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敏善戰(2)(1 / 2)

機敏善戰(2)

可是,這讓巴頓心中不快,因為美國決策機關沒有接受他延遲廣播總統講話的時間。

事實上,巴頓他們兩個半小時之後,才能開始登陸,天曉得這會給他的行動增加多少麻煩!

兩個小時後,巴頓的龐大艦隊漸漸靠近海岸線。特遣部隊進入戰鬥前的緊張準備。

包括西線特遣部隊在內的3支特遣部隊的地麵部隊,由巴頓少將指揮,司令部是按一支集團軍的規模結構設立的,登陸後稱為第五集團軍司令部。

西線特遣部隊由3支特遣分隊組成:盧西安·特拉斯科特少將指揮北線特遣隊在利奧特港登陸,喬納森·安德森少將率領中央特遣隊在費達拉登陸,歐內斯特·哈蒙少將指揮南方特遣隊在薩菲登陸。空軍部隊由約翰·坎寧安準將指揮。

薩菲是位於卡薩布蘭卡以南24公裏的一個小鎮,這裏有一個小型的人工港口。

法軍有400人駐守,用130毫米的岸防炮封鎖入港處,他們已經接到上級加強戒備的命令。

哈蒙少將組織部隊分批登陸,4時38分,登陸艇接近海岸,在美艦猛烈炮火的掩護下,部隊順利登陸。

擔任穆罕默迪亞進攻的行動遇到較大挫折,穆罕默迪亞位於卡薩布蘭卡以北約80公裏,靠近利奧特港機場,控製了它就可以掌握卡薩布蘭卡的製空權。

巴頓親自掌握中央突擊隊進攻費達拉地區,這是“火炬”戰役的重點,由第三師、第二裝甲師第六十七裝甲團第一營以及從12艘運輸艦上登陸的特種部隊共19萬名官兵發起進攻。

費達拉距卡薩布蘭卡以北24公裏,這裏的港口是摩洛哥在大西洋沿岸唯一設備良好的港口。

第三師的任務是在費達拉港附近登陸並建立灘頭陣地,然後向南進攻卡薩布蘭卡。

法軍在這裏的兵力部署十分嚴密,密集的岸炮和野炮群扼守著海灘地帶,對美軍選擇的4個灘頭構成了火力封鎖。

地麵部隊有數千人,海麵上還有一支較大的法國艦隊助陣,形勢對美軍十分不利。

美軍原先想得到法軍的禮遇,派出了代表與法軍司令部談判,要求他們放棄抵抗。

然而得到的答複卻是不肯屈服和隆隆的炮聲,濃密的硝煙中美國軍旗遭到炮火的襲擊。

特別是駐守卡薩布蘭卡的海軍少將,是個忠實於納粹的將軍,這位少將正在生氣,因為他竟然沒有在自己海空巡邏範圍內發現如此龐大的軍艦群,而這支艦隊在刹那間開到了自己眼前!

威爾克斯號引導著4艘艦船抵進進攻發起線,登陸部隊立即從運輸艦下到登陸艇,向海灘進發。

在登陸過程中,有20多隻登陸艇翻沉,不少士兵落水而死,各個編隊之間失去聯絡,情況非常糟糕。

登陸部隊的行動終於被發覺,法軍立即用重機槍和大炮表示“熱烈歡迎”。

6時左右,部隊恢複了秩序,冒著炮火搶占登陸點瓦迪內夫夫克小三角灣,步兵十五團登上藍色二號海灘,第三十團的先頭部隊則登上了紅色一號海灘。

這時,布隆丹橋上的舍基堡和費達拉角上的大炮分別向兩處海灘凶狠地傾瀉彈雨。

為了掩護大部隊順利登陸,休伊特海軍少將命令艦炮一齊開火,頓時把敵軍大炮打成了啞巴。

艦載飛機也一批一批地飛臨卡薩布蘭卡上空,實施轟炸和掃射,完全控製了這一地區的製空權。

8時,是巴頓預定的登陸時間,他的登陸艇正在吊架上,裝載著他的全部行裝,準備下水。

正在此時,有7艘法國軍艦從卡薩布蘭卡港衝了出來,它們以猛烈的炮火向美艦和登陸艇射擊。

奧古斯塔號立即加速前往攔截。

不料,當它的主炮開火齊射時,將巴頓的登陸艇的底部一下子震垮了,全部用品嘩啦啦掉入大海,巴頓無法登陸了。

巴頓目睹了有生以來從未見過的精彩激烈的一場海戰。

在巴頓的心目中,隻有騎兵才是真正衝鋒陷陣的鬥士,隻有坦克部隊才有摧枯拉朽的威力。

而眼前,他看到幾十艘龐大的鋼鐵艦船在遼闊的海麵縱橫馳騁,不由得巴頓對海軍開始刮目相看,並產生由衷的敬意。

一場海上惡戰持續了5個小時,以美軍的勝利宣告結束。巴頓於中午12時42分開始登陸。

當巴頓的登陸艇離艦時,水兵們擠在舷欄邊向巴頓歡呼。巴頓在13時20分上岸時,渾身早被海浪打得濕透了。

前方還有許多仗要打,而他的槍裏連一顆子彈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