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學會生活
1學會過簡單的生活
開始進入後現代主義大門的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意識到現代生活的節奏損害了人們的正常的生活方式,生活的意義已經扭曲,人們開始厭倦,絕望,麻木。於是,簡單的生活態度深入人心,人們有了新的追求——簡單。
簡單的生活,需要青少年不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生命是屬於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的,不要為了負擔別人的目光而生存。人生路上,我們隻是別人眼中的一道風景。對於第一次參與,第一次失敗,完全可以一笑了之,不要過多的糾纏於失落的情緒中,你的哭泣隻能提醒人們重新注意到你的無能,你笑了,別人也就忘了。
簡單的生活,不簡單的追求
青少年們,在麵對人生無法抗拒的改變時,你能做的就是學會欣然接受。生活對一切拿的起、放的下的人才會快樂。所以,學會讓一切順其自然,努力卻不必強求,人生充滿了變數,一切隨緣最好。求快樂,不是享樂主義,快樂是一種自在的狀態,做自己想做的事,它讓你的心靈平和舒展。人不可能永遠快樂,但要向快樂的方向努力,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就是一種快樂。快樂,日子會一天天的過去。不快樂呢,日子也會一天天的過去。為什麼不讓自己過的快樂一些呢?快樂,不快樂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樣,往往隻在我們一念之間。
夠簡單的生活要求我們對生活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我們要積極地去麵對生活,把生活中的一切,快樂,痛苦,挫折,失望……都看作是一種饋贈,因為無論苦與樂,都是生活中的一位調劑,我們應懂得品味,而不是怨天尤人。
每一天的太陽都是新的,因為它每天經曆黑夜的沐浴。每一個清晨的自己也是新的,因為他從黑暗的長夜中睜開眼睛。新的自己在新的一天恰逢矗立在人生之路新的轉折點上,此時的你心中是否豪情激蕩?麵對未來,你是否還會選擇沉默?也許,從現在開始,一切會因你的行動而改變,成功和快樂也會因你的不懈而靠近。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目光
有很多時候,生活不再是我們汲取快樂的源泉,而是使我們沮喪悲觀的重擔。我們日複一日重複著枯燥的程序,我們變得萎縮。如果我們不覺醒,我們將麻木致死,完全得不到一個充實快樂的人生。也許,人類從動物式的原始攀援,到部分解放的直立行走,再到智能型的會使用語言、文字,一直到現在科技的發達,思維係統變得越來越複雜龐大。人類本身因這樣的思維,而變得沉重,像無形中的一座大山,壓在脆弱的心靈上,隨時隨地都可能瀕於崩潰。有些青少年內心有著很好的想法,卻常常因為在意別人會怎麼想而放棄。其實,生活不是活給別人看的,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必把目光放到別人身上,也不必在意別人的眼光,你就是你。
有句話說:“20歲時,我們顧慮別人對我們的想法;40歲時,我們不會理會別人對我們的想法;60歲時,我們發現別人根本沒有想到我們。”這並非消極,而是一種人生哲學。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在意別人的看法,堅持自己的想法,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好自己,過得開心。
靜大學畢業後一直在一家單位上班,幾個月前找了份兼職,想有個新的發展空間,同時也提高自己社會生存能力的一次有益的實踐。後來由於工作時間的衝突,家人的激烈反對,加上單位效益也不錯,上個月還是回原單位上班了。靜一直認為在單位人際關係處的還算可以,不過對於可能會有譏諷的言語也有心理準備。果然遭到了一些老同事開玩笑似的嘲笑,沒必要和他們多做解釋,靜一笑置之。有些人總喜歡幸災樂禍,你成功,他嫉妒;你失敗,他嘲笑。別人成功與否與他又會有什麼必然聯係呢?況且靜也並不是由於無法立足才無奈的選擇回來的,無論怎樣,靜通過這次實踐,更加有信心了,她並不怕社會的競爭,有朝一日單位效益不好,她決不會為了生存而擔憂的。