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勇猛(3)(1 / 3)

果敢勇猛(3)

可是,在他們被浪費的24小時裏,德軍抓住了喘息之機,布羅斯特的防禦得到加強,美軍後來不得不花10天的時間,才拿下這座城市。

約翰·伍德的第四裝甲師遭到了同第六裝甲師相同的命運。不過,在巴頓親自解除了來自彌德爾敦的幹預後,該師迅速攻占了瓦恩和洛裏昂一線,為全殲布利陀之敵創造了條件。

在這種“颶風式”的作戰行動中,巴頓的集團軍情報隊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實,巴頓所有那些貌似魯莽、冒險的命令和行動,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他作出任何決定之前,都進行了細致的情報收集工作。決不是頭腦發熱,胡打蠻幹。

戰役進行到這個時候,巴頓在一開始就預見到的那些事情,開始為盟軍其他高級指揮官所了解。

一切正如巴頓所料,“霸王”計劃確實要做大的修正,美軍的主要任務應是向東推進,進入歐洲腹地。

布來德累也再一次理解了巴頓的價值,現在美軍上下一心,達到了空前的統一團結,將士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尤其是巴頓,現在沒有人再去幹涉他,他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了,他要再次創造奇跡。

既然布利陀已失去戰略意義,巴頓就把這個功勞全部轉讓給了彌德爾敦。

巴頓需要的是真正的戰爭,他自己則把目光轉向了更為遙遠的腹地。一個在法萊斯圍殲德軍的計劃已在他心中形成。“經典戰役”夢想破滅

盟軍主力改向法國腹地進攻後,最初的進展一直十分順利。

霍奇斯將軍指揮美國第一集團軍,從正麵向莫爾坦地區發起強大的攻勢。這裏集中了德軍的精銳第十一空降軍、第八十四軍和第四十七裝甲軍。

雙方的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不過一時還難以分出上下。

登普西將軍領導的英國第二集團軍,也向莫爾坦發起大舉進攻,進攻的方向是德軍的側翼,這就給予了美國的第一集團軍強有力的配合。

在英美軍隊的左右夾擊的情況下,德軍開始顯得力不從心。首先就是右翼開始潰退,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缺口。

巴頓看到了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立刻調動他的裝甲部隊迅速插進,長驅直入。

至8月6日,第十五軍已抵馬延河一線,第二十軍到達盧瓦爾河。接著,第十五軍又由東南轉向東進軍,攻占勒芒,與友鄰部隊一起對勒芒以北法萊斯地區的德軍形成合圍之勢。

巴頓欣喜地看到,現在他有可能創造一個戰爭奇跡,再現曆史上的一次經典戰役,堪尼大捷。

堪尼大捷發生在公元前261年,是由古迦太基最偉大的軍事統帥漢尼拔發動的。

當時,漢尼拔率軍與羅馬軍團在堪尼相遇,雙方的力量對比十分懸殊,羅馬軍隊幾乎是漢尼拔軍隊的很多倍。

可是漢尼拔毫無懼色,冷靜地采取了中路牽製、兩翼迂回包圍的戰術,合圍並全殲了對手,創造了戰爭史上空前的奇跡。

從此,堪尼之戰作為輝煌的戰例,為一代又一代的軍事家所效仿。

正在巴頓思考著怎樣獲得漢尼拔式的榮耀時,他突然得到了一份令人難以置信的情報:德軍準備在莫爾坦地區進行大規模反攻。

就軍事常識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孤注一擲、徒勞無功的舉動。但在8月7日淩晨,德軍仍然按照希特勒的指令開始進攻了。

德軍左翼第一一六裝甲師的攻勢一開始就嚴重受挫,始終未能前進一步。

德軍第二裝甲師的一個縱隊在進攻中被美軍第三裝甲師迎麵擋住了去路。

德軍第一、第二裝甲師向美軍第七、第十九軍的結合部發起猛攻,突入美國陣地。但是不久便遭到盟軍空軍的狂轟濫炸,損失極其慘重,士氣一落千丈,德軍第一天的反攻被有效地遏製了。

這時希特勒命令德軍於11日發起第二次攻勢,結果遭到美第一集團軍的迎頭痛擊,8月12日,德軍的反撲徹底宣告失敗。

當德軍把賭注壓到莫爾坦戰役時,巴頓並沒有放棄他的堪尼之夢,利用德軍發動正麵進攻之機,第三集團軍按巴頓的命令,對德軍實施了側翼迂回。

8月11日這一天,美法軍隊向前推進了24公裏,離阿讓唐隻有一半的路程了。

直到這時,德軍統帥部才發現形勢的嚴峻性,意識到有被盟軍合圍的危險,可是為時已晚。

然而,就在巴頓指揮大軍長驅銳進,即將對德軍實現合圍的關鍵時刻,一個突然的電話命令,阻止了部隊的前進。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