅子。

巴頓和妮塔一個坐在他的腿上,一個就坐在旁邊的椅子上。

那時巴頓的父親總是穿著一件棕白色相間的格子便衣。

媽媽說爸爸總留著這件衣服是因為上麵有巴頓的味道,其實巴頓小的時候常把吃的東西吐在上麵。

對於童年的小巴頓來說,坐在爸爸的腿上聽爸爸讀書,是經常的事情。巴頓天生好動,似乎需要不斷地活動,以發泄他那充沛的精力。

一到晚上,小巴頓就和妹妹坐在父親的身邊,有時幹脆就坐在父親的大腿上,一邊一個,傾聽父親音質優美、抑揚頓挫的朗讀。

其實,小巴頓的父親這樣做主要是心疼兒子,巴頓雖聰明伶俐,但在閱讀方麵卻天生有缺陷。

對於閱讀中的讀音和拚寫障礙,醫生稱為閱讀困難症,閱讀困難症是一種很普遍的學習困難,那些被稱為有學習障礙的人群很大一部分都受到這一問題的困擾,這可能包括了大部分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

不過,在父母的嗬護下,小巴頓自己卻從來沒有感覺到自己有什麼問題。

巴頓7歲生日那天,爸爸媽媽為他在葡萄園開了一個規模不大的但十分熱鬧的慶祝會,還請來了當地有名的雜耍藝人表演。

晚上,大家在葡萄園的空場上放起美麗的煙火,一直到深夜,客人們都告辭後,直到他該睡覺的時候,才想起來還沒有向爸爸媽媽說晚安。

小巴頓蹦蹦跳跳來到父親的書房,正要進去,聽見爸爸和媽媽正在談論著什麼,而且間或還叫到他的名字。巴頓好奇地站在門外聽了起來。

“我真的很擔心,他已經滿7歲了。”媽媽憂慮地說。

“我知道你的想法,我也很想能讓他接受正規的教育,但我們的小喬治不同於一般的孩子,我們不能讓他在人們習以為常的觀念中感到自卑,你知道嗎?”父親說。

“我知道你的用心所在,你那樣忙碌,而且你安靜的性格是不喜愛整天進行這些戶外活動的,但為了小喬治,你真的作出了很大的犧牲。”

“親愛的,我擔心的也就在這裏,公務越來越繁忙,我已經不得不盡量提高工作的效率,但陪伴他們的時間一點也不能少,要知道,為了我們的兒子能夠早一天和正常孩子一樣,我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讓他早一天擺脫一切障礙。”

門外,小巴頓似懂非懂地聽著,他並不能完全理解父母所說的他和普通孩子之間的不同究竟是什麼。

但是,小巴頓至少明白了,爸爸原來並不熱衷戶外生活,完全是為愛他,遷就他而這樣做的。

7歲的小巴頓好像一下子成為了一個能夠深深體會父母之愛的大人了。

當時不要說小巴頓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問題,其實他的父母對此也不十分清楚,他們隻知道小巴頓不能控製自己的閱讀和書寫,在學習的過程中相當吃力,而當時醫學界對這種情況還沒有過多研究。

而且大多數人並不了解病人的痛苦,得了這種怪病的人,從懂事開始,將十之八九與笨蛋、白癡的嘲諷相伴終生。

在當時的條件下,巴頓的父母無法透徹理解折磨小巴頓的究竟是什麼,但他們相信自己的兒子絕對不是低能兒,更不是不求上進。

小巴頓的父母更能體會巴頓在學習中所遇到的種種不幸遭遇,沒有讓巴頓按學齡上學,是因為他們擔心一旦入學,巴頓難免會因發音與書法的拙劣,而遭到同學的嘲弄與譏笑,以致喪失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