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學會懂事懂理·第一節學會懂事(2 / 3)

向日葵朝著太陽生長,追隨太陽的方向,這樣才能獲得最多的陽光,讓自己成長的更加高大;大雁朝著南方飛翔,堅持不懈的飛翔,這要才能幫助它們度過嚴寒的冬季,讓自己得以生生不息的目的。無論是向日葵還是南飛的大雁,它們都選對了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駛向哪裏。

人,也要找準自己的方向,若迷失了方向,縱有再多的熱情與努力,結果也不是自己想得到的。法國的拿破侖在進行的早期戰爭中是為了保衛法國,所以,他取得很大成果,推動了法國的曆史車輪向前進,因為他找準了方向。後來他的勃勃野心使他變成了一個瘋子,肆意侵略,導致了他的失敗,因為他迷失了方向。

人生的道路有千條,選擇哪一條道路決定了你的人生航向,不管哪一條道路,你都要給自己找一個正確的方向,沿著這個方向努力地走下去。隻有知道自己駛向哪裏,找到方向,你才有可能找到希望,找到成功。

“你我相逢在黑暗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親愛的青少年朋友,不管你選擇了哪個方向,但希望知道自己將會駛向哪裏。

4永不放棄自己追求

一個人具備了執著的信念,才有資格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者,這世上也隻有其具備強大堅持力的人才能擁有一切,才能達成終極的成功。

大凡成功者的字典裏都沒有放棄、不可能、辦不到、沒法子、成問題、行不通、沒希望、退縮這類愚蠢的字眼。他們在奮鬥的過程中,都是盡量避免絕望,一旦受到它的威脅,他們就會立即想方設法向它挑戰。

要想成功,要想成與眾不同,要想創新就不能在乎別人如何看你:地球是圓的,對嗎?當然對,誰也不會否認。這是誰最先提出來的呢?是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發現的,他提出“地圓說”時,被人們當作瘋子,“地怎麼可能是圓的?那走路不就站不穩了嗎?”當時他甚至被國王以“妖言惑眾”的罪名判刑。

大畫家梵高當時人們也認為他是一個瘋子。不僅僅是他們,世界上的每一個偉人在剛剛開始時,都被視為異類。因為他不平凡,當然不被平凡人理解,因為他與眾人不一樣,所以他會發展成為偉人,而一般人與一般人都一樣,同樣是一般人的想法。

所以,當你被周圍的人視為瘋狂的時候,你幾乎已經開始成功了。但是一般人太在乎別人如何看他。害怕別人對他的批評,他要想法與行為上,當然處處受限製,如何能成功呢?所以,在麵對眾人對你的譏諷與嘲笑時就堅持自己的原則,說不定下一步就是成功。

成功等於永不放棄

有一句話叫“誌不堅者智不達”,這句話非常有道理。偉大人物之所以偉大,最關鍵的就是其具有堅強的意誌,他們的目標一旦確定後,就會堅持自己的理想,至到成功為止。正如發明家愛迪生所說:“偉大人物最明顯的標誌,就是他堅強的意誌,不管環境變換到什麼地步,他的初衷與希望仍不會有絲毫的改變,而最終克服困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意誌是為了達到既定目標而自覺努力的心理能力。在心理學上,健康人格可以劃分為智慧力量、道德力量、意誌力量三種人格力量。堅強的意誌正是成功核心品質。正如鄭板橋在《竹石》一詩中對意誌所做的生動形象的解釋:“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種意誌雖然不是寫他為了自己的理想永不放棄,但同樣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就要有這種“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強意誌。

英國前首相本傑明·迪斯累裏原本是一名並不成功的作家,出版數部作品卻無一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文學上的失敗讓他認清了自己,幾番周折後,他決定涉足政壇,決心成為英國首相。他克服重重阻力,先後當選議員、下議院主席、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直至1868年實現既定目標成為英國首相。

傑明·迪斯累裏成功後,有人問他成功的秘訣,對於自己的成功,在一次簡短的演說中迪斯累裏一言以蔽之:“成功的秘訣在於堅持目標。”明確而堅定的目標是贏得成功、有所作為的基本前提,因為堅定目標的意義,不僅在於麵對種種挫折與困難時能百折不撓,抓住成功的契機,讓夢想一步步變為現實,更重要的還在於身處逆境能產生巨大的奮進激情,使自己的潛能得到最大發掘與釋放。

