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控製愛情萌動·第一節愛情朦朧青澀之果(2)
8.自戀是精彩還是無奈
很多人以為自戀是拚死都要把最好的搶給自己的自私,什麼事都非得出風頭的自傲和不食人間煙火的自居。其實它是一種頑症,潛藏在陰暗的角落,操縱著自己的情感。自戀久而久之就變成一種習慣,與別人保持距離是一個習慣;既然得不到,就不要了是一種習慣;隻會愛自己,永遠無法長久地,負責任地愛別人等都是自戀習慣的一種。
青少年為什麼總有自戀情結呢?
在心理學上,自戀是一種補償心理的外在表現。阿德勒認為:人對某種缺陷的補償是自卑的重要內容和表現。弗洛伊德認為:藝術家無一例外的都是自戀傾向者,也就是說是一些發育不全的、具有童年和自戀品質的人。榮格也說過:創造力像這樣汲取一個人的全部衝動,以致一個人的自我為了維持生命的火花不被全部耗盡,就不得不形成各種各樣的不良品行——殘忍、自私和虛榮(即所謂“自戀”)——甚至於各種罪惡。
媽媽常說,四歲的時候女孩就經常會在窗台上放一麵鏡子,在陽光下優雅的梳自己的小辮;媽媽說,女孩的頭發又稀少又黃,但總能被打理得一絲不亂;媽媽還說,那時的女孩就總是對著鏡子端詳著自己的眉眼,還會偷偷地對著鏡子笑。媽媽說這些時,多少帶著些誇耀和自豪,誇自己的女兒從小就聰明能幹,也為自己能生出這樣玲瓏的女兒而自豪,可她全然不顧旁邊的女孩早已是麵紅耳赤,有一種隱私被人察覺的無地自容。
每個人都有一種喜新厭舊的情結,但這種情結如果放在男孩女孩之間,大多會發生在男孩這一方。這就是說,女孩無論如何苦心經營自己的愛情,結果總會像吹起的肥皂泡,令你提心吊膽……固然,自強自信的女孩不少,自珍自愛的女孩很多,但是,自輕自濺、自暴自棄、自艾自憐、自卑自戀的女孩也大有人在。這也是孩子形成自戀情結的一方麵。
不管追求時尚的女孩是依靠父母還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可是在經濟方麵她們有想對的獨立,也就是說,她們有了最基本的經濟基礎作為追求時尚的前提。但此時的女孩,在其內心深處或許會顯得更為複雜和微妙。她們以為高品位就意味著高消費、美麗就等於打扮時髦、地位的高貴就表現在穿著的高貴、這就促使她們的虛榮心膨脹,遇到羨慕的眼光就掩飾不住內心的滿足,得到讚美的言辭就按捺不住內心的狂喜,聽到逆耳的話語就控製不住要歇斯底裏……甜蜜的愛情如果在這個時候麵臨瓦解,而又不知該如何解決,在這個時候女孩就很有可能鬱結一種情緒,就是自戀情結。
無意識的存在是自戀情結最可怕的地方,使其患者產生一種自憐的心態,而且會不斷的延伸,在男孩和女孩身上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表現。從行為學的角度看,女孩的自戀情結要比男孩突出得多。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是在性吸引的自然過程中,女孩出現了自身的變異和非自然的因素。
自戀似乎是女孩與生俱來的,在這方麵男孩一般沒女孩明顯,特別是漂亮的女孩,從她們的臉上就可以看得出來。無論在何時何地,她們總是認為自己是別人注意力中最醒目的東西,就像狗眼中的骨頭,手紙眼中的衛生巾一樣,她覺得周圍所有男孩投來的目光都是心神蕩漾的,所有女孩瞥來的眼神都是咬牙切齒的,這種情況非常滿足她們的虛榮心,從而更增加女孩的自戀心理。
自戀是每個人都有的心理,當然男孩也不可避免,他們總是自認有驚天偉地之才,移山填海之誌,盡管有時在上司和同事眼裏他們隻不過是狗屎一堆,連踩都怕髒了腳。但自戀心理卻可以助他們一往無前,不管遇到多麼大的困難,都可以堅強的走到成功的彼岸。
自戀其實是自我安慰的另一種形式。任性的內心總附有阿Q靈魂,其實精神勝利在現實看來是多麼的可笑。父母要多關心一下自己的孩子,消除他們感到自己是沒人關心的這種心境。
自戀其實是逃避,隻關注自己的感情,不想去爭奪,盡可能不接觸外麵的世界。是不想嗎?其實是自己做不到,麵對世界的殘酷自己是那麼的力不從心。沒有辦法了,於是自戀成了自憐。從這點來看父母要鼓勵孩子多多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社交、親子等活動,從而改變孩子那種不想接觸外麵世界的想法。
自戀其實是懦弱,是啊,最根本的就是自己懦弱。當失去某些東西的時候,自己能保持異常的冷靜,是冷靜嗎?其實是冷漠,自己知道既然不可能永遠地擁有,於是早已經習慣失去,既然已經抓不住了,還能在乎什麼呢?
