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行動決定成功·第一節付諸行動(2)
5.積極思想,主動行動
青少年朋友們,行動改變人生,機會創造財富。同樣的時機,對有行動的人,是發展的機會;而對沒有行動的人,則是以後遺憾的機會。事實上,很多人離成功隻有一步距離,但通常就是這一步阻止了人們得到他們渴望的成功。行動是一種習慣,行動是一種做事的態度,行動也是每一個成功者共有的特質。想法決定所需,行動決定所得。無論你想什麼,如果沒有行動,它就是空想!
思想進取,行動加油
青少年朋友們,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設計師,那我們如何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呢?掌控人生命運的法則就在於四個字——積極主動。也就是思想要積極進取,行動要主動加油!
如果說思維是一頭耕地的牛,那也就毫無辦法了,隻好聽天由命的勞作於田地。如果說思維是一隻虎,那就大有可為,力挽狂瀾則是它的本能。這就是牛與虎的區別,其實,一個人的行動如何又何嚐不是這樣呢?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積極主動,絕不等著挨打。起碼要保持中國的虎虎生氣和利爪尖牙,使對方不敢輕易叫陣。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就像是虎的法則一樣。
美國文學家梭羅說:“最令人鼓舞的事實,莫過於人類確實能主動努力以提升生命的價值。”態度決定一切,一個人的成長不在於經驗和知識,更重要的在於他是否有正確的觀念和思維方式,並是否為之付出了行動。人生中最小的差別是一念之差,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卻可以導致我們人生中最大的差別——成功與失敗。青少年朋友們,決定你人生的正是你的人生態度。
我們的一生無法改變所遭遇的環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那種心境。我們無法完全控製人生中將要發生的每件事,但卻可決定要怎樣去想、去相信、去感受和去麵對,當我們決定了要如何去麵對時,也就注定了我們會有怎樣的人生。心境改變做事的態度,如果你用積極的思想去麵對人生中的遭遇時,那麼你就會有積極的行動,也就可能得到積極的結果;如果你用消極的思想去麵對你的人生遭遇時,那麼你就會有消極的一些行動,因此便會得到一些消極的結果。所以,青少年朋友們,積極的思想與主動的行為會決定你生活的質量與事業的成敗!
作為青少年朋友,一定認識愛迪生,他曾經發明燈泡的時候,實驗了上萬種的材料做燈絲才得到了最終成功。別人問他:“你怎麼能做到在失敗了9999次後,還能堅持下去呢?”愛迪生回答:“我沒有失敗9999次,我隻是發現了有9999種材料不適合做燈絲。”
美國總統羅斯福在青少年時代可是一位不求上進,終日飽食無憂的花花公子,但有一次遊泳時,受了風寒,引發了小兒麻痹症,從此雙腿不能動了。當時羅斯福的心裏充滿了悲觀和恐懼,他甚至一度認為自己就這樣完了。但是,最後他決定用積極的思想去麵對,不向所遭遇的逆境屈服,決心要改變自己,成為一個卓越的人。於是,他努力地去學習,積極地參加一些社會上的活動,以至於,最後他當選了美國總統,並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另外,還有前不久被以色列人所定點清除的哈馬斯精神領袖亞辛,他14歲的時候踢足球時不小心就受傷以致殘,導致終生隻能在輪椅上生活,但是他並沒有向命運者屈服,他仍然堅持自學,並考上了大學。其後他又用他的伊斯蘭思想去鼓舞大家,並創立了能影響全世界的哈馬斯組織。
青少年朋友們,隻有思想才能帶動行動,隻能行動才能取得成功。有一段猶太俗諺是這樣子說的:如果你斷了一條腿,你就該感謝上帝不曾折斷你兩條腿;如果斷了兩條腿,你就該感謝上帝不曾折斷你的脖子;如果斷了脖子,那也就沒什麼好擔憂的了。在猶太人的眼裏,擁有積極思想的人,對任何事都抱著樂觀的態度,即使遇上挫折,積極者也會認為那是成功前的必經考驗。所以,凡事永遠要向好的一麵想,用行動去擊敗我們生活當中的所有困難!然後,才能取得成功的桂冠!
