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電腦報(1 / 2)

聽到熊曉歌的話,張晨笑了笑:“熊哥,都是給IDG打工,談不上自立門戶。隻不過我短時間內沒辦法離開濱城,所以還是在濱城弄一個辦公室比較好。這次我過來,也是想學習一下。看看你這邊是怎麼搞的,我回去有樣學樣,把架子先搭起來。”

熊曉歌苦笑一聲,擺擺手,“我這裏和你那邊不太一樣,你相當於是帶資入場,現在還有IQ的股份質押在IDG。從這個角度上,你比我和老周更像是真正意義上的合夥人。而我們,和職業經理人沒太大差別,隻不過比一般的職業經理人多了一些傭金分成。哦,對了,老周是IDGV在你加入前唯一的LP(有限合夥人)。”

看到張晨驚訝的表情,熊曉歌解釋道:“IDG在國內的V業務剛剛開展兩三年,還沒有什麼成效。目前IDG華夏主營業務仍然是出版和谘詢服務這兩塊。V也僅僅隻是在老周的主導下,投了幾個I類的雜誌期刊。”

熊曉歌完,自己也歎氣,“可能你不知道,麥戈文給你的兩個億人民幣的預算,比我們前三年在華夏國內的總投資額都要高不少。”

熊曉歌自曝其短,“實際上,我們的V部門自從成立到現在,還沒有任何盈利,並且,短時間內也看不到盈利的期望。所以麥戈文對老周有些失望,他身邊也有人勸他換掉老周。”

張晨還真是有些驚訝,畢竟後世IDG是每年在國內的投資額接近8億美金的巨鱷,沒想到這個時候居然在華夏混的這麼慘。

“老周和我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也是我拉他進的IDG。雖然他現在業績不好,但我相信他還是有能力的,在華夏,很難找到比他更合適的人了。”

“所以,”熊曉歌誠懇的對張晨道,“我希望你能幫幫老周。”

張晨詫異道:“我幫?我現在還什麼都沒幹啊?”

熊曉歌道:“麥戈文之所以找到你,是想搞出一個獨立的V部門,完全平行於IDG中國的管理,這我並不反對。但我希望你能夠把老周的團隊也整合進來,同時,IDG華夏會在組織架構和係統方麵給你全力的支持。”

張晨完全不明白熊曉歌在想什麼,在他看來,IDG的V部門在華夏一時無法盈利,是很正常的。畢竟IDG的主要投資方向是科技類產業,九十年代中期,這類企業大部分還都沒有起步,連電子工廠都沒有幾家,IDG無法獲得盈利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熊曉歌這麼做,完全就是把IDG華夏的投資控製權完全交給了張晨,自己隻負責IDG的出版和谘詢業務。這不是把最大的權利讓出去了麼,熊曉歌幹嘛這麼幹?真的有人大公無私至此?

張晨借故去衛生間離開了熊曉歌的辦公室,走到外麵給比爾坎貝爾打個電話。昨兩人通電話時,比爾告訴張晨自己正在瑞典度假,而瑞典此時正是上午十一點,也不用擔心對方正在睡覺。