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學家R·W愛默生曾寫道:“人要是沒有熱情是幹不成大事業的。”大詩人S·烏爾曼也說過:“年年歲歲隻在你的額上留下皺紋,但你在生活中如果缺少熱情,你的心靈就將布滿皺紋了。”
人們有了熱情,就能把額外的工作視作機遇,就能把陌生人變成朋友;就能真誠地寬容別人;就能愛上自己的工作,不論他是什麼頭銜,或有多少權力和報酬。人們有了熱情,就能充分利用餘暇來完成自己的興趣愛好,如一位領導可成為出色的畫家,一個普通職工也可成為一名優秀的手工藝者。
人隻要有了熱情,就會變得心胸寬廣,拋棄怨恨,就會變得輕鬆愉快,甚至忘記病痛,當然還將消除心靈上的一切皺紋。
不管何時何地,你都要保持高度熱誠,最好現在就開始。
如果能將它轉化為生活的態度,你會發現自己的生活觀念比以前更為積極,活得也更加快樂。
“熱誠”的英文字源來自於希臘文,意思是“上帝與我常在”。請你務必時時以熱誠來麵對生活中所有的事,能夠讓別人看得到你發自內心的美。此刻起,開始和朋友分享你的熱誠。
熱情是心中的一支火炬,當它熄滅了,我們便不再相信真、善、美和奇跡,我們便陷入萬劫不複的黑暗境地。藝術落入俗套,文學味同嚼蠟,我們的麵孔,也因麻木而失去光彩。
重新燃起我們的熱情吧,拿出重新入世的精神,向麻木和虛偽、向著惰性和謊言作鬥爭。重新塑造一個全新自我,這就是我們要做的。
世界上最糟糕的事莫過於人類喪失了他的熱情,隻要保持熱情,即便失去一切,也會東山再起。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充滿熱情,不但自己受益,還可以使周圍的人和我們一樣過著積極而快樂的生活!何樂而不為呢?
6.保持樂觀的心態
心態決定一切,心態好了看著什麼都順眼,做起什麼事都順心。比如學習,心態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習的最終結果的好壞。就如法國著名作家拉伯雷所說的:“生活是一麵鏡子,你對它笑,它也會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會對你哭。”如果每天都能保持樂觀的心態,那麼,每天的生活都是快樂和充實的。
◎樂觀的心態是為人處事的需要
當你看到隻有半杯水的咖啡時,你會怎麼想呢?你會說“我還有半杯咖啡”,還是會說“我隻有半杯咖啡”。“還有”“隻有”僅一字之差,但表現出的卻是完全不同的人生態度,一個是積極樂觀,一個是消極悲觀,而注定的結果就是一個成功,一個失敗。在人的一生中,成功之路也不是暢通無阻,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麵對挫折和困難,心態積極、樂觀向上的人會接受挑戰、應對挫折,無論做什麼事都會以愉悅的心情對待,自然就有成功的機會,也可以說已經成功了一半;而消極悲觀的人,總是怨天尤人、誇大困難,結果隻能是碌碌無為,從而使自己的人生路走向下坡,掉進失敗的深淵。
樂觀者因積極的心態,所以總是可以保持清醒的頭腦,在危難中找到轉機;悲觀的人即使給了他機會,他的眼裏也隻看得到危難。
有一個美國女孩,在她小時候因一次意外,眼睛受了重傷,最終導致雙目失明,但慶幸的是通過手術,她還能通過左眼角的小縫隙來看這個世界。麵對生活給予的“禮物”,上帝賦予自己的殘缺的身體,她沒有因此而悲觀,不僅接受了現在的自己,而且更加堅定了活下去、要活得更好的信念。她很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跳房子的遊戲,為解決眼睛看不到記號的問題,隻有努力把每個角落都記在腦子裏,然後快樂的像個正常人一樣。憑借著一股韌勁,她曾到一個鄉村裏教過書,在教書之餘,她還在婦女俱樂部做演講,到電視台裏做談話節目。雙目的缺陷並沒有影響她的人生,相反,她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努力奮鬥的毅力獲得了明尼蘇達大學的文學學士及哥倫比亞大學的文學碩士。她所著的自傳體小說《我想看》在美國轟動一時,成為暢銷名著,激勵了無數人的鬥誌。她就是波基爾多·連爾,她曾這樣說:“其實在內心深處,我對變成全盲始終有著一種不能言語的恐懼感,但我也深知,這種恐懼不會給我帶來一點益處,我隻有以一種樂觀的心態去麵對這一切,激勵自己,才能最大效的改變現狀。”也正是她這種樂觀的心態,不僅成就了她輝煌的人生,也使她在52歲時,經過兩次手術,獲得了高於以前40倍的視力,又一次看到美麗絢爛的世界。