愛默生說:“一個偉大的靈魂要堅強地生活,也要堅強地思想。”他就是用這句話來警示人們要遠離脆弱,多一些挺進的勇氣和思想的韌。愛默生的思想環境其實比我們好得多,但他還是感到沒有堅強的意誌就難以堅持自己的追求。

他認為,一個人要堅定地走自己的路,要情願忍受苦難地走自己的路,這樣才不會在世俗麵前庸俗下去。何況,人在思想旅途中又常常會“氣餒、彷徨”。麵對身外身內的敵人,如果缺少思想韌性,就會從挑戰、質疑、叩問中變成迎合、俯就、媚俗,完全失去創造者高貴的特征,生命也就不再具有質量的話題。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的作者奧格·曼狄諾寫道:我不是為了失敗才來到這個世界的,我的血管也沒有失敗的血液在流動,我不是牧人鞭打的羔羊,我是猛獅,不與羊為伍。我不想聽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的牢騷,這是羊群中的瘟疫,我不能被它傳染。失敗者的屠宰場不是我命運的歸宿。

挫折是前進的動力

既然目標已定,便應該風雨兼程,林肯掛在牆上的名言:我要朝著我的目標前進,攻擊我的言論將會一錢不值。如果我要看攻擊我的言論,我將一事無成。

泰戈爾說:“如果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那挫折是前進的動力,讓我們在人生的長途上,勇於高歌,隻有經曆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隻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

青少年朋友們可能都讀過古希臘神話中西緒弗斯的故事。西緒弗斯因為天庭觸犯了法規,被天神懲罰,降到人世間來受苦。天神對他的懲罰是讓他推一塊石頭上山。每天,西弗斯都費了很大的勁把那塊石頭推到山頂,然後回家,可是,在他回家時,石頭又會自動滾下來,於是,西緒弗斯又要把那塊石頭往山上推。這樣,西緒弗斯所麵臨的是:永無止境我勞作又永遠止境的失敗。天神要懲罰西緒弗斯的,也就是折磨他的心靈,使他在“永無止境的失敗”命運中,飽受苦難。但他就是堅持自己的追求,永無止境地不放棄。

西緒弗斯在前進的過程中始終就是不肯認命。他也沒有在成功和失敗的圈套裏被困住,他認為推石頭上山的過程本身就很有意味,隻要把石頭推上山頂,總有一天它會停下來的,況且每一次推石頭到山頂,都是一次意誌的檢測。

從這以後,天神終於沒有辦法再懲罰西緒弗斯,就召他回了天庭。西緒弗斯終於贏得了勝利。他的全部秘訣隻有兩句話:不屈不撓,堅持到底。這也是讓生命過程獲得美感的最好選擇。

5.忍耐是一種恒心

德國著名詩人歌德到公園散步,迎麵走來了一個曾經對他作品提出過尖銳批語的批評家,他站在歌德麵前高聲喊道:“我從來不給傻子讓路!”歌德卻答道:“我正好相反!”歌德一邊說,一邊滿臉笑容地讓在一旁。歌德以幽默和寬容的方式避免了一場無謂的爭吵,也顯示了他的大度和忍讓。

隻有忍讓別人的人才會獲得他人的尊敬,隻有這樣的人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穩。海之所以能納百川,就是因為它的寬廣,做人也同樣如此,擁有一個廣闊的胸襟,才能讓你更加瀟灑。

凡事忍耐為先

為人處世忍為先。忍耐,它首先是一種堅持到底的恒心,忍作為一種處世的學問,特別是對於許多青少年來說,是絕對不可缺少的。所以,俗話說:心字頭上一把刀。有句話很經典:“難管之理宜聽,難為之人宜厚,難處之事宜緩,難成之功宜智。”勸解人不要鑽牛角尖,很難的道理先不用講,很難處的人先讓他,很難做的事先緩一步,很難取得的勝利利用智慧去獲取。

人們常說:“忍,忍,忍,忍字頭上一把刀。”所以忍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它表現了了一個人的一種意誌,更突出了一個人的一種品質,忍耐反映出來的是人的品格。對於青少年來說,更是如此。忍耐告訴我們,不要因小失大。尤其是在身處逆境的時候,更要學會忍耐。