9.愛情退化,友誼還長存嗎
愛情退化了,友誼是不是能夠長存呢?其實,人生真的有很多無奈,很多事情總是不隨著我們的意誌而發展的。常聽到很多曾經的戀人在分手的時候說:希望以後我們可以做好朋友。可是,真正能夠做到的又有幾個人?為了愛情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的少女是否可以坦然接受昔日的戀人成為自己的朋友呢?
兩個人相愛是幸福的,但絕不是空虛的,相愛是浪漫溫馨的,但也是需要麵對現實的。當兩個人之間的愛情不複存在,那麼,愛就是自私的。不再相愛的兩個人是不是能夠淡然地麵對成為朋友呢?友誼是無私的,是純潔的,從自私到無私,可能性大嗎?有多少人可以從愛情的角色轉變為友誼的角色?
有人說過,分手後的戀人是不可能成為朋友的,除非他們以前愛得不夠徹底,或者說沒有真正的相愛,也可能是其中一個人在默默地犧牲。畢竟曾經刻骨銘心地愛過、付出過,相愛的過程就像是拔河,如果其中的一個人突然放手,那麼,另一個人一定會重重地摔在地下。帶著傷痕累累的人能夠撫平自己的傷口與他交朋友嗎?既然曾經如此相愛都不能長久,又怎能叫人相信兩個人的友情能夠長久呢?所以,盡管很多分手時的戀人都聲明以後是朋友,可大多數還是從此陌路,你開心你痛苦都與我無關,兩人互不接觸,倒也省去不少麻煩。
林爽和周晴曾經是令人羨慕的一對情侶,可謂是郎才女貌,大家都認為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他們也都把對方當成自己的另一半。可是,這段感受情最終沒有經得起歲月的考驗,隨著時光的流逝,兩個人最初的激情都已不複存在,林爽不再想方設法地討周晴的歡心,而周晴也不再對林爽關心備至。他們都覺得他們之間少了一些什麼,不再有共同的話題,不再珍惜在一起的時光,不再時時刻刻地為對方著想。最終,周晴提出了分手,林爽也同意了,他們都不想還沒有結婚的日子就過得像白開水。分手那天,沒有徹筋徹骨的傷心,兩人都很平靜,並說好了以後是好朋友。可是,他們也都發現,他們根本無法和其他人一樣成為普通朋友,過去的點點滴滴都是阻止他們做朋友的障礙,說話時總是像隔著一層玻璃,看得見對方卻始終摸不到對方,最終,兩個人的距離越來越遠,直到形同陌路。這時他們才明白:原來分手後,友誼是很難長存的。
很多天真的小女生會認為,愛情和友情根本就是兩回事,為什麼分手後不能繼續做朋友呢?做不成戀人,又做不了朋友,那我們之間做什麼?所以,她們在分手時說:其實我還是很在意你的,讓我們做朋友吧。這個實在是一個很奢侈的想法,原因就是這個女孩太無知了,或者太認真了,因為幾乎沒有人可以真正地擁有這種灑脫,分手後的戀人大概隻有一種可能:最熟悉的陌生人。曾經那一段有緣無份的感情注定了你們不能成為朋友,這實在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因為,戀人和朋友之間的距離往往很難把握,做戀人時你儂我儂,言語處處也都盡顯曖昧,而做朋友就需要保持距離,畢竟雙方都可能會再尋找自己的另一份愛情,兩者總是無法兩全。分手後能夠收獲友情的大概更多地見於電視和小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