人們總是認為,一個人的成功依賴於某種天分或某種優越的條件,但青少年卻從波基爾多·連爾的身上看到,積極樂觀心態所帶來的力量。試想,如果她在失明後自暴自棄,終日活在對老天不公平的抱怨中,還怎麼去支配和控製自己的人生,又怎麼能拿出勇氣去克服困難,麵對更殘酷的命運。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社會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對於肩負使命的青少年來說,也將要麵對更多的壓力與挫折,用怎樣的態度去對待生活也決定了日後會有怎樣的未來。其實,困難就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生活中很多失敗,並不是因為我們能力不行,而是給了自己的悲觀。所以說困難並不可怕,隻要你能樂觀的看待所麵臨的一切,你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獲得比順境更為強大的力量,看得更高走的更遠。
◎如何保持樂觀的心態
渴望人生的愉悅,追求人生的快樂,是人的天性,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快樂、充滿歡聲笑語的。快樂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態度,是以寬容、接納、愉悅的心態去看待周邊的世界。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生活也是由哭與笑、風雨和彩虹、成功與失敗組成的。而樂觀與悲觀,就像是陽光與陰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如何擁有樂觀的心態,每天微笑的迎接風雨和彩虹,麵對現實,麵對困難和挫折,是青少年掌握人生命運所必須具備的心態之一。
麵對現實,以及麵臨生存的競爭,怎麼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心理保持樂觀的心態,使樂觀成為不可或缺的維他命,來滋養自己的生命呢?
對於每一位青少年來說,樂觀兩個字都是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英國思想家伯特蘭·羅素曾說過:“人類各種各樣的不快樂,一部分是根源於外在社會環境,一部分根源於內在的個人心理。”也就是說悲觀隨處可以找到,但要做到樂觀就需要智慧,必須付出努力、敢於麵對現實,才能使自己保持一種人生處處充滿生機的心境。
人們無法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態,但人可以通過自己的精神力量去調節自己的心理感受,讓自己達到最好的狀態。要擁有樂觀的心態,必須讓自己的眼光停留在積極的一麵,就如太陽落山後,伴隨著黑夜的來臨,也還可以看到滿天閃亮美麗的星星一樣。世界是向微笑的人敞開的。樂觀是人快樂的根本,是困難中的光明,是逆境中的出路,樂觀能讓你收獲果實,收獲成功,改變現狀。
以不同的心態去看待身邊的事物,就會收到不同的效果。樂觀的人總是能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其實,生活中從來都不乏歡樂,隻要你用心體會。正如一位有智者所說的那樣:“一個人感興趣的事情越多,快樂的機會也越多,而受命運擺布的可能性便越少。”當代青少年也應拿出麵對生活的勇氣,不要總是抱怨逆境,也不要把逆境當作是一種不幸,而是用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透過髒兮兮的窗戶玻璃看窗外美麗的景色。
對於青少年來說,不論何時何地,不論做什麼事,都要端正自己對生活、工作及學習的態度。要學會用積極的心態去發現生活中人或事美好的一麵,熱情地生活,愉快地工作,輕鬆地學習,以樂觀曠達的胸懷麵對每一天。
不要再抱怨命運的不公,也不要再抱怨上天給予你太多的磨難,無論在多麼困難惡劣的環境裏,換一種觀點、換一種眼光、換一種心態看待所遇到的每一件事。青少年應該努力讓自己擁有積極進取的陽光心態,樂觀地對待生命中的風雨和彩虹,發揮自己的優長,激勵自己的熱情,挖掘自己的潛能,昂首挺胸地走在光明大道上,接受生命的洗禮。
狂風暴雨之後的彩虹才會更美麗,隻有經曆破繭的痛苦才進行身體的蛻變,所以請樂觀的麵對吧,明天會更美好,成功就在不遠處。
7.笑著麵對失敗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沒有人能承諾我們的一生永遠風和日麗;沒有人能預知草叢中是否隱藏著毒蛇猛獸;更沒有人能勾勒出成敗的前行圖,那麼當我們遇到挫折失敗,陷入困境時,我們應該學會笑對人生,笑對失敗,隻有這樣,才能讓自己活得輕鬆,“守得雲見月明。”
