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開學了(1 / 2)

大年初六、初七這兩天,張晨和劉明的運氣更是好的逆天。去年年底,市政府發了一紙紅頭文件,要求各個企事業單位盡快普及計算機管理和無紙化辦公。因此大量單位不管本單位買電腦有用沒用,都在年初揮舞著鈔票重進清河道購買電腦和打印機等產品。

張晨前世就是負責銷售的,因此對這裏麵的門道熟得很。甚至可以說,96年的企事業單位采購,基本是不受監管的,其中賺錢的機會遠大於幾年之後。

兩天之中,張晨抓住這個機會,運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和偽造的濱城大學學生證,搞定了兩個市屬企業的采購人員。搞定的成本僅僅隻是發票上的數字多開了一些,外加幾百塊錢的煙酒。而這兩家企業卻一共采購了張晨和劉明11台電腦和5台噴墨打印機。

劉明和張晨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裝機上,因為忙不過來,又臨時找了個小工幫忙打下手。忙活了整整兩天時間,終於把這兩筆訂單完成,收齊了全款。

初五到初七,三天時間,包括第一天的三台電腦,張晨所帶來的總銷售額超過了13萬,而利潤,更是達到了42700元的純利。淨利潤率超過了30%!而張晨,也分到了21500的提成。

倒不是張晨貪劉明這200塊錢的小便宜,而是劉明主動推讓,張晨也不會客氣。更重要的是,張晨有意在利潤的分配上,哪怕象征性的多拿一些,也要把主從關係潛移默化的固定下來。

張晨在初六一大早,就在清河道的工商銀行開了個戶,辦了一張卡,把初五賺的6000塊存了進去。初七下午五點前,張晨給自己留了1500的現金,又把剩下的14000塊錢也存了起來。

這年頭沒有自助存取款機,所有的存款手續都要去櫃台辦理。銀行的櫃員看一個小屁孩存這麼大一筆款,雖然懷疑,但畢竟濱城也是大城市,櫃員見多識廣,也沒太過驚奇。但心底已經認為張晨是某個領導或大老板的孩子。

隨後,趁還沒關門,張晨又去電子市場花700塊錢買了個sony帶錄音和翻錄功能的隨身聽。

到了大年初八,張晨也該開學了,張晨早晨六點就早早起床,這還是蘇文錦提醒的,早晨七點半有早自習。習慣了早晨八點半上班的張晨壓根就沒想起來這碼事。

六點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六點四十張晨就從家裏騎車出來。二月底的濱城,此時天還隻是蒙蒙亮,街旁一盞盞的路燈還沒有熄滅,在夜色未盡的晨曦中盡職的站好最後一班崗。

張晨戴著毛線帽子和手套,書包放在車後座上,從口鼻處呼出的氣息被寒冷的空氣凝成一股股的白霧。

張晨七點二十才騎到學校門口,看到門口已經有幾個學生穿著校服在執勤。張晨想起來這是去年校長去某個兄弟城市的重點學校學過來的“先進經驗“之一。讓學生組成”糾風辦“,抓遲到和不按照規定穿校服的學生及留長發的男生。

以張晨以前的偏分頭來說,其實也是超過學校規定的要求。張晨的中學規定男生“發不過耳“,隻不過張晨少年叛逆,和學校規定對著幹的興趣濃厚,直到前世被請家長,才老老實實按照學校的規定剪短了頭發。

張晨推車進了校園,自從張晨高中畢業後,幾乎就沒回過高中的學校,重生後又來到學校上課,卻發現原來學校這麼破舊。其實每個人都會美化相對久遠的記憶,當我們再重新回到自己記憶中的那個地方,會發現並沒有自己記得的那麼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