命運是操控在自己手中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鄙視那些膚淺的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太多的人做了別人意見的奴隸,他們是為了別人的意見而活著,他們相信別人,超過了相信自己,別人說不能,對他來說就不能,命運真的掌握在別人的口裏。別人的一句話,就可以改變他的看法,就可以澆滅他希望的火花,這些人太缺乏自我意識。他們太在意別人說什麼,似乎別人說的就是金科玉律。要知道,有些人是胡說八道,不負責任。人啊,要為自己而活著,生命是你自己的,痛苦是你自己的,快樂是你自己的,不要太在意別人說什麼。人和人本來就是不盡相同的,即使做得再好也不能讓所有的人滿意,有些時候,有些事情,不要太在意別人說什麼吧。
2以從容態度麵對人生
從容,表宏大、久遠、深邃;從容是一種境界,它深藏於宇宙和曆史的不盡時空中。人生離不開從容。慢慢人生之路,難免挫折和困難,逃避不是解決的辦法,惟有從容地麵對,方是解決之道。
快樂就是一種從容
從容是一種進取。“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是它的精髓。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爭取”,也就無所謂從容。“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是從容而是閑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不是從容是誌趣;蟄居桃園,與世無爭,不是從容是避讓;窮經皓首,範進中舉,不是從容是愚頑;精神勝利,阿Q罵娘,不是從容是自欺。從容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從容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從容是“舍我其誰”。
從容是一種快樂、一種自由。從容的人生是自我解放的人生,是由苦悶的人生向快樂人生不斷邁進。說到從容,我們自然而然就會說到“從容不迫”。由此可見,從容是在“迫”(急迫、緊迫、壓迫、強迫等)的情形下的一種不屈不就、不昏不亂、不慌不急、鎮定自若、安之若素、穩如泰山的心理素質和精神狀態。
從容能讓阻止你“誘惑”走,讓青少年去學會麵對生活及學習上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從容麵對,轉機就在背後
麵試在一個大禮堂進行,幾十個學生被分成4人一個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個麵試官。麵試過程很“殘酷”,隻要不入麵試官的法眼,或是答不上麵試官的提問,麵試官就會說:你可以走了,也就是被當場淘汰。
那天和李鳳分一組的是另外3個男生,剛走到麵試官麵前還沒來得及坐下,麵試官隻瞄她我一眼就冷冷地對她說:“你可以走了,我覺得你不合適!”
她很震驚,當時她並不覺得很沒麵子,當時心裏滿滿的是不服氣:你根本不認識我,憑什麼看一眼就認為我不合適,憑什麼就讓我走?不過,當時她沒和麵試官理論。也沒有和他說什麼。
另外3個男生都坐下了,當時她不管他們是怎麼想的,她也坐下了。麵試官到底沒趕她走,隻是當她不存在,然後開始對著其中一個男生發問:“你最得意的一件事情是什麼?”可能是因為緊張,那個男生竟不知如何作答,支支吾吾地說自己還沒有工作,也沒有做出什麼特別的成就,所以也沒什麼得意的事。她當時心裏很著急,覺得他的回答有點偏題,她可不願意他在第一道坎上就被淘汰。於是在邊上悄悄地提醒他:“你可以說一件在學校裏做過的你自己感到最滿意的事情……”
麵試官看了她一眼,她當時也不以為然:你不至於給我加上一條作弊的罪名吧,這種時候該幫人一把的。反正我已經是“不合適的人”了——這應該就叫“無欲則剛”吧。
不過,接下來的形勢可不容樂觀,3個男生相繼被淘汰了,最後桌前就剩下她一個。麵試官還沒跟她對上話呢。不過,到現在看上去麵試官是有話要說了。她還是不動聲色。終於麵試官開口了:“那3個人應該是你的競爭者,可我剛剛看你一直在幫助他們,你為什麼要幫助他們?他們答不上來不是對你更好?如果他們都淘汰了,豈不是你的機會就來了?”她說:“我不以為他們是我的競爭對手,如果都能通過麵試,將來大家可能還是同事,有困難自然是要幫一下的。”
對她的回答,麵試官不置可否,卻又拾起了先前那個話題:“我剛剛已經對你說,你不合適,你可以走了。可你為什麼不走呢?”