失敗並不等於自己是一位失敗者、不等於自己比別人差、不等於命運對自己不公、不等於自己一無是處、不等於自己浪費了時間和生命、不等於自己是一個不知靈活性的人,失敗隻能說明自己暫時還沒有成功。笑著麵對失敗,在失敗中感悟成功的真諦,感受成功的光環的照耀。
◎笑對失敗,獲輕鬆、成功人生
很多對不能接受失敗,選擇放棄來逃避。比如,放棄名譽、利益、權力,甚至於自己的生命。其實,這些麵對失敗選擇逃避的人不明白的是,即使逃避、哭泣都無法改變已經成為事實的東西,隻有微笑麵對它,接受它,了解它,剖析它,才能很好地戰勝它。
愛因斯坦一生當中有那麼多的重大發現,但是,你可知道,他成功的背後經曆了多少艱難挫折和失敗嗎?曾經在很長時間裏,沒有人知道他會是一個天才,在人們看來他隻是一個笨小孩。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失敗沒有把它打倒,他認為這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潛心地做著自己的發現和研究,成為了偉大的科學家。其實,他的成功就是源於微笑著把失敗當作成功的“階梯”。隻要擁有這樣的心態,我們就應該享受失敗,感謝失敗,迎接失敗過後成功那耀眼的一刻。
德國藝術家安格爾曾經說過:“一個人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打垮。”失敗時不要灰心,微笑著去麵對,懂得將失敗化為前進的動力。在失敗中,去學會成長。正如我們在備戰高考的路途中一樣,盡管我們會被挫折和失敗一次次打倒,一次次的被壓下,一百次倒下,隻要我們心中有信念,就能一百零一次站起來,把辛酸的微笑留給昨日,用堅強的毅力和信念贏得最後的勝利。摔倒了,站起來,調整心態,明天又是一個嶄新的自我。
成功和失敗兩者之間本身是相輔相成、互為前提而存在的,每個人的奮鬥過程都是兩者交織的過程,沒有成功,就無所謂失敗,同樣,沒有失敗,也談不上成功。成功能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收獲,而失敗卻能給我們帶來了經驗和教訓,讓我們品嚐百味人生,隻要真心地為之付出為之奮鬥努力過,那麼即使失敗了也是一種成功,失敗要比成功更加可貴。所以,對於青少年來說,一定要拋棄掉自己腦中固有的觀念,笑對失敗,方能認識到失敗當中蘊藏的積極道理,獲得成功人生。
◎笑對失敗,柳暗花明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耳熟能詳名言,相信幾乎所有的青少年都聽過,但真正理解並做到的人卻是屈指可數。現在的青少年大都生活在和諧的社會背景中,成長在溫室般的家庭環境下,幾乎沒有遭遇到過較大的失敗,或者說他們的人生還沒有開始經曆失敗。因此,稍微有一點不如意就容易心灰意冷,失去鬥誌。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古人有雲:“勝敗兵家事不期,包容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要知。”也有言:“一次的成功是由千百次的失敗累積起來的。”青少年沒必要把失敗看得如同豺狼虎豹,換個角度來品味一下,就會發現其實失敗對我們來講未必就完全是一個厄運,也許它倒是磨練青少年意誌的一塊絕佳的礪石呢!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有誰又是常勝將軍呢?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潛在的、下意識的失敗感,不被這種感覺影響的人往往是最後的成功者,而被這種感覺控製住的人則難逃失敗的厄運。誠然,失敗會讓人痛苦,但卻讓人有所收獲,而這種收獲讓人受益匪淺。因此,青少年們必須學會笑看失敗,正如有人說的“想要獲得一千零一次的成功,就必須笑看一千次失敗”,這種顛覆傳統的思維方式,能使人從失敗的深穀走向成功的頂峰。
成功是每個人奮鬥的目標,但失敗也是必須要麵對的,換個角度看待失敗,是人生的一種享受,是生命的一種感悟,是成長的一種幸福。正所謂: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失敗和成功是孿生兄弟,兩者從未分開過,隻不過人們總是愛拿著放大鏡來看待失敗帶來的影響。所以,青少年千萬不要為一次的失敗而耿耿於懷,痛苦難當,要學會在失敗中成長,在痛苦中微笑,隻有這樣才能變平庸為超脫,化腐朽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