有這樣一則寓言,說的是有個老婆婆,種了一大片玉米。到了秋天,一隻顆粒飽滿的玉米棒兒就自信地說:“因為我是最棒的玉米,所以老婆婆肯定會先掰我!”可老婆婆來掰玉米的時候,並沒有先掰它。玉米就自我安慰說:“沒事,老婆婆她隻是眼神不好,明天一定會把我掰走的!”第二天,老婆婆又一連掰走了其他幾個玉米。一連幾天,老婆婆都沒有來,玉米沮喪極了:“我總以為我自己是最好的,其實我是今年最差的,連老婆婆也不理我,不要我了。”以後的日子,經曆了烈日暴雨的顆粒變得堅硬了,整個身體像要炸裂一般,它準備和玉米稈一起爛在地裏。可就在這時,老婆婆來了,一邊摘下它,一邊說:“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喲,用它做種子,明年一定有更好的收獲。”

所以,對於每個人來說,幾乎每個人在人生旅途上,都要受到命運之神的捉弄。當你不甘心做命運的奴隸而又不能扼住命運的咽喉時,必須學會忍耐。學會讓所有痛苦在忍耐中化為輕煙,學會在忍耐中拚搏,學會在忍耐中鍥而不舍地追求。而不是在逆境中輕易放棄。忍耐是意誌的磨練,爆發力的積蓄,用無聲的烈火融化堅冰。生活的滄桑使生命埋下難言的隱痛,忍耐卻使人相信,隱痛必將消失,暴風雨過後的天空會更清朗。

玉米棒兒忍耐了風吹日曬,最終迎來了沉甸甸的收獲。使它走向美麗和成熟,使它彰顯出生命的輝煌。

白居易有兩句詩:“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要知道事物的真偽優劣,隻有讓時間去檢驗;要識別人才的真偽優劣,也隻有讓時間去檢驗。“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凡事要拿的起,放得下,不要計較一時的得失榮辱,不要太在意別人如何看待。相信自己,踏踏實實地走自己選定的路,認認真真地幹自己想幹的事,相信你也會成為那個最棒的玉米。

但更重要的是,忍耐不是屈服,而是積聚力量,準備著下一次的衝刺,忍耐不是退縮,而是高瞻遠矚,堅持下一個目標。廣袤的天空能夠忍耐烏雲密布、雷輥電霍,才能掛上亮麗的彩虹,無邊的大海能夠忍耐暗礁四處、海嘯肆謔,才能撐起遠航的帆船,挺拔的青鬆能夠忍耐風吹雨打、嚴寒酷暑,才能堅持腳下的土地。

對於青少年來說,其實沒有逆境的人生是平淡無味的,是難以塑造我們堅強無比、無堅不摧的魄力與意誌力的,隻有在逆境中,才能考驗我們到底有多大的承受力,有多少挑戰逆境的智謀,同樣隻有這樣才能打造極具抗擊能力的堅強的自我。一個人無論如何偉大,相對於悠久綿長的曆史而言,總是渺小的。就一個人的一生而言,也往往是逆境多而順境少。這就要求我們凡事以忍耐為先,這樣才有可能在下一次的戰鬥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黑夜到來的時候,我們必須忍耐到黎明。寒冬來臨的日子,我們隻能忍耐到春天。霪雨霏霏的季節,我們同樣期盼著雨過天晴。與過分熱情的人在一起是一種負累,與木訥的人共處隻會覺得沉悶。生命的過程本來就是一種忍耐。忍耐使單純的人走向成熟,使衝動的人變得理智;忍耐是一首溫馨的小詩,忍耐是一掬清澈的山泉,忍耐是藍天上一朵輕盈的流雲,忍耐是一首旋律優美的小夜曲。忍耐有時伴著一種快樂,和著一種美感。就象久坐池邊而不覺厭倦的垂釣者,就象王羲之筆染的墨池,就象圍棋大師的一招一式。經曆過苦難才知道幸福,雨過天晴後方能見彩虹。

學會忍耐,接近成功

羅素說:“希望是堅韌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攜帶它們人們可以登上永恒之旅。”成功是許多忍耐的總和。偉人的特征之一,就是比平常人更會忍耐,小不忍而亂大謀。忍耐需要勇氣,需要智能,更需要信念和力量。忍耐是成功的必備要素。