機會來了,該是她說話的時候了。她的“不滿”終於有機會宣泄了,她說:“我覺得你並不了解我,所以,我要留在這裏給你一個了解我的機會。第一,我非常仰慕華為,因為我被華為的企業文化和用人理念所吸引,所以我很鄭重地投出了我的簡曆,也很高興能參加這次麵試。可是我完全沒有想到我遭遇到如此當頭一棒。第二,我還想對你說一句,我認為你的態度對一個麵試者來說很不友善。因為今天我是麵試者,明天我可能是你們的員工;我更可能是華為的潛在的客戶。可是你今天這樣不友善的態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可能成不了你的員工,但明天我可能不再願意成為華為的客戶。第三,你的不友善今天影響了我對華為的看法,明天還有可能影響到我所有的朋友對華為的看法,你知道,你可能趕走了不少你們的潛在客戶!”
麵試官笑了,對她的表現非常滿意。因為從一開始,其實麵試官早就給她出了一道麵試題:如何麵對挫折。要知道,這次招的是銷售員,在未來的工作中,他麵對的會是無窮無盡的拒絕和白眼,人家的態度可能比這位麵試官差好幾倍。如果他連麵試的還算禮貌的冷臉都無法麵對,那他將來如何麵對未來的困難呢?
另外,麵試官對她在麵試中願意幫助別人也表示認同,這恰恰顯示了她的團隊合作精神。她這才恍然大悟,對麵試官的態度表示讚同,也為自己順利通過了麵試感到高興。
其實,我們在麵對的事的時候,不用理會他人的看法,隻要覺得順著自己的心就可以了,就像這位大學生一樣,把自己心裏的不服氣都說出來,不管麵試官聽不聽,隻要自己願意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而其他3個都被淘汰了,最後沒有想到麵試通了,所以,遇到困難不用去想的太多,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未必不是一件不好的事。
3.生活需要細心品味
阿爾卑斯山穀中有一條大汽車路,兩旁景物極美,路上插著一個標語牌勸告遊人說:“慢慢走,欣賞啊!”許多人在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世界過活,恰如在阿爾卑斯山穀中乘汽車兜風,匆匆忙忙地急馳而過,無暇一回首流連風景,於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這是一件多麼可惋惜的事啊!
慢慢走,欣賞啊!我們的生活何嚐不需要這樣呢?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不停地奔波,麻木的表情,飛快的腳步……你已經被你所追求的東西所累了,因為總以為前麵有一個巨大的幸福在等待著你。當你回過頭來看時,卻發現,幸福,原來在路途的點滴之中。
時間不能停滯可是我們可以駐足。也許偶爾的一瞥,你就能看見生活的笑靨!
生活是道菜,需要用心品味
生活是需要人去品味的,否則便難知其中滋味。有滋有味是生活的高境界。不去品又怎麼會知道到底是什麼滋味呢?在坎坷而羈絆的人生路上,我們感悟出種種哲理;在充實而多彩的生活征程中,我們品味到酸甜苦辣。
當我們麵對美味佳肴中的酸甜苦辣時,都會情不自地發出一聲:哇!好甜那!啊!好酸那,啊!好辣呀!……感歎聲中帶著喜悅之情。當我們灑足飯飽之後,精神抖擻、麵色紅潤,以滿足的心情、健壯的體魄投入到生活當中時,我們會為此感謝美味佳肴、感謝酸甜苦辣,它給我們的身體提供了養分,使我們滋潤的生存,用健康的身體去開創美好的未來。
生活也像道大菜。做菜講究很多,圍繞生活展開的東西也不少。酸甜苦辣鹹是菜的基本滋味,喜怒哀樂愁是人的基本狀態。生活如做菜,味道太單了不行,各種滋味全都混雜在一起也不行,關鍵要看品嚐者的口味。適合自己的固然喜歡,不適合自己的也不一定全盤否定。權當特色,未嚐不可,這就是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