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小試(2)
首先是德國軍械局立即組織專人,對這種新式武器進行研究,樣品很快就出來了。
法國依靠英國的幫助,也很快製造出了諸如聖·瑟蒙德型和施奈德型的各式坦克。
美國陸軍對這項新式武器的賞識是遲鈍的。直至1917年秋,美國陸軍好不容易才決定采用這種新式武器時,英國和法國已經有了幾千輛坦克了。
這時美國隻有兩輛稱得上是自己的坦克,這是華盛頓的軍械署依照法國的設計圖樣定製的。它的外形粗陋而笨拙,結構簡單而幼稚,而且其中一輛竟采用蒸汽機來發動。
對於這樣一種新式武器,巴頓對潘興將軍提出的問題沒有立即作出回答,他希望回去考慮一下。說是考慮,其實巴頓當時是非常為難。
因為巴頓不願當步兵,他覺得步兵不過癮,他認為如果自己進了步兵團的話,也許就是千百大軍中的一員,也可能是一場大戰後的殘留者,然後在潮濕的坑溝裏像老鼠般地度過餘生。
巴頓最想去當的是騎兵。他家裏養了一群馬,有馬廄,他善於打馬球,他的馬術非常好。
因為巴頓西部牛仔的風格很濃,他用他的馬鞭一捅他那個帽子,就這麼一個動作,就叫巴頓演繹成後來美國的軍禮。非常隨意,但表示了美國人的那種個性,成為美軍標準軍禮。
巴頓特別喜歡到騎兵部隊,可是潘興恰恰就沒有讓他到騎兵部隊,他知道潘興是說一不二的那種人,說過的話是不能更改的。步兵不願意當,那麼坦克可是當時美軍就那麼兩輛,組建什麼坦克部隊?
巴頓見過坦克,而且也非常感興趣,雖說沒有真正接觸過,但是出於對戰爭和兵器發展史的深刻理解,巴頓初步認識到,坦克部隊是一個具有巨大發展前途和作用的新兵種。
甚至巴頓還對坦克進行過一番考察,而且還寫了一份很長的報告來對坦克進行解釋,希望引起軍方的注意。因為當時除了巴頓以外,美國軍界沒有幾個人了解關於坦克的知識。
同時巴頓還對自己的情況進行了分析,他認為自己是最合適的坦克軍官人選。
另外,巴頓還能講一口流利的法語,與法國人相處得十分融洽,可以與法國人商討坦克使用條例,他認為自己是乘汽車進行進攻作戰的唯一的美國軍官等。
總之,巴頓認為自己能完全適應這一新兵種,一定會在實戰中取得出色的成績,雖然巴頓這樣想,但是他並沒有充分作好組建坦克部隊的思想準備。
不過當時巴頓的思想還有些矛盾,由於當時坦克是新式武器,存在很大的爭議。
巴頓想如果自己組建失敗,證明坦克是無用的東西,那麼不管戰爭給自己提供多少良機,也會影響自己發展的。他拿不定主意,步兵不願意當,坦克又是這麼一個情況。
在左右為難的情況下,巴頓想起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他的嶽父艾爾。
艾爾是美國的社會名流,馬薩諸塞州一個著名的紡織巨頭,巴頓非常信賴他的嶽父。所以他把自己的想法寫信告訴了嶽父。
艾爾的回信非常及時,他回信有這麼幾段話,他說:“我是一個愛好和平的人,對於戰爭一無所知,這裏我對你的建議是,應該選擇那些你認為對敵人打擊最沉重,對自己傷亡最小的武器。”
看完了嶽父的信之後,巴頓就決定進入坦克部隊了。他相信坦克會給巴頓帶來難得的機遇,並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巴頓有時甚至認為自己會成為兩三個最高指揮中的一個,因為巴頓自信有勝任的資本,那就是豐富的想象力、勇氣和關於機械方麵的知識。
這時的巴頓開始堅信,坦克軍會比空軍更重要,而且地麵作戰的士兵會受益不少。
同時,在坦克軍裏,一個人除了在空閑時間裏安全、舒適地度過,其餘便都是在攻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