行動源於思想
青少年朋友,在中國上一時有很大轟動的電視劇名叫《阿信的故事》,這個電視劇中的阿信的兒子——日本八佰伴的總裁和田一夫。和田一夫曾經風光過,他出入坐的是配有專職司機的“勞斯萊斯”,住的是寸土寸金的深院豪宅。可是,今天的和田一夫也隻能去搭乘地鐵出行,住處也變成了局促的簡陋兩室的公寓房。
和田一夫曆史上的成功,至今還保留著日本商業界傳奇人物的名聲。和田一夫把自家的蔬菜鋪子一舉辦成了年銷售額5000億日元的跨國零售集團。但是,和田一夫實施的盲目擴張戰略,也給八佰伴國際集團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在1997年,因負債額超過了1000億日元的八佰伴集團正式宣告破產。
在八佰伴破產以後的半年的時間裏,日本各界都充斥著對和田一夫的批評,因此不得不使田一夫過著隱居的生活。他躲在親戚家中,逃避媒體的追蹤。回憶起這段經曆,和田一夫說:“我一夜之間從天堂來到了地獄,我從家財萬貫淪落到一無所有。我至今仍然隻靠養老金過活。”
但是,68歲的和田一夫並沒有被打倒,1998年,他在朋友的幫助下又開辦了一家小型的經營顧問公司,希望把他失敗的教訓告訴後來者。
一直到2002年已達72歲高齡的和田一夫突然之間來到了杭州,在杭州的電視台節目中,和田一夫仍然對自己的未來滿懷了很大的希望。他說他的谘詢公司都是免費提供服務,他打算在不久後的將來開始收費,並準備在亞洲其他地區開設谘詢公司的分支機構。對於自己的谘詢網站,和田一夫的計劃是在2003年前推出英文版和中文版網頁。由此可以看出,這位老當益壯的和田一夫還是有著東山再起的意願,而且還充滿了信心。
是什麼力量能讓一位72歲高齡、遭遇了人生中最慘痛經曆的失敗之後,還能滿懷希望地高唱我們還有明天呢?是他精神的力量,是他那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也是他無怨無悔的行動!
青少年朋友們,隻要精神不倒,人就永遠不會倒。遇到挫折就放棄而不去付出行動的人,正是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出賣自己的人。真正的勇者就是決不在人生中的關鍵時刻出賣自己,而是用行動來證明我是可以做到的!
小提示:
青少年朋友們,思想上積極便會產生行動上的積極,因此可得積極的結果;消極的思想會導致消極的行動,得到消極的結果。積極的人生就是一種要勇於跳進自己能夠把握的這個世界的態度,而且這個世界你不跳進去你是把握不住的,就像你要想學會遊泳的話,你不跳進水裏是學不會的!
6.在行動中去檢驗去完善
“行事正當”能使你的計劃獲得滿足,因而建立自信。“行事乖謬”會導致兩種消極的結果:第一,罪感會腐蝕我們的信心。第二,別人遲早會發現而不再信任我們。
先行動起來,在行動中去檢驗去完善。
許多人做事都有一種習慣,非等算計到“萬無一失”,才開始行動。其實,這還是“惰性”在作祟,周密計劃隻不過是一個不想行動的借口。首先,生活中、工作中的目標,並非都是“生死攸關”,即使貿然行動,也不會有什麼大不了的事發生;其次,目標是對未來的設計,肯定有許多把握不準的因素,目標是否真的適合自己,其可行性如何,也隻有行動才是最好的檢驗。“行動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穿上鞋子才知道哪裏夾腳”都能證明這一論點。還是先行動起來,沒有行動,心態不可能積極,目標不可能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