中國有名俗話叫“百忍成金”。但忍耐更是一種恒心。《聖經》中有一句名言:“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在成長的過程中,苦難是一個試金石,能熔煉出我們內在的深度。承受力和忍耐力,考驗著我們的意誌,也能發掘出我們內在的潛能和才華。

因為我們懂得忍耐是為了更大的成功,我們向往忍耐之後的美麗陽光。堅忍卓絕的意誌,強毅不屈的氣度,才是使我們能夠在這充滿戰火氣息的當今社會中,成為真正的強者與成功者的保證。

莎士比亞說過:“必要的忍耐是對付瘋狗的良策。”忍耐不僅是個人修養,也是智者生存的方式。張耳和陳餘是魏國的名士,秦滅魏後,用重金懸賞捉拿二人。兩人隻得喬裝打扮改名換姓逃到陳國。一天,一個官吏因一小事而鞭抽陳餘,陳想起以前在魏國是多麼受重用,何曾受到這般侮辱,怒不可遏,當即想起來反抗,張在旁見狀不妙,便用腳踩了陳一下,陳終於沒吭聲。官吏走後,陳還怒氣未消,張便數落他一頓:“當初我和你怎麼說的?今天受到一點小小的侮辱就去為一個官吏而去死嗎?”後來,陳餘和張耳的命運就截然不同:張耳成了劉邦的開國功臣,而陳餘輔佐趙王,被韓信斬首。一個能忍,一個不能忍,兩人的最終命運竟有如此之大的區別!

正是因為張耳的忍耐,而最終成為劉邦的開國功臣,他可以說是一個成功的人,相反的陳餘卻不能忍耐,最終落得個被韓信斬首的下場。所以對於青少年來說,要想成就大事業者就要學會容忍,辛苦謀生活者要容忍,出門在外祈願平安者要容忍,急欲擺脫困境者要容忍,商場致勝者更需要容忍……學會容忍,笑看人生。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在麵對人生各種問題的時候,千萬要學會克製,學會忍耐,而不要像炮撚子,一點就著。這樣隻會像陳餘那樣與成功擦肩而過。

所以廣大的青少年朋友們,在人成長的過程中,總要經曆各種各樣的磨練,忍耐也是其中的一種。也許忍耐是種痛苦,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學會了忍耐就是學會收獲快樂。因為人活一世,更多的時候需要忍耐,而不傷原則的忍耐往往比無謂的抗爭有價值的多!

沒有忍耐精神,是不能成就大事業的。懦弱、意誌不堅定、不能忍耐的人,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與欽佩。隻有積極的、意誌堅強的人,才能得到人們的信任;要是沒有大家的信任,事業的成功是很難獲得的。世界上不怕沒有意誌堅定的人的位置,人人都相信百折不回、能堅持、能忍耐的人。意誌的頑強能生出信用來。假使你能夠不管情形如何,總堅持著你的意誌,總能忍耐,則你已經具備了“成功”的要素了。

6.忍者無敵,忍耐製勝

忍耐之草是苦的,但最終會結出甘甜而柔軟的果實。

——辛姆洛克

你有受過委屈嗎?你有感到過無助嗎?你有感到過孤獨嗎?麵對孤獨、無助、寂寞,你想過要忍耐嗎?你想過要逃避嗎?人,其實有太多不想麵對的人和事,同時也有太多的無奈了。人與人相處,就象自己的牙齒和舌頭,再怎麼小心也終有疏忽咬到的那一刻。要想和諧相處,首先應具備寬容的度量。古有名言:“宰相肚裏能撐船”,意思就是要有寬宏大量的胸懷。盡己所能給予對方改過自新的機會,用自己的寬容換得對方的進步或重生。切莫斤斤計較,所謂得饒人處且饒人。對於青少年來說,更是如此,做什麼事情都不能衝動,一定要學會忍。

盡管這樣,我們還是要生活下去。所以我們要學會忍耐,學會去麵對所有這些不愉快的事。因為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心都是肉長的,都擁有七情六欲。隻要你肯拉他一把,隻要你真心幫他,循循善誘。再迷途的羔羊也有歸反的意願,終有被感化的一天。忍一時之氣,助他人成長,何樂而不為。未來的世界不是一帆風順的,不成熟的青少年一定要學會忍!正如曾國藩所說“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總有一天田中郎會登天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