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
“用兵最貴節製精明,臨陣勝負隻爭一刻工夫。譬如在家讀書、作詩文、習字是平時治軍要緊工夫,而接仗不過如入場就試耳。得失雖在一日,而本領長短卻在平時。”
【故事】
光緒四年(1878年),左宗棠督辦新疆軍務時,對屬下說,軍隊要苦練技藝,以達到以一當十的效果。一支軍隊,在作戰中是否勇敢,在左宗棠看來,取決於平時的練兵。對於練兵與打仗,左宗棠給出一個形象的比喻:練兵就像平時在家讀書,而打仗就是進考場了。此話一語中的。除了練兵,還要進行“孝弟忠信禮義廉恥”方麵的訓導,讓官兵明白道理,有誌氣。
這天,左宗棠又一次在練兵場,麵對整裝待練的兵士說出這些道理時,一個新兵問:“大帥,隻要這兩樣練好了,就能勝利嗎?”
左宗棠笑了:“其實,這兩樣都是基礎。真要打起仗了,還是以膽氣為貴,素練之卒,不如久戰之兵,也就是說,隻練技藝而沒有練膽的緣故。要練好兵,首先要練心,其次是練膽,最後才是練力氣和技藝!”
官兵們明白了,戰爭中雖然武器重要,但人的因素也是至關重要的,就像原來清軍的練兵,平時集合在一起,點完名,練幾個花架子就解散了。有的因為長時間不練習,連花架子也忘了。還有那些水師,天天住在陸地上,真到打仗的時候,上了大船,除了嘔吐就是嘔吐,你能指望這樣的兵打勝仗?
為了避免同樣的事情發生,左宗棠親自對省標各營嚴加訓練,身赴校場,校閱戰陣,觀看連環槍炮、噴簡等武器的施放,以期達到預期的效果。
這天,大練兵又要開始了,左宗棠站在高台之上,看著威風凜凜的士兵方隊,暗暗點點頭。但他還是清清嗓子,大聲對官兵們說:“馭軍之道,紀律為先。隻有整齊隊伍,嚴明紀律,才能練出一支戰無不勝的隊伍來!當然,這個紀律不僅指行軍打仗,還要跟當地的群眾搞好關係。除臨陣外不準濫殺,不準奸淫婦女、搜搶財物、燒毀糧食,如敢故犯,軍法嚴懲!因為如果破壞了這種和諧的關係,我們將會像走在荊棘叢中,寸步難行啊!”
官兵們高呼:“一定謹遵左帥教誨,練兵殺敵!”
左宗棠一聲令下,官兵分成兩組,一時間,耳朵裏傳進的全是喊殺聲和兵器的碰撞聲。
果然,左宗棠的這種治軍方法,在以後的戰鬥中發揮了效益。尤其是他帶兵督剿陝西叛軍時,部隊紀律嚴明,沒有違反他定的軍規。
除了練兵和加強紀律,左宗棠還主張大量裁軍,把那些沒有戰鬥力的老弱病殘清理出隊伍。注重對將士勤苦耐苦作風的培養,不打仗時就屯田開荒、興修水利。
值得稱道的是,左宗棠不隻是讓部下這樣做,而是自覺地與將士同甘共苦,且以身作則,誠以待下,廉以率屬,從而鼓勵了士氣,使整軍經武得以可靠的保證。
【感悟】
每天都要為考試做準備:縱觀人的一生,有多少“考試”在等著我們?升學、就業、戀愛、升遷……所有這些,如果平時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都可能功虧一簣,留下一生的遺憾。明知道有這些考試在等著我們,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去充實自己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