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掌握命運(1 / 2)

薛碧群臉色陰晴不定,開口道:“讓我出局可以,但必須要400萬美金,否則免談。”

張晨一口咬死,最多三百萬,多一分也沒有。

武英等人又是一通勸,最後還是路宏亮拍板,如果上市,將從自己的股份中拿出500萬美金補償薛碧群,這才作罷。

張晨趕忙聯係麥戈文,讓他幫忙找人起草兩份協議,一份是股份質押協議,另一份就是斯達康的股份轉讓協議。

和思達康的協議具體內容,還需要律師來和思達康具體協商,這些都委托給了IDG支持過來的律師。張晨特易叮囑,務必盡快將協議內容敲定,最多不要超過一周,避免夜長夢多。

思達康方麵也有盡快敲定協議,讓融資盡到賬的迫切需求,加之雙方沒有太大的分歧,三內就在具體的條款上達成一致。

自此,張晨采用抵押手中IQ百分之五十股權給IDG的方式,完成了對思達康00萬美元換取5.8%股權的投資。

整個流程做完,武英和路宏亮仍然像在夢中一樣,這就完事了?

在簽約前,路宏亮還跟孫正義聯係了一下,但孫正義此時確實現金流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還不是因為投資ebvan,而是因為金士頓。

孫正義此前的投資更多集中在互聯網產業,但他本來就不是一個固步自封的人。上個月孫正義赴美考察喬布斯的Ne,被喬布斯忽悠的心花怒放,極為認可喬布斯“軟件+硬件”的經營策略。孫正義也因此雄心勃勃的想要進軍硬件市場,打造自己的產業閉環。

孫正義的目光首先放在了金士頓身上,此時金士頓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第三方內存供應商,年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

為了收購金士頓,孫正義給金士頓的兩名華裔創始人開出了一個幾乎無法拒絕的報價,1.億美金的現金收購這兩名創始人手中的全部股權,也就是金士頓80%的股權。

這倆創始人都傻了,孫正義的報價高的離譜,要知道,金士頓現在每年的淨利潤率也不過是10%左右。而孫正義目前給出的報價,相當於年淨利潤*10,而且還是現金,這在高科技製造行業尤其是I產業並不多見。

金士頓的兩名創始人杜紀川和孫大偉兩人忙不迭的把手中的股權全數轉讓給孫正義,但在孫正義支付了十億美金之後,發現自己賬上沒錢了,剩下的三億多美金沒地方找了。

近期孫正義因為投資雅虎的成功,手上有了大筆的現金,四處收購,包括跟風投了ebvan和答應投資思達康。此時收購金士頓已經到了關鍵階段,又怎能功虧一簣?因此就先挪用了本應給思達康的三千萬美金。

杜紀川和孫大偉兩人也是妙人,收到孫正義的三千萬美金後,主動找到孫正義,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哥們兒,行了,看你也怪不容易的,剩下三個億美金甭給了,我們賺這十億已經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